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美学慢说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8019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复兴美学慢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美学慢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美学慢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美学慢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艺复兴美学慢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美学慢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美学慢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艺复兴美学慢说文艺复兴美学慢说文艺复兴美学漫说 凌继尧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学史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由于历时三个世纪、涉及到欧洲许多国家的文艺复兴运动内在固有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也由于“文艺复兴虽说是巨人时代,但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巨人却不很多,不像从希腊到中世纪那样可以选出少数突出的人物就可以代表一个时代”,因此,对文艺复兴美学的研究有很大难度。正如有的美学史家所指出的那样:“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经过相当出色的研究,然而这一时期的美学理论之学术著作在我们的文献中实质上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现在的美学思想史的概述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基本上被看作为与各门艺术理论音乐、绘画或建筑的理论有关系。一

2、般地说,美学研究家们仅仅评述那些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的言论,诸如阿尔贝蒂,列奥那多达芬奇,丢勒,米开朗琪罗等人的言论。而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与那些主要哲学流派新柏拉图主义、伊壁鸠鲁主义、亚理斯多德主义的联系,就根本没有弄清楚。 ”显然,要全面而准确把握文艺复兴的美学遗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上,文艺复兴是中世纪的直接继承者。然而在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上,文艺复兴却越过中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为己任。这里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文艺复兴思维和中世纪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这种关系,是分析文艺复兴美学的一个前提。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有一种观点却把中世纪和

3、文艺复兴尖锐地对立起来。17 世纪唯物主义和 18 世纪启蒙运动把中世纪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空白点。例如,培根就确信,中世纪是某种病态,是特殊的智力传染病。他曾把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比作水肿病人。他认为中世纪是一些人的欺诈和另一些人的愚昧的产物。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许多代表在更大的程度上发展了这种观点。英国唯心主义者休谟也把中世纪看作为人类历史中的“断层” 。在这方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于 17531762 年编写的英国史 。在德国,赫尔德尔和黑格尔支持这种观点。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他把中世纪的生活称作为处在无穷的谎言中的各种矛盾的堆积。他认为在中世纪个人从强者那里寻求庇

4、护,而强者成为压迫者。这样,逐渐建立起普遍的依赖关系,由此发展成封建制度。中世纪教会世俗而野蛮,与自由精神相对立,不利于艺术的发展,黑格尔把中世纪的艺术看作为黑夜的胜利,而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繁荣比作朝霞。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有些研究者认为中世纪特有的是精神教条的统治、科学和艺术的低水平、神秘主义和黑暗蒙昧。而文艺复兴与这种“漫漫长夜”截然对立,转向光明的古希腊,提出了自由的和人间的哲学。洛谢夫公正地指正:“这种概念在某些抽象的范畴中可能是正确的,不过,现在对它的解释要复杂得多,而且要考虑到欧州文艺复兴和其他的、非欧洲的文化的文艺复兴的联系,因此,重复欧洲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急剧过渡的这种抽象图

5、式,早就已经不可能了。 ”实际上,文艺复兴就像一个反对自己父母亲的年轻人一样,在祖父母那里寻求支持,它情愿忘却中世纪所赐与它的一切,而过分夸大古希腊和罗马的意义。文艺复兴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世纪的遗产。甚至复兴的概念和“文艺复兴”的术语本身不仅源自中世纪,而且直接源自圣经 。 圣经约翰福音(3,4)写100求索1997 年第 3 期 道:“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 ”西文中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就借用了这里的“重生”(renasci)。文艺复兴的本义就是“重生” 、 “再生” 。当然,它有专门的涵义,那就是古希腊罗马科学和艺术的再生。 新约中就经常谈到复兴、新的人、新的精神发

6、展。在中世纪,至少发生过三次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第一次是 89 世纪查理大帝帝国和加洛林王朝各王国的文化“革新”(主要在今法国和德国的领土上)。那时,各学派林立,文学、造型艺术、建筑学都很发达。其中心为设在查理大帝宫中的一个称之为“学苑”的学术团体,主持人为阿尔琴,查理大帝本人、爱因哈德等均参加活动。不过,当时的“复兴”(renasci)还仅仅在严格的宗教涵义上。加洛林王朝时代的艺术充分地利用了古希腊罗马的“形象”,其人物不仅在形式上是古希腊罗马的(早期基督教艺术广泛借用古希腊罗马的题材),而且在意义上也是古希腊罗马的。古希腊罗马的拟人化(太阳、月亮、河海)在这里用于图解圣诗甚至福音书。随

