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430152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地理国情监测定义一、地理国情监测定义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情况的总和,也是指某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是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依据,也是执行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客观基础。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涵盖包括了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境界、水文气象等基本地理环境要素,土地利用与地表覆被、城镇布局与生产力空间分布、江河湖泊与生态环境

2、状况等地理复合特征要素,以及地缘格局情势等统计与分析信息。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多种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根据各种地理单元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和研究报告等。(出自国家测绘局地理国情监测总体设计)二、世界地理国情现状二、世界地理国情现状美国依托测绘部门,于 2008 年 6 月发布了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的五年规划(GAM),利用

3、数字地形图、卫星影像及其他遥感数据,结合计算机建模和野外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全美和全球重点地区的以地表覆盖、地表变化过程的分析与模拟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国情监测,并积极筹备构建全球 30 米分辨率和世界主要城市更高分辨率的地表覆盖数据库,为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预防、气候变化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GAM 已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规划之一。同时,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类似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经济效益显著。三、我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三、我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一是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迫切需要一是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迫切需要。我国地形复杂、地表变化频繁、

4、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等问题异常突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变化快速。为了提高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各项政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信息。未来 20 年,我国将处于大发展、大建设、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压力更大,如何科学布局工业化、城镇化,如何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发展空间,如何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都对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提出了重要需求。为了制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区域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加迫切需要掌握准确、

5、权威、动态的地理国情信息。地理国情信息已成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阳光政府的重要支撑。二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二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国情是空间化的国情信息,是不可缺少的国家重要战略性信息资源。地理国情监测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调查我国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市发展变化、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并通过统计分析其空间范围、分布特征、地域差异等,形成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

6、地图和研究报告等,能够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地、综合地展示国情国力。三是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重要保障三是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等都具有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等特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草)等都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风险高、区域影响强烈等特点,都对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地理国情

7、信息为其实施效果、政策评估和调整等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科学、合理、切实地开展重大战略和工程评估论证、实施进展、实施影响等方面的地理国情监测,记录和描述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变化现象,是实现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目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可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四是各部门开展专业普查的重要基础四是各部门开展专业普查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的农林、国土、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开展了自然资源分布、土地利用、水资源调查、生态环境变化等专题信息的阶段调查或普查工作。然而,我国尚未开展定期常规性地理国情监测,缺乏对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的

8、全面掌握。专业部门普查虽然在各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普查结果存在不一致、不连续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与空间分布相关的专业部门普查都依赖于地形地貌、境界等地理国情信息的支撑,迫切需要综合性和基础性的数据作为专业部门普查的数据基准,避免重复普查、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是统一的、规范的、标准的,可以作为专业部门的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对专业部门数据进行空间定位和分析,为专业部门提供公共基础数据,有利于各部门充分共享信息,避免重复投入。五是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五是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重要支撑。地理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是抢占

9、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国情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信息。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将有力推动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监测数据动态获取、快速处理、高可信解译、智能服务等软硬件装备水平,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测绘地理信息,促进产业升级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深刻变革,引导社会对地理信息的广泛需求,涌现一批新型地理信息企业,培育广阔的地理信息服务市场,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六是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监督的需要。六是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监督的需要。目前我国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所面临的生

10、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以最新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实地调查与验证,能够保障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真实、可靠,能够准确掌握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境界等地理要素的现状及变化信息,可以监督各类资源、生态建设和保护规划(计划)的实施情况、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等等,实现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等的调查、监测及评估,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有效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七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基础。七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基础。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需要充分掌握国家、战区、边海防等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状况,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

11、,能够准确掌握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境界等各类地理要素对作战行动、交通运输等的影响,科学评估战时经济动员潜力、对战争的支援能力、要地安全的保障程度等,为制定军事战略方针、研究武装力量建设、进行战场准备、指导作战行动等国防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料,可为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国防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提供及时更新的信息支撑,体现了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策略,对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测绘部门长期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服务工作,已基本形成了服务于地理国情监测的人才资源、技术力量、软硬件装备、数据资源体系。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管理需要,更好

12、地反映我国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和推进的根本依据和基础。2010 年 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2011 年 5 月23 日,李克强副总理在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再次强调,“要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搞好宏观调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决策依据,也是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支撑。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快速变化的时期。如何科学布局工业

13、化、城镇化,如何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发展空间,如何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地理国情监测至关重要”。2011 年 9 月,国土资源部会签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请示,并得到了国务院同意实施的批复,“在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监测地表变化,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将地理信息与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综合监测和统计分析”。为保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总体设计。四、摘录四、摘录1.何鑫拷江苏何鑫拷江苏建设方案建设方案随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丰富,其他职能部门对基础地理数据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江苏省基础地理数据已经为城乡规划、产业布局、交通选线、水利工程、林业普查、土地整治、环境监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铁路客运专线、华东石油管线、川气东送、大唐发电,连云港二期核电站工程、吕四港建设、无锡硕放机场改建、南京军用机场选址、常州奔牛机场扩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扩建、部队国防建设动态目标监控以及经济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优质、准确、快捷、规范的服务。这些应用推动我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促进我省信息化的发展。2.调研问题调研问题曹伟超给资料中的03 某省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变化监测和统计调研报告-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