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838135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利用“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大庆市林甸县第二中学大庆市林甸县第二中学 周彦伶周彦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推动新课程实施走向纵深的关键。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质疑能力。近年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逐步受到重视,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并以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实验表明:以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是较有成效的,发现学生提问的人数、次数

2、、所提质疑问题的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合教学实验,笔者提出了利用“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些思考,以期为实现数学新课程的目标提供实证经验和借鉴。质疑能力是指学生在原有知识的条件下,通过“为什么”(可否或假设)的提问,综合应用多种思维改变原有条件而产生的新知识的能力。它不单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更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潜能的方法手段。事实上,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各任课老师都有个明显的感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主动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少,虽然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在理念上广大老师都知道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广大

3、老师也确实在为之努力,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却不容乐观。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研究得比较多的是教师如何“问”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这就成为我们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而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我们现在使用的老式教育模式,遏制了学生这种思维能力,学生只能一味接受教师传授的有限的知识。而有的老师还把“听老师的话、按老师讲的去做,甚至背会某道题”这样的学生看成好学生。实际上,教师的这些做法、看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没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漫长繁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教师

4、的质疑牵着走的被动学习状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学案导学一般包括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 、学生自学教材 、讨论交流 、精讲释疑 、练习巩固五个过程。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

5、,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

6、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学会质疑。4.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

7、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例如,在八年级下数学底三章第一节分式的学案里,我这样设计了问题串,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新知探究了解分式的概念之后,我在学案中设置了这样的一串问题: 1.分数 , 有意义吗?05 02.类似地,分式成立有条件吗?有什么条件?aa 213.分式中 ,a 可取多少值?aa 214.当 a=1, a=2 时,分别求 的值?aa 215.当 a 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零?aa 21这样的问题设置是让学生体会分式的意义,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分式分式中的字母可

8、以表示使分式有意义的任何数;二是分式可与分数类比,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计算出分式的值,但对于分式什么条件下有意义,一下子掌握还有一定的难度, 只有这样,通过设疑,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通过与分数进行类比,才能理解的更深刻。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在学案中布置学生准备几条不同长度的铁丝,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得出上述性质。这样的设置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见解

9、、思路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探索,积极思考,得出结论,身感成功的喜悦。不管是什么课或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突出以提出问题、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师生合作交流,重视数学学习与知识建构,充分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这样才能保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数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例如在讲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时,我选用了下面这样一道题:一条抛物线y= =ax2 2+ +bx+ +c,经过点(0,0)、点(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 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在分析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若用三点式 y=

10、=ax2 2+ +bx+ +c,如何确定a、b、c的值;若用顶点式 y=(=(x- -h)+)+k,对称轴是什么?怎样确定顶点坐标;若用两根式 y= =a( (x- -x1 1)()(x- -x2 2) ),则x1 1 、x2 2是多少?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合作交流,学生掌握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我们在实践过程对新授课的教学,采用提问讨论归纳练习的教学程序,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

11、律性的结论。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对于复习课,采用质疑探究小结应用的教学程序,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 ,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理

12、科课程的教学,一般采用示范尝试评价作业的教学程序,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示范环节要求教师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尝试的环节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

13、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可见“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发现问题,就只能了解一些表面的简单的知识。久之,学生就成了“死知识”的复读机,不能探索和创新,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多考虑如何设计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且追究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从中提出有效的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