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6958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文翻译---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 2附录 2:科技文献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的发展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基本概况;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及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一 地位作用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是基础。 ”王大珩院士也一再强调, “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源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新兴的庞大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美国商业部 1999 年度报告

2、在关于新兴数字经济部分提出,信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行业、通信设备制造及服务行业、仪器仪表行业。这就是说,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源头,仪器仪表行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言而喻,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在当今信息时代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对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要作用究竟是什么?2000 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接受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的委托,组织了一个专家调研组对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开展了一次为期 3 个月的调查研究。非常难得的是,王大珩、杨嘉墀、金国藩 3 位院士亲自参加了调研活动,并在调研结束后主持调研组向两委一部提出了一份“关于振

3、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对策与建议”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而形象的说明,那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 ,科学研究的“先行官” ,军事上的“战斗力” ,以及现代社会活动的“物化法官” 。这个说明的内涵和份量不需要再作任何解释,大家都一清二楚。令人鼓舞的是,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倍增器” 、 “先行官” 、 “战斗力”和“物化法官”的重要作用已经为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所共识,成为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科技和产业的科学依据,并在文件、报告和讲话中广为引用。由于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

4、快发展。值得特别提出的举措有:2001 年 3 月举行的七届四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发展仪器仪表放到重要位置” 。国家发展纲要提到仪器仪表,而且放到重要位置,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紧接着,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等许多部委都列了若干专项,动用了大笔资金支持仪器仪表的发展。2005 年,国家发改委正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 2式下达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在各个行业中选出 16 项重点发展领域立专项支持发展,其中第 11 项就是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2006 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涉及到了

5、多项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项目。2008 年 4 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 ,正式启动创新方法工作在全国开展。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新方法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三个要素,创新工具主要就是指推动科技创新的科学仪器。科学仪器的重要作用被进一步提升,开发研究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此外,在 863 计划,特别是航天计划等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支持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发展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就是在这样一个十分有利的形势下,近些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二 基本概况谈到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基本概况,应当包括两个方面,那就是学科和

6、产业。仪器仪表究竟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过去一直存有争议。今天,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已经发展形成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定论,我们有四条充分的理由。第一,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具备了自己特有的一整套基础理论和技术,其中主要包括传感器理论和技术,检测计量理论和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误差分析理论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等。在这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中,拥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优秀的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他们的研究开发成果对促进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综观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一门新兴学科形成和不断发展时,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就会应运而生出现新的学科教

7、育,培养新的学科人才。我国教育部多年来已经围绕着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设立了一级学科教育体系,现在定名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近 250 所高校设置了相应的专业,3 万多名本科生和 1 万多名研究生在校学习。我国高校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范,已经为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培养了几十万学科技术人才;第三,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这在下面还会详细谈到,因此,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不是在象牙塔内,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第四,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有一个全

8、国性的国家一级的学术团体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会在推动学科进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特别是学会近几年来开展学科进展研究,不仅加强了学科的基础建设,而且丰富了学科活动的内容和扩展了学科发展的空间。我今天发言的部分内容,就是取材于学会撰写的学科进展报告。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 2谈到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产业的基本概况,先让我们了解一些统计数据。2007 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为 3954 家,实现总产值 3078 亿元,销售收入达到 3005 亿元,双双突破 3000 亿元。同比 2004 年 1000 亿元,2006 年 2000亿元,4 年间年增长率超过 30%。3000

9、 亿元的销售额中,出口商品达到 88 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了 36%。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产业已经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具有相当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在亚洲我国是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仪器仪表生产国。从产品的技术水平分析,目前绝大多数国产仪器仪表还处于发达国家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水平。中低档产品品种基本齐全,能够规模生产,质量基本稳定,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要求,且有批量出口。比如电工仪器仪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并有 13%产品出口。深圳市每年生产数字万用表 700 万台,销售世界 90 多个国家。国产仪器仪表,也

10、有少数中高档产品接近国际技术水平。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特别是必须自主创新发展的航天航空领域和国防安全领域,已经有部分仪器仪表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 8 种探测仪器都是我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制设计的,不仅在技术上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有自己的特点和创新。在工程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能够承担一部分国家重大工程仪器仪表系统 成套。关于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重大进展后面还要专门谈到,这里就不再多列举了。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我们习惯地把仪器仪表和测量控制划分为六个大类,即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各类专用仪器、传感器和仪器仪表元器件及

11、功能材料。这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其间存在着许多交叉和渗透。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流程中的检测和控制;科学仪器应用面极广,包括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物质分析、安全监测等各种领域;医疗仪器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用于对各种电子和电工参数进行测量;各类专用仪器应用于各种专门的领域,如农业、环保、气象、水文、地质、海洋等,这类仪器除了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具备某些特殊性外,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跟科学仪器等其他类仪器并无本质的区别;传感器、元器件和功能材料主要用于获取信号、仪器制作和使用材料上。传感器已经成为影响到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所在。各类

12、仪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构成了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它们的产业成为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而它们的发展决定着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的未来。当我们分析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现状的时候,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它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 2距。差距是全方位的,最要害的有三点:第一,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小,产值低,企业同样是规模小,产值低。2007 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总产值 3000 亿元人民币,只占工业总产值 2.5%。10 年前,美国仪器仪表产业总产值已达到 4 千亿美元,占工业总产值 4%。目前,美国仪器仪

13、表企业年产值超过 20 亿美元不少于 50 家,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企业,京仪集团年产值 80 亿元人民币,川仪集团 60 亿元人民币。两相比较,差距实在太大。产业和企业的规模和产值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活力与发展。要缩小和消除这个差距,需要我们努力奋斗 10 年 20 年。第二,我国仪器仪表产品质量上、品种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到市场销售和正常使用。许多大型精密仪器我们还生产不出来,国内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7 年我国仪器仪表产品出口创下了 88 亿美元,可是进口却达到了 172 亿美元,逆差 84 亿美元,成为装备制造业之最。这个问题不解决

14、,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将无法摆脱落后被动的局面。第三,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还无法承担起科技创新主体的责任。国际上仪器仪表科技创新发展极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大约只需 2 至 4 年,多数企业销售额一半以上几乎都来自 5 年内上市的新产品。而我国仪器仪表产品不少还沿自于 20 世纪 80 年代技术引进的产物,相当多企业产品是 10 年一贯制,靠吃老本为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最大的不外乎两条:一是科技创新开发投入资金太少。国外企业用于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 8 至10%,而我国企业投入资金很少超过 3 至 5%,何况销售收入本来就不多,极大地限

15、制了科技创新的有效开展;二是人的因素,有的领导不重视自主创新,更多的是创新人才匮乏。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三、趋势特点当今,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的趋势是:面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指标和功能不断提高;最先采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高新技术大量采用;仪器及测控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日趋明显;要求仪器及测控单元可独立使用、嵌入式使用和联网使用;仪器测控范围向立体化、全球化扩展;测控功能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便携式、手持式以至个性化仪器大量发展。技术特点是:综合各种新技术,在研究仪器仪表相关类型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及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新的微弱信号敏感、传感、检测、融合技术,物质原子、分子级检测技术,复杂组成样品的联用分析技术,生命科学的原位、在位、实时、在线、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 2高灵敏度、高通量、高选择性检测技术,创建各类新型检测仪器仪表;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的发展,在开发工业自动化测控的在线分析和控制、原位分析及控制、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适应性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结合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发展,在开发医疗诊治的健康状况监测、早期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