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378408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美术版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一、本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本册教科书包括 4 个单元,14 个活动主题和一个实践活动。主要综合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在成长”、“我与家庭”中的教学内容,并与“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和衔接。教科书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线,选取“我与学校”、“我与集体”、“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他人”和“健康自我”等内容,就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正确认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初步培养认识自然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进行探究。使学生深化对学校的认识,体会学校工作人员的辛劳;通过参加集体活动,理解公

2、平、民主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并感受政府和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知道要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读图、调查、实践体验等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和爱学校、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本册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二、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了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逻辑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经历为主线,适当向外(自然、尤其是社会)拓展延伸,合理构建综合化、立体化的教学结构

3、。(课标P4 各年级教学内容分布图)本册教材选材主要以学生学校生活经验为主线,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围绕本阶段学生必然经历的活动、节假日,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如“走进春天”、“我们的节日”等,并以这些为切入点,从儿童的视角将了解家乡的教育、集体生活常识教育、安全常识教育等内容融合起来,从而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巧妙地将情感态度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备融进其中。(二)教材的呈现采用模块化,突出了问题式、探究式,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和空间,有利于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使教科书真正成为活动型的教科书。本册教材的每课由四大模块组成:我的准备我的研究我

4、的收获我还想。四大模块简要介绍:我的准备:根据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由生活事件或社会现象引发研究的话题或问题,激发探究兴趣,或提示学生进行必要的资料、材料以及方法、心理上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有关的准备多在课前由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也可以在课上集体完成。如由生活事件或社会现象引发研究的话题或问题(P5、P20、P24、P46);提示学生进行必要准备(P10、P32、P41);个别以情景图片引入(P28)。我的研究:(用博士帽卡通形象为图标)是活动的中心环节。教材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提示基本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探究、体验、讨论、交流、感悟等。如(P32)“在这

5、一天里”,研究活动主要由 4 个环节组成,(以小火炬为图标)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节的来历等常识;而后,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学校庆祝六一节的情景,深切感受到庆祝自己节日的快乐;第三环节,是引导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是怎样庆祝六一的,丰富学生对不同地区、民族小朋友庆“六一”活动多姿多彩的感性认识。第四环节进一步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了解外国小朋友庆祝儿童节的情况,使学生深化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的认识。我的收获:(用小铅笔的卡通形象为图标)旨在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等作出总结与评价。(P48、P4、P19、P30、P40、P56)因主题活动而异,评

6、价设计了不同的方式,激励每一位同学在原有水平上生动活泼地发展。(P14、P23、P44、P52)我还想:(用小飞机的卡通形象为图标)是将活动引向课外,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性、延伸性的活动,以巩固课内活动成果,深化认识与体验。(P4、P14、P19、P23、P56、P40)这是模块化结构的基本式,具体到每个活动主题又有不同的变式。这样的结构使课内外学习融为一体,操作性强,易于师生把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活动内容的呈现突出问题式、探究式。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教材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多方面的发展。本册教材即认真贯彻了这一理

7、念,在活动内容的呈现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突出了问题式、探究式。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年龄段学生的教学要求,教材精选学生生活的案例和社会事件,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和研究项目,引领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动口、动脑,同伙伴交流、合作,进行探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常识,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体验、感悟做人的道理。如第 3 课今非昔比话学校(P10),学校的发展变化为话题,设计“我们的学校变化可大了!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吧、建校以来,我们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以前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其他地方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等活动环节。引领学生由近及远探究、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又如第 4 课春游去哪里(P

8、16),以选择春游目的地为话题,设计“春天,我们的家乡哪儿最美”、“我们到底去哪儿”、“大家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制定春游活动计划”等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探究、感受家乡的美丽,体验民主生活。教材还设计了“我的实践活动”“小小安全检查员”,启发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究解决的办法。学生的收获不仅表现在活动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究体验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了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本教材的呈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活动型”教材的特点,即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

9、学生在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他们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三)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全面体现课程标准。本册教材在构建中,“内容标准”的六个方面(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不是彼此孤立地呈现,而是有所侧重、相互沟通、彼此融合。对必须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教材不要求其系统性、完整性,而是适当整合,并从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引入。如第二单元“走进春天”中融合了“我的家乡、我在成长、我与学校”的部分内容,以筹备和组织参加春游活动为线索,将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0、学会过民主生活、了解本地的商业场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了解家乡的生态问题,树立环保意识等内容整合起来。以学生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不断生发问题,在实践中体验、探究,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同时,教材把课标中的总目标和四个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认真落实到每个单元和每个活动之中。主题活动内容所选的事件蕴涵多重含义,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从教科书中学到生活的智慧,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格。如第 8 课在这一天里(P32),知识目标为“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意义;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少年儿童是怎样过六一的”。能

11、力目标是“能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等方式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风俗,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初步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评价多元化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和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构成;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评价方式有回顾、解答、谈话、操作等。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设计了“我的收获”板块,给师生进行评价提供借鉴和提示。教学中,不要求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而是根据学习内容,交替采用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

12、兴趣,引领他们获得进一步发展。(P19 知识的回顾总结、P30 过程与方法的互评、P40 体现对过程中中综合表现的多元评价及情感、态度的体验、P56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三、教学建议(一)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1、教材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体现出鲜明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因此,我们的教学行为应该立足于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最终教学目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了解他们已有的社会知

13、识和行为习惯,有效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自觉学习社会知识、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习惯。2、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多角度性,即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融知识与能力、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于其中。教师只有在全面确定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等。确定教学目标时还应注意:课题是整册教科书和单元的组成部分,不能直接确定某课题的教学目标。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通晓整册教材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明确该课题所在单元的目标,确定该课题在其中的地位,再确定其具体的教学目标。正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成功实施教学的第一步

14、,第二步就是如何围绕目标要求设计活动过程了。(二)合理使用教材。1、突出教材特点,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必要过程。本册教材每个主题活动的四个板块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开展活动必然经历的环节设计的,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活动总结评价课后延伸的过程,教材编委在设计课题活动的时候,力求从学生的视角切入主题,循着他们的思维发展设计活动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经历必要的过程(以 P24 安全伴我行为例):本课是第二单元“走进春天”中的第三课,前两课分别是春游去哪里、出发前的准备,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并作好春游的准备。本课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在临近春游,将

15、安全问题提出来,这也是学校和教师在活动前最常强调的问题。因而,教材在“我的准备”环节中以一句话直接点题:我们就要出发了,怎样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选择这一开门见山的导课方式。接下来的“我的研究”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春游时,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带来许多麻烦;(二)春游过程中,万一发生了危险,怎么办?第一环节,教材呈现了一幅春游活动的满页情景图,目的是呈现几种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危险行为,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制定的春游计划,设想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灵活的形式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可组织“模拟春游”活动,

16、通过叙述情景,有条件的可以制作课件模拟春游,引导学生发现、了解活动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安全和讲文明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第二环节,教材呈现了学生讨论春游中应具备的自护自救的小常识,并提供部分医护知识。这也就是提示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部分自护自救的常识,教材提示的讨论,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视实际条件实施有效教学,如还请学校卫生室的老师做咨询解答或演示指导等活动,使学生切实掌握基本的医护知识。“我还想”部分设计了一学生还想多了解一些救护常识,另一学生有另外想法,旨在鼓励学生在课后多了解一些救护常识,将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至课外。这个没说完话的孩子只是提示我们,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喜好自由开展课后延伸活动。本课教材没有提供总结评价的环节,即“我的收获”。有的课题有收获,没有设计拓展延伸;教材只是给可行性的提示,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系统安排总结评价,合理安排延伸活动。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充分利用和发掘活动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