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 宝 老 街 茶 艺 家 具 文 化 博 物 馆 提 案 上海三蒲家俱有限公司 2 “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 ” 上海市闵行区的七宝古镇,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被誉为“大都市里的明清街” 七宝古镇始建于宋,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 也是一所坐落在城市里的水乡古镇,风景如画 3 七宝的传说 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人称“云间二陆” 陆氏后人曾建家祠于吴淞江畔之陆宝山,初名陆宝院,后更名陆宝庵 五代时吴越王钱鏐巡游驻庵,赐金字莲花经一部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寺 后江水啮岸,三移其址于蒲汇塘之北 宋初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 1008 年)赐额“七宝教寺” 志云: “镇无旧名,因寺得名,寺无它重,因镇推重 ” 七宝历史千年绵延,有史可据然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 曰曰::飞来佛飞来佛、、氽来钟氽来钟、、金字莲花经金字莲花经、、神树神树、、金鸡金鸡、、玉斧玉斧、、玉筷玉筷 飞来佛飞来佛实为南教寺如来铁佛,传说由天上飞来,实系明万历年镇人徐泮募资筹铸; 氽来钟氽来钟系明永乐时七宝寺住持僧博洽筹建;传说从河中浮来。
金字莲花经金字莲花经乃吴越王钱鏐之妃用金粉工楷写成; 梓树梓树为千年古树,在原七宝教寺内 此四件为实物也 而玉斧玉斧传说和建造蒲汇塘桥有关,建桥之初,难以合拱,众工匠无策之际,来一白发老者,顺手拿起桥堍店家一把斩肉之斧扔于桥下,以垫桥基,塘桥由是得以建成 玉筷玉筷说古时皇帝赐功臣一双玉筷, 能驱毒避邪, 功臣将其藏于镇北蒋家桥之东堍桥柱内,后被人盗走,桥柱上遗留下一双筷印 金鸡金鸡则说镇北高泥墩下藏有七缸金八缸银,由金鸡守护,而所埋金银须由九子九媳之家方可挖掘 七宝是一个千年古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七宝镇是“北宋遗存”下来的千年古镇 从后汉到宋初是七宝镇的形成时期,宋初七宝镇“因寺得名”后,进入了一个发展期,明清两代是七宝镇的繁荣期 历史与传说在七宝交相辉映,铸造了七宝曾经有过的辉煌今日七宝仍将与时俱进,以新时代的精神,在新世纪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4 七宝的街巷体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格局之一: “街---宅---水---宅---街”格局; “街”是包罗各个民居的网络,南北街宽 3 ~ 4 米,沿街商业建筑呈东西布局; “巷”就是居住出入的步行小道,宽 2 米左右,直接与每户居民相连因内部住宅多南北朝向,因此东西街巷较多。
七宝水乡的街道给人以亲切、热闹的感觉,店面接店面,各样商品就在身边,人声喧嚣,色彩斑斓,一派活力景象交通道路生活化,住宅、商店与乡镇公众生活相交织,一份空间几种用途,是经济精明与民风淳厚的共同体现 狭窄的街道辅以 2 层楼高的临街建筑,同时有河流水景贯穿城市内部,形成怡人的街道尺度和水体景观,使七宝具有了一般江南水乡的布局特征;而水系与城市干道成十字相交,方正对称的布局形式,又使七宝古镇有别于同里、周庄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七宝镇史据已逾千年,明朝时期便乘纺织业之利而富甲一方,已有“邑之巨镇”之称 按理七宝镇应有若干较古老的建筑存世但实际情况却是除了“解元厅” 、 “斗姆阁”等少数古建筑外, 既无深宅大院, 更乏高第名宅, 主要街道两旁的大都是民国年间的建筑 5 古老的七宝镇,有古老的河流、拱桥、寺庙、街道、风俗、物产、传说、歌谣 七宝的老街深巷是北宋的遗存,亭台楼榭是明清风格 这座典型的城中之镇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也是上海传统乡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末,七宝镇领导决定挖掘古镇埋藏的旅游资源,还原古镇 他们重修七宝寺,重建七层高的七宝古塔; 修缮解元厅、张充仁故居和斗姆阁; 仿制七宝传说中的“七件宝”,分别置于古镇主要街口; 恢复各具特色的作坊、老字号商店、名人故居和传说遗址; 老行当、蜡像馆、当铺保留着几十年、几百年前的生活场景; 再造戏台,表演社戏; 建立斗鸡、斗蟋蟀两个场地,重新发掘皮影戏,等等。
