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2461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 负迁移 现象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研究课题方案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康倩一、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迁移迁移:迁移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乃至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按其效果来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也称干扰,是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的干扰或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的问题时受到已有知识的负面影响。产生负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产生负迁移的主要因素有: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的存在和影响;

2、3、学习的心向与思维定势。促进迁移的教学原则:促进迁移的教学原则: 1、精选教材 ;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二、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 1、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研究概况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迁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比如:(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人物 :奥苏贝尔 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在顺向迁移中,迁移是通过认知结构这一中介变量起作用的,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

3、任务的知识体系。(2)迁移的产生式理论人物 :安德森 观点 :迁移的产生是由于先前学习和源问题解决中个体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2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如果两个情景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两个情景有产生式的交叉、重叠,就产生迁移,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此外,知识编辑对产生式的获得与迁移有直接影响。(3)共同要素说人物:桑代克、吴伟士 观点: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所谓的“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然而教育心理学家主要是基于理论层面的研究,我们要做的是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工

4、作中。知识的“负迁移”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应对“负迁移”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 2、研究的价值、研究的价值众所周知,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不能摆脱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出现的很多错例都是由于受到已有知识的负面影响,也就是由知识的“负迁移”现象所引起的。特别是班级中等生及后进生,他们对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解得不够透彻,或者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已经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只是死记硬背,既记不清,又记不牢,以至于对相似的概念容易发生混淆,这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

5、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对“负迁移”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呢?这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所以我们把研究课题定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研究” 。一方面通过分析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思考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尽可能地避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一)研究目标(一)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信息加工原理为依据,广泛收集小学数学教学中由“负迁移”现象引起的典型错例。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指导

6、,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3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研究内容(二)研究内容1、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认知心理学,了解“负迁移”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原因。2、广泛收集学生中由“负迁移”现象引起的典型错例,并加以整理、分析。3、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索有效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负迁移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教学效率。(三)研究重点研究重点1、分析典型错例,了解“负迁移”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原因。2、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有效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四、研究的思路、过

7、程与方法(一)研究思路(一)研究思路深入学习认知心理学及有关学习迁移的理论,广泛收集学生中由“负迁移”现象引起的典型错例,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践验证,通过不断反思,探索出有效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研究过程(二)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时间预期为两年半。准备阶段:(2008 年 5 月2008 年 12 月) ,制定研究课题,完成申报工作,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思路,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实施阶段:(2009 年 3 月2010 年 2 月) ,结合教学实践,收集典型错例,深入研讨,不断反思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阶段:(2010 年 3 月2010 年 12

8、 月) ,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发表论文。(三)(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2、教育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记录、反思总结。3、案例分析法:搜集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比较。4、调查研究法: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5、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4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一)主要观点:(一)主要观点:1、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是迁移现象发生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如果刺激相似,反应也相同或相似,则容易产生正迁移;如果刺激相同或相似,而反应不同或相反,则容易产生负迁移。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将同类

9、或类似的内容安排在一起,以便利用迁移的规律来使学习得到简化。2、由知识的“负迁移”所造成的典型错例在教学中比较常见,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比如:帮助学生通过对相似数学材料的比较和分析,理解新知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有效地排除不必要的干扰。3、 “负迁移”现象多发生在班级中等生和后进生身上,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加强个别辅导,教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进而有效地产生知识迁移运动。(二)创新之处:(二)创新之处:本课题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学习迁移的理论,去探索和研究有效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具

10、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精神。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关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等理论的学习,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将探索出的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策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六、预期研究成果六、预期研究成果1、学生错例集锦。2、调查问卷与分析。3、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研究” 阶段性研究报告与论文。4、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负迁移现象的研究” 结题报告。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我们的课题组核心成员均是学校骨干教师,他们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一线教学,5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且平时注重理论学习,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是课题研究的强大生力军。2、我们围绕本课题已展开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搜集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设计调查问卷,深入班级调研,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3、我们学校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是一所省实验小学,办学条件优越,各项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齐全,能为课题研究提供所需的一切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