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4182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研究的过程(教院讲稿)(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数学教例研究小学数学教例研究一什么是教例?一什么是教例?(一)教例的涵义?(一)教例的涵义? 1案例最早是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界教学领域,用来教授业务实践的重要思想、案例最早是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界教学领域,用来教授业务实践的重要思想、 技能及内在原理,在教育领域中运用较晚。教例是个案的一种,也就是案例。教例是受病技能及内在原理,在教育领域中运用较晚。教例是个案的一种,也就是案例。教例是受病 例、战例、案例的启发而提出来的。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例、战例、案例的启发而提出来的。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 事例。事例。 2那怎样的教育事例

2、能成教例,怎样教例才有研究的价值呢?那怎样的教育事例能成教例,怎样教例才有研究的价值呢? 能展示和反映一个现实的教学事例。能展示和反映一个现实的教学事例。 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的事例。能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思想,蕴含一定的理念的事例。 3怎样的教例才是好的教例、有特色的教例呢?怎样的教例才是好的教例、有特色的教例呢? 一个好教例应是典型教学情节的生动再现,并有明确的一个中心主题和观点。一个好教例应是典型教学情节的生动再现,并有明确的一个中心主题和观点。 一个好教例应是及时的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反应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的。一个好教例应是及时的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3、,反应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的。 一个好教例应有适度的引述材料,有极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一个好教例应有适度的引述材料,有极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一个好教例要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一个好教例要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教例的作用(二)教例的作用 1 教例写作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的空间。教例写作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的空间。 2 可以促使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明确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可以促使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明确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促进专业发展。促进专业发展。 3 为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与

4、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共同进为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共同进 步与发展。步与发展。 (三)教例的形式(三)教例的形式 1 一种是描述性的记录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事件,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一种是描述性的记录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事件,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 如:如:在游戏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 2 一种是在教例中包含教案或教学过程的全部或片段,按作者的需要说明某一主题,一种是在教例中包含教案或教学过程的全部或片段,按作者的需要说明某一主题, 表达某一思想,体现某一方法。表达某一思想,体现某一方法。 如:如: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自动求知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自动求知

5、 “20 以内进位加法以内进位加法” 二教例研究二教例研究 (一)教例研究的特点(一)教例研究的特点 教师分析教学现象,研究教学事实和教学规律的过程就是教例研究的过程,它有效地 体现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以小见大:通过个别教育现象,引发出普遍意义。 思想技术:实际联系理论,它能够将教育教学问题的探讨,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情境中, 落实到具体教学者身上,而不流于形式。 归纳创新:回归到对教育基本层面的探讨才能展现其价值。 因此,教例研究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对教学实践中实施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二是对学习

6、个体学生的学情研究,如数学“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二)教例研究与行动研究(二)教例研究与行动研究 教例研究是行动研究的一种。 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更新。2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观察、反思、应用; (三)教例研究与问题研究(三)教例研究与问题研究 教例研究就是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与反思 (四)教例研究与校本教学研究(四)教例研究与校本教学研究 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把这种发自教师内心需求的以解决教 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加以制度化、合法化和合理化。 以校为本,从实际中来到实

7、际中去; 以师为本,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 实践驱动,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三教例的选择与描述三教例的选择与描述(一)教例的选择(一)教例的选择 1 反映现代教育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2 体现数学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3 反映教师教学观的教学事例。 4 一些未成功的课堂实例,或反映教师教学机智方面的事例。 (二)教例的描述(二)教例的描述 1 实录式:即录间或录像整理。优点:好写; 不足:没有足够背景材料,问题的 实质也是隐含在事实材料之中,理解分析存在一定难度。 2 条列式:即教例涉及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实施、反思等部分排列起

8、 来。优点:好理解掌握。不足:写作难度大一点。 共性要求共性要求: 过程详实; 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 效果描述要具体。如学生反映应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进度和难易度进 行描述等。四教例的学习与分析四教例的学习与分析 (一)教例学习流程(一)教例学习流程 1 教例准备。从杂志、网络等媒体上收集;也可是本人或身边同伴的教例。 2 教例的阅读。迅速浏览提示、标题、教例后提出的问题;再初步阅读教例的具体 内容并试着回答:谁?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如何?;最后精读,边读边记 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案例:我该怎么办? 下课了,教师欲起身向教室外走去,十多位小朋友追上去喊着:“老师,你 还没有教我们比

