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2474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黄的功效与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黄的功效与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黄的功效与作用竹黄的功效与作用竹黄 ShiraiabambusicolaHenn.又名竹花、赤团子、竹赤团子等1 ,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生于竹杆上,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民间用于治疗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2 、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气管炎等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竹黄的药用价值比较重视,并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中分出 10 余种化学成分,已经鉴定的除常见的化合物如甘露醇、硬脂酸等外,还有菲蒽类衍生物,如竹红菌甲素、乙素和丙素等。这类新型的光敏性物质,经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显示了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为全面评价竹黄的药用价值,笔者就竹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

2、方面作一简要综述。1 化学成分竹黄中含有多种单体化合物,从福建仙游县出产的竹黄中,经醇提、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 10 种结晶,已鉴定了其中 4 种,分别为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eA,HA)、竹红菌乙素(HB)3,4和丙素5 ,还得到了头孢素和硬脂酸乙酯6 。2 药理学研究2.1 镇痛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对小鼠进行镇痛试验,热板法中,给药组 igHB100mg/kg,对照组 ig 消炎痛 10mg/kg,结果 HB 和消炎痛都有显著的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的作用(P0.01),且 HB 提高痛阈的作用强度明显优于消炎痛组。扭体法中,给药组 igHB100mg/kg,对

3、照组 ig 杜冷丁 10mg/kg。给药0.5h 后,每只小鼠均腹腔注射 0.7醋酸溶液 0.2mL,记录观察 12min 内的扭体次数。结果 HB 和杜冷丁均有极显著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的作用7 。上述试验表明 HB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2 抗炎作用: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试验。大鼠足跖肿胀法,给药组 igHB200mg/kg,对照组 ig 水杨酸钠 80mg/kg,于给药1h 后在大鼠左足跖处皮下注射新鲜的 10蛋清液 0.1mL 致炎,结果 HB 能显著地减轻大鼠足跖肿胀程度(P0.01)。小鼠鼠耳肿胀法中,给药组igHB100mg/kg,对照组 ig 水杨酸钠 20

4、0mg/kg,给药后 1h 于小鼠左耳处滴 2 滴二甲苯致炎,15min 后将小鼠处死,剪下每只小鼠的左右耳,用打孔机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两耳圆片,称重,结果 HB 组小鼠鼠耳肿胀程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上述试验表明 HB 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抗炎试验表明 HB 是竹黄中镇痛、抗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临床用于治疗胃气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及坐骨神经痛等症提供了药理基础8 ,也是民间用于治疗这些疾病有较好疗效的原因所在。2.3 抗菌作用:用纸片法对竹红菌中的 HA 进行了抑菌试验9 。结果证明 HA 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为 HA 为一种光动力学物质,所以,试验中必须有氧分子参加。

5、(艹)/(北)醌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在光照下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作为植物素抑制某些菌类的代谢,其作用机制与细胞类脂过氧化有关1012 。用纸片法研究了 HA 的光敏活性,结果表明:HA 对枯草杆菌显示光敏抑菌活性,抑菌作用的光谱较宽,可为多种光源所激活,其光敏活性与氧密切相关。HA 在不同波长下的光敏抑菌活性:波长 420510nm 时,抑菌强度为 2.0mm;波长 560nm 时,抑菌强度为 1.9mm;波长 600650nm 时,抑菌强度为 2.3mm。不同光源对光敏抑菌活性也有区别。2.4 抗肿瘤作用:类衍生物对生物体的光敏作用可引起细胞功能的改变、酶失活以及细胞死亡等。研

6、究 HA 在光照下对红细胞膜的光敏作用,发现该类化合物类似原卟啉的光敏化作用,能引起膜蛋白巯基含量减少、膜蛋白酶某些氨基酸残基含量下降、膜蛋白光聚集而形成交联、膜类脂过氧化等一系列光损伤变化13,14 。其机制可能是竹黄细菌色素在光的激发下与氧结合,在组织中发生剧烈的氧化而产生氧自由基(O2),对细胞膜产生光损伤,从而影响细胞的活动与功能,直到死亡,故细胞膜是 HA 光敏作用的一个靶部位15 。氧自由基是一类十分活泼的中间代谢产物,目前认为氧自由基是破坏肿瘤细胞的机制之一16 。实验证明,HA 对培养的人癌细胞和小鼠移植性实体肿瘤有显著的光动力治疗作用17 。在 HA 对肿瘤细胞光动力作用和体

7、内代谢的研究中,认为 HA 合并照光,可使肝癌细胞 DNA 断链,DNA 修复缓慢;对 HeLa 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18 。HA 以 25g/mL 浓度时,合并照光 10min,光照强度 105mW/cm2,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线粒体 ATP 酶和微粒体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线粒体和微粒体膜蛋白巯基含量显著减少19 。笔者20对 HB 进行了小鼠肝癌 H22 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小鼠 igHB150mg/kg,连续 7d,在光照下对鼠移植瘤株 H22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 34.041.6。2.5 毒副作用:小鼠 igHB 的 LD50 为 753.4mg/kg,说明该化

8、合物毒性较小。注射后小鼠 23min 内呈现静伏现象,活动减少,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有毒副作用。关于该化合物的长期毒性,作者正在研究中。3 临床应用我国首次报道的临床应用是从竹红菌 Hypocrellabambusae 中提取分离的HA,将其制成药膏,在光照下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和肥厚性瘢痕 62 例21,22 ,有效率分别为 97.12和 98.4。将 HA、HB 混合物制成喷雾剂局部喷雾治疗烧伤 35 例,治愈 33 例,总有效率为 94.3。对浅烧伤创面早期应用该喷雾剂具有成膜性快、透气性好、创面愈合快的优点,平均住院天数仅为 15.1d。用药后水肿反应轻,消退快,渗

