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35223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内容上不完教学内容上不完”原因探析及策略原因探析及策略近两年来,我多次跟随教育局组织的讲师团开展巡回送教下乡工作,主要做示范课、听评年轻教师课例或作一个主题讲座。但我发现教师们最大的焦点不是怎么上好课,而是如何能够把一学期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地一直使用人教版教材,如今改用北师大版教材。突然面对一大本厚厚的 A4 型北师大版教材,差不多有人教版的两倍分量,教师们茫然了。翻开教材比照,人教版教材只有八个单元,六年级仅六个单元;而北师大版教材都要十二个单元,而且每组“语文天地”里至少包含了两篇课文。这样大容量的教材令许多教师手足无措。许多校长和老师们都说北师大版教材的容量太

2、大,急切的希望能够给他们指点迷津。于是,每次送教下乡,我都要求他们本校教师做两三节课,以便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替他们把把脉。同时我也带去一节示范课,通过听课和交流,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新课改理念把握不准确。一、新课改理念把握不准确。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十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花大力气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有力的倡导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促进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活力。但是,许多理念的落实不仅仅靠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更多的好要靠教师自己的学习以及自身的悟性。特别对农村教师来说,由于自身素质的差异以及学习机会的限制,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动接受的同时,缺乏理性的思

3、考,缺少对现代教育理念和自身教学实际的有效结合,导致理念学得不精,课堂教学浮华,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甚至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产生怀疑,其实质是自身对新课程2改革的内涵把握不准确。表现在:一是收集资料过滥。新课程改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前搜集资料不仅是课前预习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但是搜集了那么多的资料该怎么办,如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课堂上汇报,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不但漫无边际,难以贴近重点,而且重复太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要讲究方法处理,有代表性的汇报,抓住能贴近文本内容的资料汇报,其他的更多的资料

4、,可以放在教室的展示台张贴展示,可以在小组交流,或者在作文小练笔等形式出现也未尝不可。二是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好多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合作交流当作语文课堂的必要环节,课堂上必须要确定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注意了教学上的形式,忽视了合作交流的实质。比如讨论问题的价值,分组应注意的原则,合作讨论的目的等不够明确。听起来热热闹闹,但对突破文本重难点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三是拓展延伸没了边际。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大语文观” ,在教学中淡化了文本,刻意去拓展延伸。有些相同题材、结构相似、价值取向大致相同的材料还算紧扣文本,还有偏离了文本主旨,变了味的内容也引入课堂,甚

5、至花哨的表演、歌曲、生活实践等内容太多的充斥课堂,使语文课失去了本真,即失去了“语文味” 。二、驾驭教材能力有限。二、驾驭教材能力有限。1、解读文本过细。一篇课文摆在面前,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要吃透教材。也就是 “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即教师要明确编者的意图,结合本班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恰当的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师要明确“做什么?”的问题,其次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因此,3如何导入,如何解决课文重点,如何突破课文难点。同时,为了达成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选择哪些恰当的手段。而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注意了教案的备写,殊不知教案是挖掘文本的形式,备课的本质是教师多文本的挖掘。更多的教师在解读文本的

6、过程中,读一段,理解一段,读一段,理解一段,淡化了文本的重点,低估了学生应有的学习能力,零散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常此以往,教师失去了激情,学生失去了兴趣,课堂失去了生机,学生的学习能力丧失殆尽。2、自读课文当重点课文来解读。北师大版教材所编如的课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课文,教材分十二组,每一组编排了两篇或三篇课文,总共约三十篇,这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语文知识的渗透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借助于这些平台来完成的。另一类是在每组“语文天地”中所选的两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主题上和前一类课文一样,只是在表达方式以及布局结构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样编排的目的,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领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

7、涵。同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前者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后者则是补充。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待“语文天地”中的二类课文不敢放手,生怕漏掉了某些知识点,甚至和其他课文一样去诵读、去分析、去讲解,大大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课时量,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难怪好多教师抱怨北师大版的教材内容多,其实是教师“教的太多”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首先表现在生字教学不当。生字教学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现在学生接触媒体较多,有些生字学生早已经认识,有些甚至会写,好些学生能说出他的具体含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就不能全部包揽,平均用力,而是应该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尤

