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6312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C 证培训作业证培训作业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浅谈初中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对策江门市环市中学江门市环市中学 李晓红李晓红 座位号:座位号:11摘要:青春期是学生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于成熟的时期。人摘要:青春期是学生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于成熟的时期。人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

2、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不良行为。因此,及时地矫正初中生的不良行为尤其重要。端,出现不良行为。因此,及时地矫正初中生的不良行为尤其重要。关键词:不良行为关键词:不良行为 成因成因 矫正对策矫正对策初中生的不良行为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

3、重的问题。这种行为给社会、家庭、他人和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危害。具体表现为:离家出走、夜不归宿、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等。多年班主任工作使我懂得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一、身心发展的因素。1、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平衡,容易“冲动”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都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性发育日渐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迷乱、甚至不知所措。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好感情用事,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全,容易出现行为偏差。2、初中生渴望尊

4、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表现。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这时学生一旦学生感受不到这种尊重,觉得自己被老师所忽视,或- 2 -觉得自己在集体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自尊心就会受到挫伤,就会以不当的方式,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搞恶作剧等去寻求满足。二、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开放与发展,不良社会媒介的传播,大量内容低俗、毒素极大的暴力色情恐怖影视书报充斥市场,屡禁不止,严重腐蚀学生的思想,引诱抵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变坏。一些学生因为寻求刺激的心理特征,迷恋于网吧、台球厅等场

5、所,致使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三、家庭因素1、家庭残缺。由于这类家庭的孩子一般单独由父亲或者母亲抚养,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扭曲或畸形。一部分孩子因此产生深刻的情绪障碍,悲观失望、痛恨父母、嫉妒他人、不满现实,形成一种逆反社会的心理,继而引发逃学、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2、家庭教育不当。主要表现在:(1) 溺爱放纵。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养成子女骄横、任性、贪图享乐、惟我至上等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一些不良行为。(2) 粗暴生硬。这种教育方式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

6、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有劣迹时,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不让吃饭、罚跪、捆吊,甚至赶出家门,使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情绪对立,互不信任,流落到社会上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 、 “温暖” 。有的在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3) 自由放任。很多家长都要外出工作,没能及时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情感,没能对孩子起到监督教育作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性格内向、冷酷、自私。四、学校因素(1)教育评价体制与教育方式的不足现阶段的教育评价是以“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为宗旨,直接导致老师以提高成绩为目标,忽视对

7、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再者为了提高成绩,采用各个不科学、极端的教育方法,体罚、辱骂学生仍然存在,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极易- 3 -使这些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厌学、厌师等情绪。(2)考试、学业的压力初中阶段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迫于高中升学考试的极大压力,学生学习任务过重,使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感觉颜面扫地、升学无望,从而自暴自弃、惹事生非。鉴于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我不断探索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一、转化学生的思想是矫正不良行为的关键。1、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善

8、良的。爱是信任的源头。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关心、爱护、相信自己的学生。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就是那么一份事业。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只要真心爱着学生,终有一天学生会明白我的心意为了让他健康快乐成长。没有哪个孩子带着不良行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相信孩子的本性都是希望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一个好孩子。很多学生都是在否定中成长,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习惯了当一名被否定的孩子,用其他不良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内心。爱是通往心灵的桥梁。2、通过心理暗示来唤醒学生心底的那纯真。池上波,一名在小学已经形成许多不良行为的学生。不服从教师的教育,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恐吓并打同学。班上的同学都

9、熟悉这外学生在小学的“丰功伟绩” ,敬而远之。我不断反复地告诉这个学生老师相信你是一名好学生,而且挖掘他的优点在班上进行表扬,助他在班上建立良好形象。就这样,我用爱和耐心,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将他转变过来。由不服管理到服从管理,还能勇敢地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认识自己的错误。二、言传不如身教。初中生有个性,好奇心强,但同时渴望尽快长大,逃避大人的约束,他们认为大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所以,要教育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不能迟到;要教育学生不能粗言秽语,教师首先不能辱骂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并转化学生,以德育德。三、矫正学校的片面育人观,坚持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4 -学校要改变“只重智育”的

10、育人观,需智育德育并重,既传授知识也要传授做人的道理给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一视同仁,即使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使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任何一个行为的产生都是通过主体发生的,主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因此预防不良冲动行为的产生除了行为塑造,还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教育,这时心理教育的渗透与介入及时与重要。心理教育是一个较大的范畴。这里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可行的方式,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进行必要的干预。我们可以通过讲座,班会课等等向学生提供可借鉴的人际策略、情绪调节等有效信息,通

11、过活动性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行为及结果。通过广场咨询,为有困惑的学生(心理冲突强烈)提供及时的帮助与辅导。五、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班级文化氛围,以境育情。1、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境。如在教学楼上醒目的地方设立简洁严肃的校训牌,各教学楼层间挂上鼓励性的标语,设立文化长廊,在教室走廊上张挂名人名画等,都有利于营造一种爱学习的文化氛围。2、班级文化氛围的创设同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境。如在课室中间挂上国旗,学生犹如在祖国的怀抱中生活学习,培养了爱祖国、爱人民。祖国在我心中的情感。挂上有班级特色的班训,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和约束。建立学习园地、优秀作业展览,对小学生都会有很大的

12、鼓励作用。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个班集体都应开辟自己的审美角 ,几丛蔷薇或葡萄,一棵小树,一片柞木林等。如果没有这个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诲要爱护生物和美好事物,要善良和同情心等,都会变成空洞无用的词句。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吸引学生过剩的精力,发展学生的特长爱好,使学生能热爱学习、快乐生活。六、改变不当的家庭管教方式,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家长的素质包括家长自身的素质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自身的素质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品德修养、个性品质。家长- 5 -的教育素质指对教育的理解及

13、其相应的教育行为。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也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及家长学校等形式不断提高其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使家长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理解并尊重孩子,给孩子起正面示范作用。不良行为的改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好机会,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初中生活,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参考文献:1、高权军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探析与矫正 科教创新 2010 年第10 期。2、刘澍晔 刘燕华 包容叛逆:初中生心理问题全攻略 现代出版社 2010 年出版。3、边玉芳主编.心理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4 月出版。4、杨海民主编.教育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出版。5、尹邓安 谢慧敏 尹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出版社 2009 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