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20954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5794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赏析2095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诗赏析2095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诗赏析2095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诗赏析20954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诗赏析20954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赏析209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赏析2095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中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1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天净沙是_,秋思是散曲的_。 2 天净沙秋思作者_,是_代著名_作家、_家。他与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 。他的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 。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 ,与“天 涯”相呼应的是:“_”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 。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 “_。 ” 4、 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 , “秋思”的意思是“秋天

2、的思考” 。 B “枯藤”句中的“枯藤” 、 “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 , “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

3、不正确的一项( )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

4、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对天净沙秋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首散曲中的散套,它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B 这首词的句法也很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C “断肠人在天涯” ,此句使前面的自然环境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情思与景物和谐一致,画面感鲜明,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 景交融的创作意图,极具艺术魅力。D秋思通过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5、瘦马”九种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 7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 “烽火连三月” ,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8. 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

6、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 ”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 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 ,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7、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 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 、 “山河” 、 “城” 、 “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物。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8、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 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 “白发”为愁所致, “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 “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 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阅读杜甫春望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 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 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

9、的离 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9颔联寄 于 ,表达 之感,运用了 的修辞。 10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 。 11本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诗人 之情。 12表达思念亲人的句是 。 13.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

10、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

11、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 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 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

12、“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14.对使至塞上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 、 “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

13、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 ,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15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 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 ,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 ,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 着挺拔雄伟, “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

14、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16. 对渡荆门送别理解不正确的是( ) 、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17、下面是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 效果十分强烈。 、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欣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选出有错的一项 ( )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 “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18、阅读登岳阳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五律” ,在古代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