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6405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扎实抓好我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调研组专题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全会及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按照县委的部署,山区县交通路网规划建设工作调研组,最近围绕“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如何抓好交通路网规划建设”这一课题,对我县的交通路网现状和规划发展前景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我们认为:在思想大解放的环境下,进一步抓好路网规划建设,构建适应我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大交通网络,积极发挥交通运输这个“先行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对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山区绿色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全

2、县公路建设现状“八五”以来,在省、市的支持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十五”期间,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扶持山区发展交通事业的有利时机,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以国、省、县、村道改造为重点的大规模公路建设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2007 年,共投资 57055.33 万元,相继完成了 G206 线 28.64 公里的改造,建成或改造了二级公路 73.38 公里,三级公路 60.3 公里,农村公路 574.45 公里,开通了 104 公里通 300 人以上自然村公路,“十五”期间是山区交通公路发展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至 2007 年底止,我县通车里程达 976.7

3、公里,公路密度从“九五”期末的 62.42 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 70.72 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现有一条国道 51.6 公里,三条省道 92.1公里,十二条县道 173.2 公里,乡道 659.8 公里,提前一年实现了县通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的目标。2006 年底在全市领先提前实现行政村通公路水泥硬底化的目标。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骨架,县道为纲,乡道为网的公路网络,大大改善了我县的交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二、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1 1、高速公路、铁路仍不沾边。、高速公路、铁路仍不沾边。我县是全市唯一不通铁路、高速公路的山区县,出行必须到*市区才能上高

4、速和铁路,严重制约我县开放发展的速度。在“*是?的山区,山区是*的山区”的现实中,如果路网不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停滞在传统的思维中,没有建设大交通的超前思维,那么山区在处于区位劣势的格局中就会更加边缘化。2 2、公公路路等等级级低低,安安全全系系数数不不高高。至 2007 年底全县 976.7 公里的通车公路,还没有一条一级公路,二级加宽的公路只有国道206 线 51.6 公里和环北路,仅占5.3,标准二级路只有 177.6 公里,占 18.18;三级公路只有 60.3 公里,占 6.2%,其余大部分虽进行水泥硬底化改造,实际上仍达不到三级标准,这些路段服务水平较低,通行和抗灾能力不强。干线公

5、路通达深度较低,可靠性不高。出省公路等级较低,而且好大部分公路无法供大型客货运输车辆通行。综上所述,各级公路的等级和质量标准已不适应我县人流、物流、车流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发展。3 3、路网布局不够合理。、路网布局不够合理。近年来,交通规划、建设等问题每年都成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界认为近年来我县公路建设一方面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一方面在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等方面表现出相对滞后。一是以平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干线公路,缺乏高等级的环城公路将其连接沟通,未形成县城环路,车流疏散不畅,形成交通瓶颈;二是路网结节,连接不合理。全县交通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不够协调,发展不

6、平衡,造成全县公路不能有效衔接,外连内接不畅;三是县内城市规划和路网规划也不够协调,出现先有道路,后才有城市、圩镇规划的现象,通盘考虑城市、圩镇建设中的路网规划较少,没有真正发挥路网的最大效益。4 4、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在加大。、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在加大。一是筹措资金难。由于县、镇两级财政较为困难,在公路建设中,既要支付公路建设工程资金,又要承担征地拆迁费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分两块使用,加重了公路建设的筹资压力;二是做群众思想工作难。尽管修路架桥是一项公益事业,国家规定了土地、房屋的补偿标准,但在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冲突,群众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我县发展建设的矛盾较为明显

7、,有的还阻碍了建设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把握标准难。由于各种时期征地价格不一样,土地、房屋等补偿标准也根据不同时期作出相应调整。如县城环北路建设,至今历时七年仍未完成,时间跨度大,要启动又涉及征地补偿标准前后不一,难于做群众工作。5 5、建设(改造)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建设(改造)资金缺口仍然很大。2002 年后,省虽然提高了公路改造补助标准,但与建设资金差距较大:一是因公路质量要求及等级标准提高了,加上建设材料如水泥、砂、碎石、钢筋等价格的提高,大大增加了造价成本;二是因我县是山区贫困县,财政较为困难,难于落实配套资金;三是群众筹资能力较差。因此,造成我县建设(改造)资金缺口大,成为我县交

8、通公路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6 6、公路建设与养护未能做到均衡发展。、公路建设与养护未能做到均衡发展。随着建设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公路等级逐步提高,但公路养护方式和技术相对落后,养护水平与养护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机械化、专业化养护水平还不够,不能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7 7、超载超限运输严重、路面使用寿命降低。、超载超限运输严重、路面使用寿命降低。虽然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治理公路超限运输,但是经营业主因利益驱动,超限运输现象仍然严重,大量超过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的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致使公路严重损坏,大大地缩短了其使用年限。三、在大交通建设中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新课题“思想大解放

9、,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是指导我们这次调研活动的指导思想。我们通过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作风的进一步深入,结合实际,大胆谋划,提出了在规划和建设中要积极研究解决的四个新课题。(一)在(一)在*市被交通部列为市被交通部列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的形势下,如何打造山区出的形势下,如何打造山区出省通道?省通道?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构筑“闽粤赣三边交通枢纽”为发展目标,因此我县应构筑与这个目标相适应的路网规划。出省路网规划要充分体现山区作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城市的特点,主要是突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主干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改造,集中抓好重点项目的规划、立项、建设等工作。要利用省

