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8596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教案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张玉玲张玉玲1010、2 2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张玉玲 2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2)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3)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4)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继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

2、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3)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4)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6习作。(1)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2)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3)学习使用逗号、句

3、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 “阅读” 、 “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 7 个单元。共 25 篇,习作 7 篇,练习 7 个。1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3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风富,体裁多样。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

4、”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 222 个,其中要求写得为 147 个,其余的 22 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35 人,其中男生 11 人,女生 24 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还属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对而言,脑子比较灵活,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比较迅速,课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且质量较高。但也有个别男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针对本班孩子的整体情况,特提出一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1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良好学习

5、习惯的培养。一方面,我要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对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始终抓紧、抓实,务求达到预定的目标。2要坚定不移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 ,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时,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读好书。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作文教学。既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领会有关习作知识与要

6、领,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既要充分发挥课文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语交际的实际进行表达训练,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平时,多鼓励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励他们竞争,例如采用选取范文加星制和展览式等。4写字方面:加强对学生写字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临摹字帖的好习惯,指导他们用钢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美观、入体。多开展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如写字比赛、书法之星评比活动。五、教学时间安排:五、教学时间安排:4周 次计划教学内容时数实际完成进度1检查寒假作业;培养

7、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课文 1-2 课72课文 3-473练习 1、课文 5 课74课文 6-7 课、75练习二、课文 8 课76课文 9-10 课77课文 11 课、练习 378课文 12-1379课文 14 课、练习 4710期中复习、期中测试711课文 15-16 课712课文 17 课、练习 5713课文 18-19 课、714课文 20、练习 6715课文 21-22 课716课文 23-24 课717练习 7、学和作(4)718期末复习719期末复习720期末复习721225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单元简析单元简析: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壮丽山河” ,共安排有四篇讲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8、12)和一个习作、一个练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情感目标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熟读的基础上,领悟内涵,培养预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熟读的基础上,领悟内涵,培养预感。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视频展台、录音、课件等。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2 课时长江之歌2 课时三亚落日3 课时烟台的海1 课时记金华的双龙洞3 课时习作 12

9、 课时练习 13 课时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1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10、。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低段起,我们就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

11、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7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

12、、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3、教师评价。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到学校里学习知识,长大后才能胜任祖国交给我们的工作。因此,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学生齐答:运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二、指导看图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弄清图中内容。1、第一行两幅(1)教师简单介绍(2)学生讨论:控制室和播放室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3)班级交流2、第二行左图(1)提问: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表情如何?(2)教师小结:这几位同学的字真棒,但

13、这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他们长久的练习换来的。只要大家坚持天天练习,相信有一天你们的字会写的更好!第二行右图:(1)学生仔细观察,回答:从图中得知,演讲要注意什么?8(2)请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演讲,学生评价。(3)教师总评3、第三行左图(1)观察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2)自由练习朗诵,体会方法。第三行右图(1)观察插图,回答:图上的人在干什么,黑板报出的怎样?(2)教师补充:办黑板报要先选择好内容,确定栏目,设计图案。4、左上图学生观察,谈谈怎样编手抄报?5、右下图(1)教师简介(2)学生交流:他们演的怎样?怎样才能演好课本剧?(3)教师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

14、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感。三、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 1、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能力目标: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 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2、搜集

15、有关长江的资料。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9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 (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二、范读课文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

16、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三、初读课文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哺 b 涤 d 埃 i 灌 un 溉 i(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赞美、依恋)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指导朗读中心句。4、质疑:(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