9、出减少,外周无红肿和炎症反应,成痂后对创面呈现较好的保护作用。将 HA、HB 混合物配制成 10的植物油制剂,采用外涂药物结合光照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 124 例,有效率为 100。苝醌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光敏药物,在临床上治疗烧伤、皮肤病以及癌症等,已经显示出它的药用价值,继续深入地研究,如进行结构改造,增强其药理效应,将对该药的开发显示广阔的前景。竹黄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珍贵真菌。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性质,并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食用色素前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竹黄;竹红菌素前言竹黄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寄生性药用真菌,通常寄生在竹的幼茎、细嫩杆、枝上,是竹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

10、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地。它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定惊、舒筋活络、祛痛散淤等功效,民间多用竹黄浸酒,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及虚寒胃痛、小儿惊风、急性肝炎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竹黄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竹黄独特的生理生化性质在医药、食品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全面评价竹黄的药用价值以及在食品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笔者就竹黄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性质以及作为一种新型的食用色素前体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1 生物学特性竹黄又名竹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茧、赤团子、竹

11、赤团子、竹赤斑菌、竹参、竹三七、血三七等,属于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核菌纲、肉座菌目、肉座菌科、竹黄属真菌。外观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兰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药用部分为其子座,子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基部凹陷,初为肉质、白色,表面平滑,后变为软木质、木栓质,质地松软龟裂,粉红色,呈不规则瘤状、块茎状等,表面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灰色斑点。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味甘有凉感,舔之粘舌。子实体大小 1.5312cm,子囊壳呈亚球形或椭圆形,埋于子座的边缘,直径480580m。子囊长圆桶形,2803402225m,呈侧线状分布。子囊孢子通常为 6 个,偶有

12、8 个,梭形或纺锤形,两端略尖锐,呈壁砖状纵横分隔,无色或近至无色,成堆时呈柿黄色,48601316m。分生孢子器形成在同一子座内侧,分生孢子生于菌丝短柄上,形状近似子囊孢子,蚕蛹状,略大,壁砖状分隔,无色或淡褐色,分生孢子梗短,成熟后分生孢子常脱落。竹黄地理分布较为狭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国外仅见分布于日本的记载。竹黄多生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中,它的主要寄主为箭竹属(FargesiaFranch)和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植物,短穗竹(B.densiflorum)及其变种毛环短穗竹(var.villosum)是其最重要

13、的寄主,其寄生率最高,产量最大。最近赖广辉等又发现了它的另一种重要的新寄生植物白纹短穗竹(B.albostriatum)。竹黄在山凹洼地或阴坡湿润阴凉生境竹林中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生境竹林,在纯林中的寄生率高于混交林中的寄生率。竹黄孢子的发生和传播与气温、降水、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研究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2025,每年 56 月,雨水充沛、气温适宜,为竹黄适宜的生长发育期,在 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其孢子大量发生,此时为竹黄的最佳采收期。竹黄子座成熟后子囊孔向外开放,释放出大量的子囊孢子,在子座啄形突起上形成一层粉色附属物,以后子座掉落地面腐烂或被虫蛀食。2 化学成分化学分析表

14、明,竹黄中含有多种单体化合物。王景祥等人从福建仙游县出产的竹黄中,经醇提、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技术,分离鉴定了 4 种晶体,分别是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eA,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eB,HB)。胡晓等人以四川峨眉山出产的野生竹黄为原料,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溶媒浸提,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分离,分离鉴定出 5 种单体化合物,分别是竹红菌甲素、乙素、六孢素、硬脂酸乙酯和硬脂酸。Kishi 等人采用甲醇浸提、柱层析、制备性薄层析分离等技术成功地从野生竹黄中分离出了丙素。在竹黄的众多活性成分中,竹红菌素的应用前景最为引人瞩目。它是竹黄的主要有效成分

15、之一,也是竹黄中红色色素部分,是多种芘醌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它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醚,部分溶于乙醇、甲醇,微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醇溶液显红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樱红色荧光,在碱溶液中颜色由红变绿。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光敏色素,竹红菌素在医药和食品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3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竹黄的药用价值源来已久,早在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就有如下记载:“竹黄、又名天竺黄,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风、去诸风热、镇心明目、滋养五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竹黄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以及毒副作用等方面。在 1980 年左右,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科学工作者

16、们就将竹红菌素用于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疤痕疙瘩(肥厚性瘢痕)的治疗,进而推广到光疗皮肤淀粉样变苔癣、牛皮癣、头癣等皮肤病。而后协和医院皮肤科又成功地将之用于光疗色素缺乏型皮肤白癜疯的治疗。朱丽青等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对小鼠进行镇痛实验,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结果均表明竹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竹红菌素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的功效。这为临床用于治疗胃气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提供了药理基础,这也是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类似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所在。竹红菌素作为一种光动力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万象义等用纸片法对竹红菌甲素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竹红菌素在光照下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不同光源、不同光照强度对其抑菌强度均有影响。松枝澄等则认为竹黄的一些活性成分(竹红菌素)可以作为植物素抑制某些菌类的代谢,其中机理可能与细胞类脂过氧化机制有关。而作为一种分布于自然界生物中的光敏色素,竹红菌素还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