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35661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我从自身的教学经历中去思考,我觉得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是否抓住学生的兴趣,是否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生关注 活跃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孔子的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即对学习的热爱。对于学生而言,自身素质是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前提,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 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或“我爱学”,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我从自身的教学经历中去思考,我觉得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是否抓住学生的兴趣,是否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因此,如何使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课堂不再乏味,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是我们生物学教师应该多去反思的问题。本文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吸引学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或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的一

3、类教学行为。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导入设计,来展开教学。导入的方法很多,有时可以通过通过小游戏,例如,我在七下第 12 章第 1 节学习“神经调节”这部分内容时,就是先让学生进行“打手板”游戏来引入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导入,例如在学习血液这节课前,我先播放一段“献血和输血”的宣传片来引入,并提问:当人们大量失血时,为什么要进行输血?血液有何功能?”大大提高学生兴趣;另外也可以用风趣的引言、讲时事新闻、小测旧知识复习导入等等,通2过不一样的导入方法,既不会使生物课堂开始得千篇一律,又能更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2、适当介绍生物技术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吸引学生关注。 生

4、物科学是当代先进科学,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奉献,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 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比如,DNA 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利用 DNA 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 还有当今人们的器官常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

5、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事实证明,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能够极大的引起他们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对于生物学也发生极大的兴趣。3、探究实验勤动手,巧设活动增加学生学习乐趣。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有些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如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单、双植物种子的结构等,就尽可能的在课堂中进行,而有些活动无法在课

6、堂完成的,也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并在课堂上分享课后实验的成果。例如:环境因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观察蚂蚁的行为;自制酸奶和泡菜等。曾经就有学生把自己做的泡菜带来给我品尝,确实不错。还有在学习血液的各成分和功能时,不仅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血液玻片标本等,还可以取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他们说,类似的问题以前想都不曾想过,现在会想了,觉得很有意思,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所以说,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

7、趣。34、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形象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讲到生 物对环境的影响时可引用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到遗传时可以引用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讲到食物链时,可引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到领域行为时,引用俗语 “一山不容二虎”等。这些词语既简

8、洁形象,又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 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通过补充介绍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加了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种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以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还有在讲“性别决定”时,讲到 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以及生男生女的原因和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 的责任感。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调动学生热情,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