9、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呢?”你教我们吧!教我们吧!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老师上了节简单分数(同分母或同分子)大小比较的 公开课。课始,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分吃甘蔗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一根甘蔗两 人平均分每人吃到的多,还是三人平均分每人吃到的多?”引出分数的大小比较, 之后,通过折纸、剪圆片、画示意图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大胆猜想、反复验证、 实践交流与评价,总结出了分子相同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办法。然后, 让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3(1)看图(图略) ,比较分数的大小,2/4()3/4 (2)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 3/5()2/5;1/6()5/6; 5/8()3/8

10、反馈、交流中、老师问:“第二题没有图,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生甲说:“分母相同看分子。 ” 生乙说:“在脑子里画个图” 这时候生丙也站起来说:“要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那该怎么比较?” 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唰的一齐投向了老师,老师小声地对那位学生说: “等一会儿再说吧!”继续出示下一道练习题,练习完了之后又马上进入下一个 环节:反思小结。到了“小结”快要结束的时候,丙生再也忍不住了,霍地又一 次站起来说:“老师,你现在总可以教我们学习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 大小了吧!”可老师没有应答,而是出示了“提高题”:闯关练习。于是,就出 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3 教例反思,是教例讨论的基础。教例反思,

11、是教例讨论的基础。 在学习与反思有关教例时,可以运用以下这些问题来进行分析和反思。这里发生了 什么事?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或为什么会发生?这位教师对这件事有怎样的感受?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他这样想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你在这种情况 下,你的想法与感受会是怎样? 这位教师怎样处理(或计划怎样处理)这件事?他为什么会想要这样做?你同意 他的处理方式吗?为什么?如果你来处理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 这位教师在这件事中,用至了(或根据)哪些教育的观念,原理或理论?他对这 引起观念、原理或理念经的应用恰当吗?你还想到哪些观念、原理或理论,可以 帮一我们更有效地了解及处理这件事? 这件事可以看成是有

12、关什么问题或现象的一个教例?为什么? 你觉得这则教例中最值得探讨与反思地地方有哪些? 你跟这位教师所遭遇的事件或问题类似(或相反)的经验或见闻吗?事情的经过 如何?你是怎样处理的? 看完这则教例,还让你想到哪些其他个相关教育观念或问题?是什么地方引起你 这样的联想? 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关注学生的需要。 注重认知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教例分析与撰写(三)教例分析与撰写1教案分析教案分析 问题背景问题背景问题的解决或主题的呈现分析问题的解决或主题的呈现分析教学的实施情况教学的实施情况自我认识与反思自我认识与反思综上所述,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以记叙方式写成

13、教例,通综上所述,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以记叙方式写成教例,通 过与同事的讨论、研究、写成教例分析报告。过与同事的讨论、研究、写成教例分析报告。针工针工 2 2、教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教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 (1)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 (2)专题设计。专题设计。4(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 (4)总结与讨化。总结与讨化。 呈现形式:呈现形式:( (一一) )设计成一个课题设计成一个课题设计一种有效教学与评价的方法设计一种有效教学与评价的方法案例案例反思反思再实践再实践总结总结例如:例如:对自身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进行的研究对

14、自身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进行的研究.课题:如何提高落后学生的审题能力课题:如何提高落后学生的审题能力方法:面批与访谈方法:面批与访谈记录:记录成为一个案例记录:记录成为一个案例五案例赏析:五案例赏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小学数学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课例研究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 启发和取长补短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 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

15、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不同观念或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 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课的内容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100 以内不退位和退位) ”(是上海 “一期教材”三年级第一册)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老师的课。 “谁再来说一遍”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 100 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 ) 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春游你花了多少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 86、42、36、49、2

16、8) 。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 36 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回答:47,37) 。 师:到底是 47 还是 37?谁来说说理由? 生:是 37。因为 86 减 40 等于 46、46 减 9 等于 37,所以 86 减 49 等于 37。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5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 的巩固练习。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 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有的老师要要求学 生对 100 以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自动化的程度。这种注重计算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