自古以来,七宝古镇一直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白天旗幡飘拂,夜晚灯火阑珊 明清两代,七宝风调雨顺,鱼米丰饶四时节令,都有过节的理由户户张灯结彩,贴门符、进香火、制糕团、拜祖先现在的七宝古镇也在恢复一些老节日,比如七星节、鬼节等,照例要吃油条、喝豆浆,更要孝敬父母、师长 经过两年多重建改造, 往昔古镇盛景重现, 南大街形成餐饮小吃一条街, 汇集七宝羊肉、方糕、海棠糕等传统特产;北大街则为乡俗文化旅游购物一条街,展示七宝剪纸、结花篮等手工艺 古镇的魅力,来自现实与历史的反差 五教俱全的小镇文化折射着海派文化 这一切,都是希望让几遭失传的乡俗文化枯木逢春, 让老照片中展示的点滴乐趣重新归来 6 “闲眺半径月,醉品一壶春 ” 七宝古镇上的茶馆、茶楼、茶客之多,历来远近闻名,茶馆店大多依街傍水而筑茶馆就像万花筒,人来人往,它就是古镇老街的韵味过客步履匆匆,谁说“偷得浮生半日闲” ,老街的茶客们却偷了一生闲喝茶品茗,聊天听闻趣事,听书评弹评话等,闭目养养神,悠哉悠哉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有机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现今,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 易等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饮茶可以思源,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茶文化必须亲身体会,可以透过茶宴或茶会,带领人们从器物进入茶文化天地,也可以通过茶与乐的对话,以各种音乐来表现茶的特质,茶与音乐相互诠释,经过两种美学的互动,让彼此更丰富 “茶是上层到下层人士都喝的饮料” ,茶文化的渗透力强,从事文化工作,茶是很好的支点,在茶文化的理念中,最重要的是茶气 7 “老街漫步寻诗梦,茶馆品茗荡文思。
” 当时间有序地流逝在水乡氤氲的氛围中, 一座专事播放 “茶与古典家具” 对话的博物馆,悄悄地在七宝老街古老的角落中,向过往的路人展开热情的呼唤这是探讨精神与人文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生活与人文的精彩对话 这是一座完整一进的四合院, 由四周紧密相连、 错落有致的砖瓦建筑所构成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座温馨小巧的戏台,八个面积宽敞的各式展厅,呈现出休闲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追求品质、舒适、人本与价值的全面体现 主要功能配置: 1. 茶道文化博物馆 2. 古典家具博物馆 3. 以茶入菜主题餐馆 4. 评弹说书休闲茶馆 5. 多功能文化展览馆 6. 茶与音乐文化教室 7. 台湾土特产主题馆 8. VIP 收藏家俱乐部 1.茶道文化博物馆 茶道博物馆集中了丰富而专业的茶文化、茶道、茶艺知识,为喜欢茶文化、茶道、茶艺的朋友提供学习、沟通、交流茶文化、茶道、茶艺、茶道文化的平台 倘佯在七宝老街烟雨空濛中,看着茶烟轻轻融入水光波粼间,那种清心淡雅的闲情,都将为您的心灵生活带来美的悸动让这充满灵秀之气的音符,慢慢的沉淀心灵杂质,为您带来诗一般的生活美学吧! 8 2. 古典家具博物馆 中国古典家具的兴起和新复古主义提倡的古典设计是密切相关的, 古典设计指恢复古典雅韵充分展现文化内涵的一种设计思想。
古典设计包括室外古典设计-古典风格的建筑以及雕像等,室内古典设计-居家古典装修设计,茶楼酒店等室内古典设计 其中古典民俗家具所蕴含的雕刻艺术的那种极致的精美更让人百看不厌 9 3. 以茶入菜主题餐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是日常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科学证明,茶叶中三百多种成分具有保健作用除了泡饮之外,茶叶还可以做成各式菜肴,清香可口,除腻祛病,为健康加分! 10 4. 评弹说书休闲茶馆 眼珠一弹、手一摆,啪啪两声惊堂木, “话说武松来到了景阳岗……” 走在七宝老街上,依旧是人来人往,繁华热闹的巷弄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老人们的耳边仿佛还有当年的叫卖声、说书声----- 11 5. 多功能文化展览馆 为了丰富老街文化艺术氛围, 展现传统庶民文化与现代文明生活的共鸣,将不定期举办各式近现代美术作品展览有水墨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漆画、工笔画等等,以及邀请中国十大收藏家 赵泰来先生,以特展形式展出古代书画、玉器、铜器、瓷器、杂项等传统艺术作品展 12 6. 茶与音乐文化教室 当您随着如波光闪动的琵琶、悠扬远飘的笛音、飞雨驺临般的扬琴...,三五好友,品茗下棋,进入台湾乌龙茶香的世界时,相信,那无疑是天上人间的惊叹; 乐曲能发人思古之幽情,也最能入茶。
