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实验探究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00353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实验探究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42013-2014 学年度上半学期期中考试专项训练学年度上半学期期中考试专项训练 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一、溶液配制:一、溶液配制: 1、下图是某同学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溶解;称量;计算;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 (填序号)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_g,A 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_g(1g 以下用游码)。(3)该实验中应取_mL 水,量筒的规格应为 mL(10 或 50),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_保持水平。(4)E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2、 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_ 。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取水时仰视读数;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装瓶时有溶液洒落。2、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 。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 1g/cm3) ,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 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

3、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 “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 )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下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ABCDE2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 80 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是:先让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紧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高于 1/5,引起的原因是:(

4、1) ,(2)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 25mL 空气,给装有白磷 的玻璃管微热,待打白磷开始燃烧后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直至反应停止,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 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燃烧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 “” 、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

5、能是 、 。3三、实验室制氧气及氧气的性质三、实验室制氧气及氧气的性质1、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 ; 。(2)实验室用 H2O2溶液和 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 MnO2起_ 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 。同学们利用 B 和 F 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2、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装置 A) ,也可以用在常温下用固液反应制取氧气(装置 B)。(1)标出仪器 a、b 的名称:a ;b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6、,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的发生装置 _。(4)装置 B 中可以用_代替 a,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 但有_的缺点。 (5)可用_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 ,如何验满 _。还可用_法收集氧气,这是利用了_的性质。 3、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 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 ,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 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 ,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 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

7、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C D E4原因是 ;(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现有实验用品:细的纯铁铁丝、细 的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根据所提供的用品你能 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 1: ,验证方法是 b.假设 2: ,验证方法是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常温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可迅速分解, 产生氧气。试回答:(1) (2 分)写出反应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 (6

8、 分)在实验室中用此方法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填序号)_, 选此发生装置时,二氧化锰盛放在_(填仪器名称)中,双氧水从_(填仪器 名称)中加入;用该装置制取某种气体,要求反应物的状态是_,反应条件 是_。收集氧气的装置选用(填序号)_。(3) (4 分)制取氧气的反应结束后,欲分离反应后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可采用 _方法,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_、_、_;(4) (3 分)某同学用所选的正确装置,反应收集到三瓶氧气,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 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图 A 所示) ,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 有_的性质;取另一瓶氧气,按图 B 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9、,木条 也复燃了,且比 A 中燃烧更旺,说明_,所以盛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向 _(填:上或下)放置。其他题型:其他题型: 1、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含量如下表所示。(含量指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中的含量(%)呼出气体5氧气2115.7二氧化碳0.033.6水蒸气小于 0.036.2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设计实验:验证剩余的一种气体成分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的不同,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使用的仪器和药品可以任选,实验室准备有刚收集好的呼出气体 150 mL 两瓶)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相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

10、片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2、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 (见右图) 。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查阅资料】 “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探究实验】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步骤现象21 世纪教育网分析(1)点燃“果冻蜡烛” ,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果 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 。(2)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 ,振荡。“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

11、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准确? (填“准确”或“不准确” ) ,请说明原因 。 63、 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空气成分之一: ,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空气成分之二: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_ 色固体空气成分之三:水蒸气,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表面会附有白

12、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空气成分之四:氮气、二氧化碳。猜想:可能是镁与 N2或 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一)获取氮气(1)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 ) 方法。但在实验室里空气不易被液化。(2)右上图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_。(填字母)(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嫌,伸人盛 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CO2 反应产生的。【交流与反思】镁条能代替红磷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吗?为什么?4、在甲、乙、丙、丁、戊五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氢气、二氧化碳,试 根据下图所示确定甲、乙、丙、丁、戊五个集气瓶中所盛的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