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333486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化学解题中的假设处理假设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它借助于合理而巧妙的假设,使问题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快速求解。本文以一些高考题为例就其解题中常用的假设形式作一例说。一、视纯假设即将混合物视为单一纯净物处理。例 1. 第二主族元素 R 的单质与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 12 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 16g,则推测元素可能为( )A. B. C. D. 解析:混合物计算一般需要如下条件:两个已知的化学反应,一个已知数据。本题由于不知何元素,且 12g 混合物中质量关系不知,所以属缺条件计算题,常规方法难以求解。将混

2、合物视为纯净物处理,如 12g 全为单质,则由反应关系知,可生成碱;同理,如 12g 全为氧化物,则由反应关系知,可生成碱。现为由两者组成的混合物,则应有质量关系:解得:碱土金属的相对原子量在 38102 之间的有和,故选 B、C。二、过程假设即将实际较为复杂的化学过程假设为一个或若干个简单、理想的过程,从而使问题明朗化。例 2.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和,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的转化率为,则乙容器中的转化率(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判断解析:初看,它们是在不同条

3、件下分别达到平衡状态,似无从比较。解题中可通过过程假设使甲、乙具有可比性。以甲为参照,将乙等效为连续的两个变化过程,先让乙在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达到与甲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因正反应为一体积缩小反应,容器内压强比开始时要小,然后缩小容器体积以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在此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达新平衡时的转化率要大于原平衡,从而可知乙中转化率大于甲中转化率。故选 B。三、选值假设对于某些结果为比值或含量的计算型选择题,解题中可假设结果为某一中间值,代入原题中通过分析、推理然后对结果做出正确判断。例 3.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 193 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 192.22,

4、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 39:61 B. 61:39 C. 1:1 D. 39:11解析:本题一般用十字交叉法求解,解题中会遇到十分难以处理的数据运算。用选值假设,假设比为 1:1,则铱元素的平均原子量为,说明两种原子中 193 的原子个数要多于 191 的原子个数,比值要小于 1:1,对照选项可知只能选 A。四、赋值假设对于无数据或缺数据计算题而言,通过赋予一些具体数据,可使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例 4. 在化合物和中,Y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40%和 50%,则在化合物中 Y 的质量分数约为( )A. 20% B. 25% C. 30% D. 35% 解析:本题中 Y、X、Z

5、 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知,属缺条件计算题。由题意有,假设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则由以上关系可知 Y 为 4,Z为 2。则化合物中。故选 B。五、转向假设某些问题直接求解非常繁琐,甚至无法求解,解题中我们可通过对题给条件进行假设,解题中我们可通过对题给条件进行假设,使问题研究的方向发生改变,从反向或侧面分析问题。例 5. 已知 25%的氨水的密度为,5%的氨水密度为,若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等于 15% B. 大于 15% C. 小于 15% D. 无法估算解析:由于不知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值,无法直接求解。将等体积混合转向假设为等质量混合,因质量具有加合性,这样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因 25%的氨水密度小于 5%的氨水密度,这样在等体积混合时所得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稍接近于 5%,即应小于 15%。选 C。化学解题中应善于运用假设处理,它不仅是快速解题的需要,同时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大有帮助。解题中应根据题本身的特点进行有效而合理的假设,不必囿于固有的模式,这样方能在解题中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