茶人饮茶时伴以音乐,无疑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不仅能更好地品饮出茶中滋味,更有益于体味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幽邃神韵 我们将开辟音乐与茶文化的学习课程,并定期举办茶道、花道与音乐对话的欣赏活动 13 7. 台湾土特产主题馆 两岸文化交流一派生机盎然 文化是连接两岸的桥梁和纽带, 两岸文化交流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两岸人民良性交往的契机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交流的繁荣局面可以稳定和改善两岸关系 生活里自然存在着的中华文化 举办台湾乡土特产展示会,可以让大陆观众看到当代各种特产在台湾发展的真貌,让参观大众更为熟悉台湾的民俗风情,带动台湾乡土产品的连带市场 14 8. VIP 收藏家俱乐部 民国初年, 上海是中国艺术品主要的收藏重镇, 收藏有与故宫等量齐观的各式书画古董50 年代,这些收藏辗转流入了香港,香港于是成为延续民初上海收藏余风的场所80年代,台湾藏家开始在香港、纽约、大陆买进中国文物,收藏遍及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杂件等而今中国大陆经济蓬勃起飞,新一代实力派收藏家鹊起,展现了质精量丰的收藏实力和品味从上海、香港、台北又回到上海,时序更迭、物换星移 我们将聚集上海新一代高品味具实力的年轻藏家, 藉由茶叙、 讲座、拍卖、聚餐等活动,让彼此共同学习成长,成为中国新一轮饱含中华文化 DNA 素养的轻少壮一代。
15 关于我们---上海三蒲家俱有限公司 上海三蒲家俱有限公司(前身台湾皇旭企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73 年,产品一直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于 1995 年在上海创建分公司:上海三蒲家俱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于实木家俱、室内外装璜的生产型企业实体具有比较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产品信誉良好,产品的质量能符合客户的要求,并严格执行5S 管理步骤,工厂拥有自已的木工专业技术人员和较先进的机械设备,公司占地面积13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有独立的木工车间、雕刻车间、油漆车间、仓库及 1000 平方米的产品展示厅,现有员工 250 余人,公司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是目前国内少数独立具备从产品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能力的家俱制造企业 公司生产的家俱以仿古家俱为主体,结合现代家居的实用性,所有产品创意皆来源于 5000 年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加上来自于中国雕刻之乡“东阳”的精雕细琢使产品具实用于艺术为一体, 产品从原料进厂-消毒-蒸煮-烘干-木工制作-雕花-油漆直到成品出厂各道工序设立专门负责检验人员以确保完整的产品质量来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三蒲人正用自已辛勤的 汗 水 和16 对工艺的执着打造出自已的品牌。
公司生产的家俱以外销为主,产品远销日本、台湾、韩国、新加波,及部分欧美国家公司能承接不同要求的室内外装璜,现由本公司设计施工的比较有特色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