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333484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1 -前 言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2 年 3 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下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 ,计划用 3 年左右时间制定全国、流域、各省以及重要城市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为规范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水规总院、太湖流域管理局先后印发和提出了全国水资源规划、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规划的工作大纲和技术细则。为督促工作有序开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于 2003 年 5 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为更好地组织和编制浙江省水资源综

2、合规划,统一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浙江省水利厅又先后提出了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 、 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统一各市(县)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随着洞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水资源保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要求,洞头县发展计划局、县农林水利局联合下达了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任务,并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成立了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全面协调编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2004 年 8

3、 月,受洞头县农林水利局委托,我院承担了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洞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国家计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2 -划和规划为依据,根据省浙江省细则的各项要求,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总体要求,在查清全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评价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全县经济发展需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的布局和方案;提出新时期洞头县治水方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努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

4、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报告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多次到现场调研收集资料,并对有关成果多次讨论修正。规划编制中得到了洞头县发展计划局、农林水利局、县农业区划办、环保局、统计局、规划局以及温州市水利局等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3 -1 综合说明1.1 概 况1.1.1 自然地理和社会概况洞头县地处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外,是全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地理位置界于东经 12000001211500,北纬 284500280100之间,东临东海,南与瑞安市的北麂、北龙诸岛相对,西靠温州市龙湾区永强片,北与乐清市、玉环县隔海相望。截至 2002 年,全县常住总

5、人口约 9.65 万人,总土地面积 164.1Km2,耕地面积 3.17 万亩,其中水田0.38 万亩(基本分布在大门镇) ,旱地 2.79 万亩。2002 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6 亿元,20052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9.34 亿元,人均 GDP1.57 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22.04 亿元,农业总产值 6.8 亿元。一产比重明显下降,其中渔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水养殖比重有较大提高,临港工业加速发展,石化工业成为亮点,海岛旅游日益升温,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迅速。全县现设 3 镇 3 乡:北岙镇、大门镇、东屏镇、鹿西乡、霓屿乡、元觉乡,其中县城北岙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洞头县

6、为规划温州大都市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大力实施“海上崛起 345 战略” ,发展半岛经济,海洋经济,建设成现代化港口城市。1.1.2 地形地貌洞头县地形以丘陵为主,总体地势北面高,南东低,山体走向呈北东向展布,山峰海拔高程一般为 100150m,最高峰为大门岛的烟墩山,海拔392.5m。山区水流侵蚀作用强烈,局部地形陡峻,海拔高程相对较高地区,沟谷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4 -切割深度较大,常形成“V”形谷,山顶呈深园状;海拔相对较低地区,沟谷以“U”形为主,山顶呈深园或平状。1.1.3 地形构造洞头列岛是浙东地质构造隆起带的组成部分,并受中生代燕山运动强烈作用,构造断裂发育。1

7、.1.4 气象水文洞头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近大陆的大门岛、鹿西岛、小门岛以坎门气象站资料为代表为 17.3左右,其它以洞头气象站资料为代表为 17.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932.4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1%,多年平均降水量洞头岛一带 12001300mm,大门岛、鹿西岛一带 12501350mm,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雨型为双峰型,降水主要集中在 46 月的梅雨期和 89 月的台汛期,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1.1.5 水资源及水质洞头县环境监测站 2002 年 1 月对主要水源长坑水库、龙潭坑水库水质监测表明,水质平均可达到类水质标准,7 月份

8、水质略差,为类,水库营养程度为中营养。1.1.6 河 流洞头县属海岛丘陵地形,诸岛无较大河流,以间歇性的溪沟为主,多发源于山体中部,向四周呈幅射状独流入海,流域面积大多在 2Km2以下,主流长度一般在 4Km 以下,同时由于沟谷坡降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枯水期基本干枯。全县较大的河流为大门岛的后岙溪坑,流域面积 2.07Km2,主流长3.98Km。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5 -1.2 规划原则与依据1.2.1 规划原则1、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

9、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水量与水质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开源与节流的关系;正确处理与国土整治的关系以及上下游之间、各部门之间、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与区域各项规划相协调,处理好与其他规划的衔接。3、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统筹协调区域内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等多种水源,对需水要求与供水可能进行合理安排,坚持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的原则;实现开源、节水、计划用水相结合,进

10、一步挖掘供水潜力,积极防治水污染,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4、坚持科学治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原则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广泛征求、综合研究各部门的意见,重视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分析和整理,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管理水资源。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6 -5、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洞头县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同时要充分考虑需水增长

11、及技术经济能力状况,界定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1.2.2 规划依据、资料一、规划依据1、主要法律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水质保护条例2、主要规范、标准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资源评价导则 (SL/T238-1999)二、相关资料浙江省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洞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年2010 年)洞头县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洞头县统

12、计年鉴、温州市统计年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7 -鉴、浙江省及温州市水资源公报等。1.3 规划任务和目标1.3.1 规划任务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全面系统地调查评价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可利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和演变趋势,全面准确地评价洞头县水资源条件和特点,分析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2、经济社会指标与水资源需求预测。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政策与布局、经济结构调整方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有关行业发展规划为基础预测各水平年经济社会指标。在分析用水定额和节水潜力的基础上,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水。3、制定节水、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

13、理再利用规划。在对现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污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评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开发潜力。根据需水预测,确定节水、水资源保护及污水处理再利用的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再利用规划。4、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与供水预测。分析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估水资源承载能力。充分发挥节约和挖潜等作用,寻求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供水与治污、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协调,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制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安全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预测各水资源分区各水平年不同开发利用模式与方案情况下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量) 。将拟定

14、的各水平年多种供水方案与现状工程条件下的供水方案进行比较,经多次反复供需平衡分析与配置选用,以最终选定的供水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8 -5、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要求及水资源的实际条件,进行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在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建立水资源配置的宏观指标体系,提出协调上、中、下游,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制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约用水措施等,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本规划的核心。6、提出水

15、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布局与措施的实施方案。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等措施,提出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开发利用布局和治理实施方案,包括节水、供水、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再利用的现有工程改造和新增工程规划。对各种水资源工程实施方案进行实施效果评价。7、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非工程保障措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体系、科技与人才发展计划以及水资源应急方案。以健全的法律和法规手段规范水事活动,以行政手段界定水事行为,以经济手段调节水事活动和用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利用和管理

16、水资源。逐步建立以政策宏观调控、用户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三者有机结合的体制为基础的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和高效利用的运行模式。1.3.2 规划目标2010 年目标:在规划的供水保证率下,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质初步达到功能区划目标要求;节水型社会框架初步形成;初步形成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制和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2020 年目标:在规划的供水保证率下,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全县范围洞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9 -内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有关水的法规及其实施保障体系、水权交易市场基本健全,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较为完备;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为全县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基本实现水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30 年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在 2020 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