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5794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查三代”能否遏制基金“老鼠仓”摘要: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各专业特别是艺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本文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作业布置和考试形式几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改革措施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快速地发展,计算机也作为每个人日常生活、工作所必需的信息技术工具被迅速普及和推广,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也被一再提高。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图像处理” 、 “图形绘制” 、 “三维动画”等方面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几乎等同甚至高于计算机专业学生。 “大学计算机基

2、础”课程是我院非计算机专业(含艺术类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切实做到素质教育,让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这个智能工具,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推动剂,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 我院艺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鲜明,其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主要特点有:学生文化课成绩较理工科和其他文科学生成绩普遍偏低、设计是“生命” ,一切教学内容均服务于设计、授课形式不统一。因此,如果以大学一贯的教学方法去实施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一定是不切合实际的。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不断探索、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1 教学

3、内容设置 随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及家用计算机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新生入校时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而不是从零开始。但是,由于中小学校师资和设备的局限,又使得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表 1 是对我院 2006 级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调查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同学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小部分同学对计算机一无所知,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了解不系统、不全面,只知皮毛,还有一些自认为很是熟悉,没有多少知识要学。因此,我们调整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均有收获。参照 2006 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

4、系 2006中文科非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我院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如表 2 所示。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完成每项教学内容。每个专题设有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教学不仅是为了了解它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其创新意识。对于实践性强的教学专题辅助了相应的专项实践题目如表 3。 2 授课方式与作业布置 艺术专业多是单元课教学,即一段时间集中开展某一门课的教学(如在一个月内每周一至四的上午或下午安排同一门课)。单元课的授课形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是灵活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教或学或练,学生也能够在短时间

5、内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计算机基础”很适合这种教学形式,故我们建议学院采用单元课的形式完成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时间为两周,共计56 个课时。 在单元课的教学过程中辅助大作业的布置,也是艺术专业教学的又一特色。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任务开展之前就布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大作业的完成,既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作业的评价,采用“集中评议,分级给分”的方案。学生作业全部收回后,组织有关教师集中讨论、比较(艺术类班级人数一般在 20 人以内),按五分制最终协商给出作业成绩。将学生作业全部展

6、览,由全体教师统一评阅,既可以评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又可以避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相互抄袭,此外,将教师的评阅意见收集整理反馈给学生,还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3 考试形式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很久以来一直执行的是和其他公共基础课相同的考试形式:笔试,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的 20%+考试成绩的 80%。这种传统考试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忽视学习过程,为应付考试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笔头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卷面成绩合格或是优秀,但当遇到实际问题却做不好,甚至有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排版都要求助于他人。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由“平时课堂表现+作业评价+上机考试+笔试”四个部分组成的课程考核模

7、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下面对“上机考试”做简要的介绍。 我们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设置八个固定类型的实际动手操作题目,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上机考试题目的内容、要求、评分标准均是事先公开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强化训练,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为避免学生背题,其中 2 至 8 题的题库中均设置了 20 道相似的题目,学生在参加考试时从中随机抽取。上机考试内容如表 4 所示。 4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辅助艺术设计方面的发展是飞速的,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应不断随之水涨船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考试形式更趋合理

8、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网 1 赵妮.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3):29-31. 2 李宝敏. 对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探讨J.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2006,(3):25-26. 3 高敬阳.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8):41-43.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计算机系 030600 电话:0354-888680313935444618 摘要:“信息论”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课程。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性太强,

9、也不知道信息论在信息安全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本文分析了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并结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从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些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信息论;课程建设;大学本科;信息安全专业 1 课程的重要地位 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专业。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并对此做出了全面部署:2004 年1 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安全院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2005 年 5 月,教育部下发文件(教高20057 号)提出:“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学科建设和人

10、才培养工作” 。 “信息论”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课程,几乎所有拥有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北工大、北邮、武大、西电、上海交通等)都将“信息论”列为该专业的必修课。信息论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密码编译码算法设计、密码系统安全性、密码算法评价、信息安全模型等均以信息论为基础。因此“信息论”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影响到信息安全学科建设。 2 课程存在的问题 与“信息论”课程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却相对落后。这主要是由于2000 年之前, “信息论”基本上属于通信专业的研究生课程。2000 年之后,随着信息安全专业的陆续设立,

11、 “信息论”才逐渐成为本科生课程。但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沿用了研究生教学的模式。纵观“信息论”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信息论”课程的本科生教学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作为一门新开设的本科生课程, “信息论”的教学内容基本沿用了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能深入浅出,脱离学生的实践经验。这不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方法基本沿用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和启发互动环节。面对研究生,这样做是可以的,因为对研究生来讲,实践和互动环节可以通过导师的个别指导来完成。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讲,缺少实践和

12、互动,既不利于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也不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更不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材除具有与教学内容同样的问题之外,还存在内容陈旧,未能够与科技发展同步,注释不清晰,缺乏有新意的习题,例题定理编排不醒目等问题。这给学生的预习复习等带来了困难,为教师提供的参考内容不足。 作为信息安全专业的必修课,信息论本应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讲解,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教师是从通信与信号处理的角度讲解信息论。这使得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无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程的改进 3.1 立足“大学本科”和“信息安全”两块基石 从

13、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信息论”课程教学之所以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根本问题出在定位不准确:一是拿以前给研究生教学的老内容、老思路、老方法教本科生;二是拿以前给通信专业学生教学的老内容、老思路、老方法教信息安全这个新专业的学生。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本科信息安全专业信息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立足“大学本科”和“信息安全”两块基石,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师、教材、实验设计、习题、考核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3.2 教学模式和手段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中强调的重点。提倡进行以学生为本

14、的创造性教学;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则是接受灌输的被动群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论”课程内容,教师要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要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信息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 例如在讲到编码的分类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编码方式,举例日常生活中“MP3”的例子。 “MP3”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是

15、 MPEG 压缩标准的第 3 层,即 MPEG 压缩标准中专门针对音频压缩的部分,按照这部分标准做成硬件,再加上漂亮的外壳,就变成了同学们脖子上挂的“MP3” 。而 MPEG 压缩标准就是一个广泛采用的视频有损压缩标准。 讲到这里,学生已经对课堂内容产生了兴趣。趁热打铁,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如: 同一首歌,分别保存成 WAV 格式和 MP3 格式,占用的存储空间能差多少?听起来的感觉有差别吗? MPEG 压缩标准是谁制定的标准?大体内容有哪些?日常生活中除了“MP3” ,它还有没有其他的广泛应用? 除了 MPEG 压缩标准,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其它常用的压缩标准?比如针对图像数据的。解决

16、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课下做实验、查资料,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有损压缩、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将枯燥的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教学内容 学生的基础有差别,对未来也有着不同的设想。有的学生想继续深造,希望课程的理论性强一些;有的学生想走向社会,希望课程的实用性强一些。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教学内容、扩展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三部分。 基本教学内容包括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如信息的统计度量、信源、信道、编码概述等内容。扩展的教学内容及时、适当地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新的发展,使课程教学内容保持基础性的同时,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