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5788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浅谈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贵州省地矿局 104 地质大队 班文健【摘 要】在矿山井巷回采生产活动中,顶板事故特别是冒顶事故最为常见,其中以回采工作面尤为严重,主要发生在初次放顶和老顶来压期间。通过对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发生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治措施。【关键词】回采工作面 冒顶事故 安全生产矿山井巷回采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分析,回采伤亡事故中,顶板事故约占三分之一,而大多数顶板事故又发生在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多发生在顶板来压期间。其中,直接顶初次放顶占 30 %40%,老顶来压时占

2、 60 %70%。因此,分析掌握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冒顶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一、初次放顶时的冒顶事故特点、原因分析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1、初采和初次放顶的特点单体支柱工作面由开切眼向前采矿,叫初采。一般在开切眼推进 10m 左右,除工作面的回采空间外,支柱要顺序回撤,采空区顶板处于无支撑状态,随着悬顶面积增加,开始随回柱而大面积垮落,这就是初次放顶。如果顶板岩石不自行垮落,要向采空区顶板打眼放炮进行“强制放顶“。直接顶初次放顶的特点有:一是工作面控顶面积较大,支柱较多,承受的压力也较大;二是初次放顶时,一次回柱范围较大,顶板冒落范围也较大;

3、三是回柱时人工操作量大,时间较长。2、初次放顶时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放顶距选择过大,放顶前顶板压力大于支护阻力,易发生压垮工作面的顶板事故;(2)初次放顶面积过大,冲击力大,容易推倒支柱而造成冒顶;(3)初次放顶后,直接顶没有完全冒落,就继续采矿,使控顶面积越来越大,容易造成冒顶事故;(4)回柱方法不合理,造成顶板压力向局部支柱集中,造成局部顶板破碎,而容易发生局部冒顶事故;(5)缺乏有效支护。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造成工作面支柱撑不住顶板而发生冒顶事故;(6)地质条件不好。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所破坏,形成破碎带,

4、或由于节理、层理发育,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冒顶事故。(7) 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由于事先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思想麻痹,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从而发生冒顶事故。3、初次放顶时冒顶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定合理的放顶步距;(2)初次放顶时,力争一次放顶成功,使直接顶完全冒落后,才能继续采矿;(3)加强支柱的稳定性。支柱要按要求支设,使支柱都能达到设计的初撑力和支护阻力,尽量加打木垛,在不能打木垛的密集支护区,加打木撑。(4)加强切顶线的支护强度和支护密度,保证在切顶线处切顶,同时防止冒落矸石窜入工作面推倒支柱;(5)如果强制放顶,

5、必须严格规定炮眼规格,装药量及放炮步骤,防止崩倒支柱,发生冒顶事故;(6)初次放顶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并且有技术人员现场指挥;(7)搞好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地质构造带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8)工作面人员,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一旦发现冒顶预兆,立即组织人员离开现场或迅速采取有效应急措施。二、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的冒顶事故特点、原因分析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1、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点直接顶初次放顶后,如果直接顶垮落不能填满采空区,形成地下空间,当工作面继续推进,老顶悬露面积越来越大,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加,支架受力猛增,出现顶板破碎、裂缝、片帮,最终导致

6、老顶由折断而垮落,在采空区深处产生闷雷声和剧烈的响动,顶板掉渣严重,并给工作面一个很大的压力,即老顶的初次来压。老顶初次垮落后,随工作面继续推进,老顶呈悬梁状态存在,当悬臂长度达到一定长度时,折断垮落。随工作面推进,这种垮落有规律,周期性地发生,称老顶的周期来压。2、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1)来压前,工作面压力较小,当使用增阻支柱时,支柱不牢,来压时极易失稳,造成切顶事故。(2)来压前,由于支护强度不够,造成直接顶与老顶离层,来压时,老顶对直接顶形成冲击引起推垮工作面事故;(3)工作面支护强度不够或刚性支护(如木支柱),老顶来压时,压垮工作面,造成事故;(4)来压前,支承压

7、力的集中,使老顶断裂线附近顶板破碎,当没有防止冒顶措施时,来压时易发生局部冒顶事故;(5)来压时造成煤壁大量片帮,当开采厚度较大时,片帮煤容易造成埋人、伤人事故。另外,片帮后造成空顶面积增大,易发生漏顶事故。3、老顶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时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1)老顶初次来压时,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掌握老顶出次来压步距。(2) 对某些特别坚硬顶板,采用沉孔爆破强迫放顶。(3) 加强矿井顶板管理的基础工作。根据顶板具体条件,认真编制合理的作业规程,严格作业规程的实施。(4)通过矿压观测,准确判断周期来压的时间和位置,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可做到有效地控制顶板。(5)做好来压前的支

8、护工作,保证一定的支护密度和支架稳定性。(6) 合理缩小控顶距,以利于工作面维护。(7)保证直接顶垮的质量。采空区冒落的矸石可以减轻老顶的来压强度。(8)加强正规循环,保持工作面推进速度。(9)加强安全、质量日常检查,及时发现现场的不安全隐患,并立即加以整改,达到超前预测预防的目的。(10)加强矿井地质工作。采掘工作面的顶板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因遇地质变化而未能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引起的,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对降低顶板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三、结束语矿山井巷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是矿山地下开采活动中常见事故之一,其事故发生率和人员死亡率一直很高。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在事故原因、顶板控制和事故防治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顶板管理防治理论是必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际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故发生率和人员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在顶板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 发展井下采矿工作面机械化、智能化理论技术。2、 提高监测水平,及时预报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3、 提高勘探技术,全面了解地层地质情况。参考文献1.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分析 - 中州煤炭 - 李凝2.安全生产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作者个人信息姓名:班文健单位:贵州省地矿局 104 地质大队地址:贵州省都匀市蟒山路 5 号邮编:5580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