7、着查理(秃头的)的去世,加洛林王朝的文化复兴于 897 年结束。但是,在 9701020 年期间,中世纪艺术发生了希腊化倾向和古罗马倾向的又一次复兴。20 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学家之一、德国的 E帕诺夫斯基把这两次复兴称为元人文主义。11 世纪开始了另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运动,它在 13 世纪达到繁荣。它产生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南部。这种中世纪古典主义在哥特式风格中达到顶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宗教、传说和神话从来没有这样地得到复兴,这不仅由于对典籍资料越来越熟悉,而且由于学术和文学艺术的权威性不断增长,帕诺夫斯基把这段时期称作为元文艺复兴。既然中世纪的三次复兴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对古希腊罗马的复

8、兴,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何在呢?区别就在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的态度不同。对于中世纪来说,古希腊罗马文化仍然是活的文化。中世纪看待古希腊罗马时缺乏“透视距离”和历史感,古希腊文明从未作为整体来看待。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的态度有种历史距离感,它使古希腊罗马丧失了现实性。古希腊世界不再是一种威胁,它成为强烈怀旧的对象。中世纪的三次复兴没有这种怀旧,古希腊罗马就像旧汽车一样还能行驶(洛谢夫语)。文艺复兴懂得,古希腊诸神死了,古希腊罗马世界就像弥尔顿的乐园一样消失了,它们只可能在精神上重新获得。古希腊罗马的过去在历史上首次被看作为隔绝于现代的整体,因而被看作为可以怀念的理想,而不是可以利用和

9、害怕的现实。 “中世纪没有埋葬古希腊罗马,时不时地祈求死尸复活。文艺复兴含泪立于古希腊罗马的陵墓中,试图复活它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中世纪对古希腊罗马的理解是具体的,同时是不充分的和歪曲的,而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的理解是完整的和连贯的,然而是抽象的。中世纪的文化复兴是暂时的,而文艺复兴则是持续不断的。复活的灵魂不可触摸,然而却有不朽和无所不在的优点。古希腊罗马在文艺复兴以后的作用有些“滑落”(elusive),然而另一方面却有“穿透力”(pervasive),这种作用随着我们文明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在肯定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具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也要看到中世纪传统在文艺复兴时代受到彻底动摇。文艺复兴

10、确实是明显的历史变革,帕诺夫斯基认为其证据是文艺复兴之后可以开始谈论中世纪了。历史变革的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作为第一位人文主义者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在叙事诗阿非利加中首次提到光明的古希腊罗马,提到基督教成为官方宗教后的黑暗无知,提到对重返古代理想的期待。彼特拉克关注的焦点首先是净化拉丁语、复兴古代演说术、以及熟悉古希腊罗马文学。对复兴的这种狭义的理解然后扩展到绘画和其他艺术。乔托使绘画艺术重返光明,就像他的光荣的导师彼特拉克使缪斯重新具有古代的美一样。罗伦佐瓦拉谈到雕刻和建筑经过长期的停滞后的“复活”,同时指出新的画家和作家的出现。对普遍复兴的这种确认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这样,从

11、14 世纪到 16 世纪末期,整个欧洲的文化活动家们都确信,他们正经历着“新世纪” 、 “现代世纪” 。正在实现一种“蜕变”的感觉在内容上是理智的和情感的,在性质上几乎是宗教的。文艺复兴用来表示“新世纪”区别于中世纪的那些对峙的术语,如“黑暗”和“光明”,“梦”和“醒”,“盲”和“视”等都借用于圣经 。二我在美学和文化学一书中曾经写道:“按照洛谢夫的观点,文艺复兴美学的基础是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不过,新柏拉图主义以其人道性和世俗性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这样,文艺复兴美学是人文主义的新柏拉图主义。确实,柏拉图主义是文艺复兴思维的基本哲学流派之一,它对文艺复兴美学产生了强烈

