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两岸规划建资江新十景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40533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江两岸规划建资江新十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资江两岸规划建资江新十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资江两岸规划建资江新十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江两岸规划建资江新十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江两岸规划建资江新十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资江江两两岸岸规规划划建建资资江江新新十十景景还还有有五五大大广广场场和和亲亲水水通通廊廊等等供供市市民民休休闲闲资水在古老的*流淌出美轮美奂的资江十景。沧海桑田,可如今,有的已无迹可寻,有的物在景非,也有的历尽劫波、雄风犹在。特色是城市之魂,资江十景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金质名片。当前,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中心城区资江两岸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城市设计也通过了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审查。新资江十景是这一设计的最大亮点。以江为轴辐射两岸该设计范围西起资江四大桥,东至资江二大桥,北到五一路,南抵滨江路,全长 15.1 公里,河道宽度为 300 米至 950 米不等,滨江风光带以外控制用

2、地宽度从 130 米至 650 米,规划总面积为 12.9 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继承现存景观增加六处新景因城市的发展,原十景中,“关濑惊湍”“庆洲渔唱”“碧津晓渡”“志溪帆落”“甘垒夜月”和“十洲分涨”已难寻遗迹。因此,规划以滨江地区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与自然资源为基础,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在原十景的基础上深化设计了“青洲烟雨”“古渡归帆”“三台晨曦”“古城堞影”“志溪叠翠”和“斗魁皓月”六处景观,与现存的“会龙栖霞”“裴亭云树”“白鹿晚钟”“西湾春望”,构成新资江十景。青洲烟雨云月辉映,水天共色围绕青龙洲湿地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突出湿地与滩涂的特征,重点建设蓑衣晓渡、青洲晓月等景点,

3、塑造出“云月相辉映,水天共一色”的境界。沿江建筑体现湖乡特色,以坡屋顶为主。堤岸设计强调自然曲线,已建成的防洪大堤将种上绿草。古渡归帆、三台晨曦帆隐江透,夜半钟声以玉陵坡民居群为核心,尊重历史与人文传统,通过传统民居、文物保护单位与公共空间契合的方式,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集科教、民俗风情体验、河运码头文化相融合的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突出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庭院深深的传统民居特色,通过大码头古渡、河运文化墙、观涛听潮等景点的建设,塑造出“千帆隐约清江透,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沿江建筑以仿古风格和民居建筑为主。古城堞影、斗魁皓月千朝旧事随流水通过对*古城墙修复与再现,以及大成殿、五马坊牧师楼

4、的诠释,为本土文化激发无穷的活力,打造出一个历史与未来、古典与现代交相融合的空间,营造出“千朝旧事随流水,北去南来自在水”的意境。沿江建筑以点式小高层为主,沿河为多层住宅,采用弧线和错落式相结合,色彩清新宜人。志溪叠翠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保留山体、自然河流为主,规划设生态之印生态景观区、文明之印人文休闲景观区、自然之印自然历史景观区,形成*市的山水文化景观中心。通过志溪叠翠、工业之印、白鹿晚钟等景点的建设,营造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境。沿江建筑采取古典主义风格,突出园林建筑与宗教建筑风格,飞檐彩瓦,建筑色彩以黄、红为主与自然山体相映衬。城水交融四季有香资江沿岸还将设置 5 个较大的广场、一系列绿地和以道路为主的亲水通廊,拉近人与水的距离,同时对旧城区防洪堤和裸露滩涂进行景观处理,植入绿化,设置岸线休闲及运动空间。沿江的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以芦苇、菖蒲为主的亲水植物的运用,还种植香樟、桂花、栾树、垂柳、银杏、鸡爪槭、碧桃、山茶、水杉、乌桕等,以实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性。两岸植物通过季节轮换,形成“春有百花秋有香,夏有雨荷冬看梅”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