8、4其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要掌握,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分出轻重缓急,有的生字强调读音,有的生字落实书写笔顺,有的生字要求运用。这样,就会避免对所有生字音形义的讲解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二是生字教学有它的阶段性,一二年级以识字为主,但在进入中段以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逐步指导学生自学;到了五六年级高段,就不能再把生字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重点了,而是应该贯穿在课前预习,由学生自己解决。必要时教师在检查预习环节中涉及就可以了。其次,把二类生字当生字讲解。北师大版教材在课后出现了两类生字:处在第一列的带拼音的,仅仅是是要求学生会认,即会读。处在第二列的生字才是要求学生会写的。如果不

9、加以区分,两类生字一股脑儿让学生去学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淡化了学习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逐段理解课文的现象比较普遍。北师大版教材的的另一个特点是选文具有明显的时代体征。许多文章贴近生活,哲理性强。相对而言篇幅都比较长。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目标。好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没有设计出提纲挈领的有价值的问题。而是传统的按照课文的自然段逐段讲解,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师缺乏激情。学生听得疲倦,个性无法表达,导致课文学习耗时费力。四、关于读写结合运用机会把握不准确。四、关于读写结合运用机会把握不准确。读写结合如今已是所

10、有语文教师的共识,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恰当抓住练写的机会,作文就不会成为“瓶颈” ,作文就不会成为孩子们头疼的事。但是读写如何有效结合却包含了许多的学问。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好多教师以上语文课,就必须设计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环节,甚至有的教师只要发现一个优美的句子,就让学生仿写。5其实,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本身无可厚非,但体现在每一节语文课上,则脱离了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根本特点。只要是学生的个性表达,只要是学生的大胆想象,就一概积极地予以肯定,这是和文本的主旨不相符合的。即使要写,也要有针对性的铺垫,当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条件时,学生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即写作基础水到渠成时,学生的课堂练笔才

11、拥有了主体性、主动性,学生写出来的才能言之有物。不能把语文教学便成为作文教学而服务的平台。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从主观上来讲,是教师们对新课标了理解不够透彻,对新的教学理念从表面上已经接受,这表现出教师们主动接受新理念的积极心态,但对新课改理念的精髓把握还不够准确,特别在具体运用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们对北师大版教材的整体把握水平还欠火候,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够。教材背景、编者意图的理解还不到位,因材施教的技巧贫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对教学的误导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试教育在某些地方依然十分盛行。各种以考试排名考核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仍是主流,因此考试纸卷工作就成了上

12、级教育行政部门操作的大事儿。也就是说,试卷的命题脱离一线教师,有一些命题企业完成,可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修订比较频繁,可以说每年都有修订的内容。可是很少有人负责任的研究试卷,研究试卷和教材的同一性。结果导致试题脱离课本太远,教师教学手足无措。只怕漏掉每一个细节,见课文就详细讲解,学生的自学能力无从谈起。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新课标是新课改的指导性原则,它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6学中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新课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角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鲜明的措施。但是,这些

13、理念提出之后,还需要教师认知、领悟,最后达到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因此,反复学习,掌握新课标的精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新的教学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要逐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在教学中达到得心应手的水平。二是要加强对文本的钻研。由于北师大版教材以新的面孔出现,教师只有在反复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到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吃透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和情感,还应该紧扣单元主题,同时,文本背景,作者写作意图、编者意图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都要深入挖掘,只有在整体上把握,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准确定位一节课的目标,切勿贪多求全,一节课解决一两个重点即可,在恰当的指导下放开学生的手脚,把更多的学习机

14、会让给学生,使他们的自学能力真正的以培养和提高。三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尤其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给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在教学形式、方法、能容等方面要进行革命,而且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应变能力、经验积累等方面都拔高了要求。因此教师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尤其要加强校本教研,加强名师教学观摩,才能在知识结构上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四是要改革教师考核模式。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元化,坚决取消唯教学成绩论英雄的简单做法。应该把命题的权利交给教师或学校,避免教学和命题“两张皮”而把教学引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7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庞世清,男,现年 43 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 “青年教学能手” 。 定西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学校副校长,市级兼职教研员,专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 小学语文德育报 教学与管理 小学教学设计 未来导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邮编:748400 电 话:18993237086 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