10、大型交通项目的功能辐射作用,以梅赣高速公路和向汕铁路为依托,利用毗邻三省的有利条件,做好我县高速公路、铁路网和三省通道的规划和建设。现梅赣高速公路路线规划,线路走向初步敲定,向汕铁路规划立项建设事宜已呈报省发改委立项审批。为此,我县要积极主动,认真做好高速公路和铁路立项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争取早日立项建设,解决通赣路网建设问题。目前,在与福建路网连接方面,直接和间接通往福建武平的有 S331 线、S332 线和 X967 线,标准都不高,不能适应省际、县际经济协调发展和平战结合原则要求,为此要从战略的角度规划通闽路网建设。一是要把 S331 线、S332 线和 X967 线按国防公路的标准进

11、行改造升级;二是要积极争取立项建设山区通往福建的高速公路。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干线使寻乌、武平、山区三县连成一体,彻底改变山区交通边缘化的现状,让山区成为联系三省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促进三省边贸经济的繁荣发展。(二)在(二)在*市提出打造市提出打造“四十分钟交通圈四十分钟交通圈”的目标中,如何完善通往市内各县的交通的目标中,如何完善通往市内各县的交通网络?网络?目前,针对山区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按照市提出的市、县之间实现“四十分钟交通圈”互达的交通目标要求,2006 年我县编制了山区县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我县要在全市路网的统一框架下,拟定了我县公路主骨架、干线公路网和乡村道路网的规划蓝图,

12、重点是规划我县道路网和全市各邻县主骨架公路的连接线。在通往县外公路规划建设时,将充分考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要打破公路规划的区域界限,与邻县共商交通大事,按城市快速干道规划和高等级标准建设,达到与各邻县路网规划的统一协调,相互连接,实现我县通往邻县“四十分钟交通圈”的规划目标。(三三)在在目目前前我我县县交交通通规规划划建建设设的的框框架架内内,如如何何进进一一步步优优化化县县内内路路网网?根据公路路网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及交通位线的分析,在我县原有“一纵六横一环”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三纵九横两环”的发展框架,以适应大交通建设需要。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道路资源优势,经过整合和优化,规划建设(改

13、造)三条(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纵贯南北;九条(S331 线、X040 线、X041 线、丹良公路、S332 线、S225 线、大柘至贤关公路、X039线、长田至石正公路)横贯东西;两条环城路(环东路和园形公路)的公路运输大通道。与此同时,合理利用道路走向,在2008 年加快大柘至贤关、河头至麻楼、石正至长田公路建设的同时,打通断头路,达到各镇互达畅通要求,形成规模相当、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三纵九横两环”的主骨架干线公路网,在汽车站场建设方面,新建县城南汽车站一个,在各中心镇新建、续建五级以上客运站5 个。着手在全县普及发展农村客运,2008 年新建设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20

14、个。规划发展公交客运,优先发展东石大柘石正公交客运,以方便群众出行。(四)在建设生态经济县的热潮中,交通如何服务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四)在建设生态经济县的热潮中,交通如何服务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县委提出建设“一园三区”的工业园区新布局,以便更好地实行对外招商。为更好地服务于“一园三区”建设目标任务,交通公路部门要搞好园区路网规划和建设,着重做好县产业转移工业园二、三期等的路网规划建设,优化园区路网建设,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优良的交通硬环境,以增强发展后劲。为适应我县开发生态旅游的要求,要突出旅游公路的规划建设,按照“赏茶花拜大佛品脐橙游五指-泡温泉”旅游热线,为推动生态旅游建设,要重点抓好通往

15、国家 AAA 级五指石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台山景区、龙文自然保护区、石龙寨景区、黄田水库、大河背、程旼公园、程旼故居、姚雨平名人纪念馆等的旅游公路建设,并进行优化升级改造,完善安保和绿化工程,打造旅游景观路,促进生态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规划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目标:1、至 2030 年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主干线,集散公路和乡村公路为基础,与周边各县联系便捷,县域各镇通达顺畅,布局合理,适应发展,适度超前,并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力争对干线公路、国道、省道进行较高标准的改造,大部分通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16、,连接站场、工业区、产业园、著名旅游景区等节点的干线公路都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把旅游生态公路建设成文明样板路。3、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消灭县道砂土路和乡村“断头路”,推进农村公路网络进大自然村,500 人以上自然村通上机动车道,使农村公路与国、省、县道连线成网。4、进行养护体制改革,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确保全县公路“畅、洁、绿、美”。5、建设高标准县城新型客、货运输站,逐步建设中心镇客运站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便捷、畅通。6、加强运输市场监督管理,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文明、有序”的运输市场环境。建设要点:建设要点:1 1、近期建设任务(、近期建设任务(2008200820102010 年):年):2008 年,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二贯通二突破二推进”交通建设目标,具体要完成以下建设或改造任务。(1)高速公路立项建设工作有新突破,在汕尾至寻乌高速公路立项中寻求各级多方支持,主动衔接,力争立项工作有新进展、新突破;(2)铁路立项建设工作有新突破,发挥主观能动性,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