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308141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平行平行和相和相交教交教学反学反思思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以后,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1、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生活中有许多平行或垂直的现象,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内容的现实背景和有意义的素材。结合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

2、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二是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有利于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学生分辨例题中的三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时,对左边一组直线相交不会有疑义,看图即一目了然。判断中间一组直线不相交也不会有困难,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划分直跑道的线都是直的,线与线是不会相交的。判断右边一组直线时会有争议。图上仅画出了两条直线的一部分,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没有相交。从直线概念上想,它们都是无限长的,只要再延长一点就相交了。第 42 页例题教学 垂直 概念,建立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体验上。学生发现两组直线都相交成直角是逐渐深入的过程,先看到同组的两条直线相交成个角,再发现个角都是直角

3、。前者可凭观察发第 2 页现,后者可以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如门、窗相邻的边框都相交成直角),还可以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在图上测量得出。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都有语言描述,这些描述都是学生的体验,是对具体现象的数学化思考,也是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可以从中学习规范地数学表述,但不是机械地接受定义。2、带着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现实的素材中寻找平行线和垂线。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寻找类同的现象,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受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培养数学意识。除了在生活中寻找平行现象和垂直现象,还让学生在几何图形和几何体上寻找垂线和平行线。如对折

4、长方形纸,研究折痕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在平面图形中看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边;在字母中寻找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段;在长方体、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寻找互相垂直的边等。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某些特征,为以后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作铺垫。第 41 页第 5题,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相对应的两条边都是一组互相平行的线段,能使学生对平移的含义有进一步的体会。篇二: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首先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创设数学研究的问题,用数学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先观看录像,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

5、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第 3 页关系画到纸上,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然后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篇三: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平行和相交这一课,课的内容看似很简单

6、,但是让人弄透彻也是需要下一凡功夫的。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要怎样才能非常到位,怎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带着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这节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围墙的栏杆、操场的跑道、足球场的球门、篮框的支架,都是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 平行与相交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研究图形特征和关系的丰富情境,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用身

7、边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在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数学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距离。2、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到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第 4 页平行概念中的 同一个平面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环节来化解这个难点。先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充分感知今天研究的每组都是两条直线,再过出示教室里的门框上的两条线(一个画有绿直线,在门上;一个画有红直线在门上面的窗上)摆放两种位置。问:这时这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把门打开后在同一个平面内吗?几名学生上来摸,感知 同一平面 的含义。3、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在学生建立平行概念后,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操作活

8、动。画平行线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没有直接教给学生画平行线的方法,而是在建立了平行的概念后,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一些平行的例子;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在白纸上作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通过折纸、直尺等方法化简画平行线,让学生感知这样画平行线的不足,去探索平行线的画法。由易到难,点子图、方格图,白纸上依次画三组平行线,并让学生上来演示自己的画法,说清理由。然后通过对画在白纸上的平行线进行置疑,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画法。完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篇四: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

9、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生活情境入手,创设数学研究的问题,用数学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课在设计导入时,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先观看录像,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进第 5 页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

10、来吸引、感染学生。2、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从教材上来看,是由 点 到 面 ,把这部分知识分成垂直和平行两个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再把这部分知识汇总起来,总结出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而这节课我把二者合为一课,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 面 到 点 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研究的意味浓了。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小组汇报、班级争论、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

11、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问题研究意识。3、通过丰富多采的练习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练习中我设计了从生活中找,从几何图形中找两条直线关系的题、判断题,还设计了动手摆一摆,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习第 6 页的相交、平行、垂直的知识,用小棒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这些练习形式,进一步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知识,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学难点处理轻松到位。在处理教学难点 在同一平面内

12、 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 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直观到位.不足之处: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篇五:平行和相交教学反思一、 同一平面内 的理解同一平面内 ,举例说明,使学生理解课本上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不是相交就是平行,但作业本上自己画的线和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线会相交吗?会平行吗?为什么?加强两个不同平面的对比理解。做一些简单的变式练习,如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让学生体会 同一平面内 的内涵。在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疑问:学习平行时要强调 同一平面内 ,

13、为什么学习垂直时不强调 同一平面内 呢?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引导,这也是练习六中第5 题的教学目的所在。二、垂足的理解在教学垂足这个概念中,不能照本宣读。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个交点叫作垂足。 需要加强对比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题:两条直线相交,这个交点叫作垂足 既能让学生更好的第 7 页理解本节课垂足的含义,又能让学生结合前面的相交的知识进行思辨,将前后的知识有效对比,融会贯通。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理解学生对于 点到直线的距离 理解很陌生,可是我们曾经在课本第17页接触过 两点间的距离 那时应当让学生掌握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这儿的理解应当牢牢抓住 垂直线段 长度 这些关键字眼。让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这段话的意义。先画出垂直的线段,再量出长度。同时要注意标出直角标记和数据。四、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学生在用画平行线和画垂线的方法画一个长方形时,我发现学生就是画不好,把握不了方向,不知道怎样移尺子,画好后明显不是四个直角。我们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要留心学生学习中的每个过程,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先由基本的画法训练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