12、的影响。然而,柏拉图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唯一的哲学流派。就像洛谢夫所指出的那样,文艺复兴时代是过渡时代,其中不可能没有各种矛盾因素的共存。文艺复兴对阿雷奥帕格的宗教101 哲学和亚理斯多德学派兼收并蓄。文艺复兴美学为了自己的目的,以巨大的热情利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的积极因素,摒弃了这些宗教的极端性。同时,文艺复兴美学以深深的敬意对待中世纪的遗产。 ”我们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洛谢夫关于文艺复兴美学的哲学基础的观点,然而,他在这里谈到的三个概念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人文主义对于理解文艺复兴美学的哲学基础却是至关重要的。柏拉图主义是主张理念先于物质的一种学说。不过,这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而且

13、是整个唯心主义的特征。柏拉图主义认为,物质不是产生它的理念的基础,相反,理念产生它所必须的物质。笛卡尔主义、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唯灵论等也主张理念先于物质,也是唯心主义。但是,绝对不能把它们叫做柏拉图主义。那么,柏拉图主义的特征何在呢?洛谢夫作为“全世界最精通柏拉图主义的人之一”,对柏拉图文献的研究“在准确性和详细性上是异常卓越的”。他在七卷本古希腊罗马美学史(19631987 年)、 古希腊罗马历史哲学(1977 年)和文艺复兴美学等著作中,总结出柏拉图主义的三个特点。第一,理念是物的涵义和物的巨大生命力。柏拉图主义依据一种最简单的观察:木棍可以刨、折断、甚至烧为灰烬,但是木棍的理念却不能

14、刨、不能折断、也不能烧。空气可以呼吸,面包可以吃,但是空气的理念不能呼吸,面包的理念不能吃。这种观察谁也不会反对,它是柏拉图主义的最大功绩。当然,柏拉图主义远不限于此,它极大地拓展了这种观察,许多人已经不同意柏拉图主义随后的推论。从原始的观察出发,柏拉图主义开始解释不同于物本身的物的理念,物的理念是具有独立存在的物的涵义。物总是变化的,甚至可以消亡;而物的理念不会变化,也完全不会消亡。理念是物的最终原因和最终目的,它决定物的整个结构和一切变化形式,产生这些形式,是这些形式的原型。物的理念是物的永恒的模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理念是物的巨大生命力。文艺复兴美学抓住了柏拉图主义的这种理念,把它

15、用于世俗的人文主义的目的。第二,柏拉图主义作为一个发达的哲学体系,把理念说从无机物推及到有机物,从自然推及到人(包括人的内在生活,人的思想、感情和一切行为),从人推及到社会和历史,存在的所有这些领域都有自己的涵义,否则,彼此就无法区分。因此,它们也有自己的理念,无数理念组成了一个理念世界。理念世界不仅属于无机物,它还决定和组织人的个性。理念世界是个性表现的基本原因,是他的生活和行为的基本目的。文艺复兴的柏拉图主义是世俗的柏拉图主义,它所感兴趣的仅仅是论证人的个性的自我确证。第三,柏拉图主义的理念是一种特殊的现实。古希腊人把感性知觉当作全部认识的基础,那时的柏拉图主义者设想理念存在于天国中,它们

16、紧紧毗邻世界本身的球形周边。不过,对于柏拉图主义来说这完全不是必然的。因为柏拉图主义认为,物的理念没有物本身的物质性,没有任何空间和时间特点。因此,较为成熟的柏拉图主义虽然仍然把理念置放在天国中,但已经不是在字面涵义上、而是在象征意义上理解天国。不过,这并没有改变理念世界是一种特殊的现实、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结论。总之,成熟的柏拉图主义不仅不否定物的存在,相反,它努力论证物的存在,肯定物的变化,使物成为可知的。这种柏拉图主义正是文艺复兴美学所须要的。因为文艺复兴美学也想在事物的变化中把握它们,也想肯定人的全部创造力。承认柏拉图主义的理念,有助于论证宇宙的生气活力和人的创造力。新柏拉图主义是古希腊罗马哲学最后的、也是极其漫长的一个阶段(公元 36 世纪),它是古希腊罗马最为系统和成熟的哲学体系。新柏拉图主义并非柏拉图主义的简单复活。亚理斯多德和斯多葛派对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一点也不比柏拉图少。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