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463841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简介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于 2006 年的 10 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成立,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的分支机构。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的宗旨是:全面总结两弹一星伟大工程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致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与要求,围绕系统总结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这一中心展开工作。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组织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包括两弹一星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编撰出版两弹一星史集和相关刊物,组织国内外两弹一星学术交流活动;总结两弹一星成

2、功经验,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关系,向政府和军队职能部门提出有关国防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政策性建议。二 是开展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和国防现代化教育包括组织建设“两弹一星精神和国防现代化教育基地” ,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红色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并推出相关的影视作品、传记和大型数据库,以及科技产品、娱乐互动、拓展培训等红色文化经营战略。打造特色、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产业。三 是探索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改革发展的路子走军民融合之路,是党的十七大在新时期对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本会积极参与并推动政府和军队相关领导部门、装备与科研、企业、院校等单位开展相应的军民融合科技发展峰会

3、、科技论坛、研讨会、技术与产品展示会、论证会、鉴定会、演示验证、订货会等活动,为探索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提供各种可能的交流平台。两弹子星历史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由打好基础、起好步,到各项工作逐步展开/先后组织开展了两弹一星历史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组织编写两弹一星人事记,征集两弹一星回忆文章,组织撰写两弹一星主要领导及作出突出贡献科学家的书籍和文章,组织参与有关两弹一星历史的纪念活动,组织当代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历史文献专题片的拍摄,组织参与“两弹一星国防现代化教育基地”筹备及建设,参与组织首届“中国军工企业走军民融合之路高峰论坛”等项工作。研究会领导研究会领导名誉会长名誉会长迟浩田 李旭阁 伍

4、绍祖 刘杰 刘西尧 刘纪原特约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特约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于 敏 王希季 孙家栋 任新民 陈能宽 屠守锷黄纬禄顾顾 问(以姓氏笔画排列)问(以姓氏笔画排列)上官世盘 王可立 包富红 孙维昌 朱佳木 许鹿希李殿仁 李 佩 李英杰 李鹰翔 刘从军 杨 桓 杜祥琬 沈荣骏 沈椿年 张建启 胡世祥 胡思得姜延斌 聂 力 袁连启 钱海浩 钱振业 栾恩杰戚发轫 理事长理事长 张 翔 副理事长(以姓氏笔画排列)副理事长(以姓氏笔画排列)马国惠 王 森 方向明 田东风 吴 卓 杨柏龄张星星 徐长友 戚庆伦 霍 玲理事长助理理事长助理 张学举秘书长秘书长张 岭“两弹一星两弹一星”历史研究纲要

5、历史研究纲要“两弹一星”历史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史研究的亮点之一。为理清我会该项研究的内容与范畴,规范和指导研究工作的开展,制定该纲要。 一、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两弹一星”是中华民族振兴进程中,为了国家长治久安,集中全党、全国、全军之力,成功开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它所产生和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集中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以及参加该事业的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对党和国家,对国防科技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无穷创造力。历史昭示未来,在新世纪新阶段到来之时,我们重新回顾和认识这一国防尖端事

6、业从英明决策到成功实施的整个过程,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开展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一)加紧收集和挖掘“两弹一星”宝贵史料 由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及工程的艰辛和宏大,工程参加者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大多鲜为人知,见证这个伟大事业的公开史料本来就少。加之长达半个世纪时间的流逝,亲历“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导、专家大多年事已高,有的甚至离开了人世,必须加快抢救、挖掘,把分散的史料集中起来,整理编撰,系统成册,传世于后人。(二)全面系统地总结“两弹一星”历史经验“两弹一星”事业蕴含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直至今天仍然彰显其巨大的战略

7、价值。通过系统研究,全面梳理和总结“两弹一星”从决策、研制、生产、试验到成功运用,从技术到武器,从部队装备到战斗力形成的宝贵经验,特别是深入研究“两弹一星”产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三)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研究,把历史回顾与现实启发结合起来,揭示和诠释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后人深切地体会到老一辈人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其人格魅力

8、,永远牢记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三、 “两弹一星”的概念、内涵及历史定位“两弹一星”是我国自行成功研制的原子弹、氢弹、导弹,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武器和高新技术的简称。改革开放前,出于保密原因,对该领域的工作曾代称为尖端武器、尖端技术。改革开放后,习惯称之为“两弹一星” 。作为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国防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的内涵是中国独立自主建立并发展的核技术、空间技术等高科技事业以及战略核力量的统称。其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 “两弹一星”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

9、施全面的封锁和打压,多次对我实施核讹诈、核威胁。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国防建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装备保障,促进了我国战略威慑体系的形成。我军核反击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二) “两弹一星”深刻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的战略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明显加大,成为举足轻重的、对美、苏等世界强国的世界战略具有重要制约作用的核大国。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改观,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形成、中国实现与美国、苏联等强国关系正常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进展得以实现。(三)

10、 “两弹一星”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两弹一星”等重大国防工程的努力,我国建立起核、航空、电子、兵器、造船、航天等工业部门,开辟了原子能、飞机、电子、光学、舰船、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拉动了冶金、机械、化工、材料等一批传统工业部门较大程度的技术进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由农业国向工农业大国的迈进。不言而喻, “两弹一星”事业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同时,依靠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两弹一星”事业,也为我国进一步向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 “两弹一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体制

11、制度方面的优越性“两弹一星”作为新中国最尖端的国防战略工程,所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依托全党、全国、全军之力,采取集中统一领导的方法取得的。在各项目和型号研制的过程中,除了中国科学院和核工业、航天工业等核心力量外,先后有 26 个部委、20 个省市自治区,近千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了攻关会战。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下,统一组织国防科技工业和全国有关科研、工业部门的力量,互相协作,联合攻关,是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建设祖国,富国强军的宝贵经验。(五) “两弹一星”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显著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两弹一星”领导者和研制者们在创造有形的国防尖端物质成果的同时,也以他们的热爱、执着和智慧,谱写了一曲辉煌的时代凯歌,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精神是对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国特有的精神文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激发和培养全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