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470342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石景山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北京市石景山区北京市石景山区 200820082009200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2009.1 说明:说明:1.本试卷考查的内容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部分。2本试卷考查的时间为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3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4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内,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第第卷卷(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本卷共本卷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分在每

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实质上是主张 A反对郡县制度 B.实行中央集权, C建立行省制度 D.完成国家统一 2右图是一种灌溉工具,它所利用的物理原理最早可能见诸的文献 是 A.考工记 B.齐民要术 C.墨经 D.天工开物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这些受封的土地来源于 A皇帝占有的土地 B诸侯新开垦的荒地 w C兼并农民的土地 D原王国的部分土地 4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江南经济开发中,最发达的地区是; A鄱阳湖平原 B三吴地区

3、C洞庭湖平原 D成都地区 5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现象不包括A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B出现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C在广大农村,甚至还包括偏远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D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出现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 6下列关于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初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选拔创新人才 B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7下列各项不是宋辽、宋夏、宋金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D宋王朝都要定期贡纳岁币( 8以下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A蕃汉分治制 B八

4、旗制度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度 9以下图片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10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后来则非常乐意与之 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 这表明当时商业繁荣 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阶级矛盾缓和 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A. B. C. D. 11.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最主要的目的是 A打击外来侵略势力,巩固祖国的西北边防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C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D为了把西藏纳入中央政权之版图 12明清时期有一位“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排击孔

5、子,别立褒贬”的思想家,他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3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黄埔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14魏源在 19 世纪 50 年代介绍西方时写道, “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 称之为夷 ”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 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 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5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

6、办近代民用工业 D创办近代海军 16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顺应当时世界近代化潮流的变化,最能体现这一变 化的是 A总理衙门设立 B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C洋务运动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出现 1719 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开始了救国探索 的道路。其中康梁维新派要在中国变法维新,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 D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18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此图反映了儒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民族矛盾在当时占主导地位 它反映了中

7、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 带有笼统排外色彩A B C D 191912 年 1 月 11 日, 民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一字之差,表明 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提倡男女平等 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性别歧视消失 A B C D 201912 年 2 月 12 日,清朝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这标志着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产积极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清朝统治的结束 211919 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 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 “亡羊”喻指 A列强强迫中国签订

8、辛丑条约 B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C袁世凯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条”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2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3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变化,最突出的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 。这说明陕甘宁边 区A实行了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领导 C实现了国内合作D组

9、建多党联合政府 251950 年,我国开始实施土地改革,下列关于这次土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原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B特点:采取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C核心内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结果:解放了农村了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26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统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27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政策失误,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破坏生 态环境的是281962 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财经小组会

10、议上提出“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 可见 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A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问题 B全面整顿,纠正“左”倾错误C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 29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 个时代开始了。 ”这里的“另一个时代”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B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得以加强 C在国际上开始出现了一个同中国纷纷建交的热潮 D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其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计划经济的

11、管理体制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4040 分)分) 31 (11 分)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下面代号 A、B、C 中的不同评价是对这三位政治家的浓缩概括: A知人善用,开明开放。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创立新制,缔造统一。 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你的判断完成题目要求。 (评价只写英文代码)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1)秦始皇: 评价: (1 分) 依据: (不超过 50 字) 。 (3 分) (1)唐太宗: 评价: (1 分) 依据: (不超过

12、40 字) 。 (2 分) (1)康熙帝: 评价: (1 分) 依据: (不超过 70 字) 。 (3 分) 32 (9 分)近代中国曾出现过多种经济形式,每种经济形式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下面是 其中两种经济形式发展轨迹的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 A 所代表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曲线 B 所代表的应该是哪种经济形 式?(1 分) (2)简要分析曲线 B 所代表的经济形式在甲处进入发展最高峰的原因。 (4 分)33 (9 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作了长 期不懈的努力。2008 年 11 月 3 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赴台,两会最高

13、领导人在台北举行 了历史性会谈。台湾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主权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问题。据此回答:(1)台湾自古与大陆关系密切,中国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驶管理权。 请依据史实,完成下表:(2 分)时时 期期地理名称地理名称行政管辖行政管辖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元 朝琉球明 初东番同元朝1684 年台湾清朝1885 年台湾设台湾省(2)简述历史上台湾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和回归祖国的主要史实。 (4 分)(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中央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中央政府提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是什么?(3 分)34 (11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