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2823672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同行怎样教语文(语言)以方博士的语言教育课堂为例探讨过美国的语言课程标准,了解了美国语言课标教材内容结构的基本特点,再来与同行们一起,走进方博士的语言教育课堂,进一步了解美国语言课堂的基本特点,看看美国语言学科教师是怎样进行教学的。之所以选择方帆博士的课堂作为例子,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看中方博士特殊的身份。方博士是美国教师协会、加州双语教育者协会、美国心理治疗师协会以及大学教师协会会员,曾经担任过加州教育厅中小学生指定阅读书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旧金山校区中国语文课程大纲委员会委员和旧金山校区中国语文课程整合委员会负责人(这里想再次强调:这里的“中国语文课程”,其实质是“汉语课

2、程”,概念运用其实随着我们的汉语入乡随俗了)。曾经在旧金山市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旧金山大学任教,现任教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公立林肯高中。如果在中国,可以称得上再典型不过的专家型语文教师了,他的课似乎更能说明问题。二是考虑方博士在中国语文界的影响。方博士的课堂不仅在网络上得到了中国语文同行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国内众多语文权威媒体的关注,而且,国内权威教育主管部门(比如教育部、北师大等)组织课程专家考察美国教育时都曾专门听过他的课,对方博士教学师生课堂上的表现,个个赞不绝口,甚至发出“语文课还可以这样教”的感慨。三是考虑笔者自己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笔者农村教师一个,英文字母认不得几个,更不

3、要说掌握来自美国的一手资料了。所幸能够通过网络结识并与方博士通力合作,自 2004 年底开始,在 K12 语文论坛推介过一种为我们称之为“形式训练”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其实质也便是方博士正在使用的也可以说是美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这次活动推介效果虽然不怎么理想,不过网络影响比较大,我们初步的研究成果也曾得到了诸如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上海语文学习等权威语文教学杂志的关注。更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方博士,笔者掌握了更加丰富更加鲜活的一手资料。这里选用的课例,大都就是首先为推介活动服务的,针对性非常强,来龙去脉笔者非常熟悉,把握起来自然也便容易多了。【案例呈现】阅读教学案例一次,为了讨

4、论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一位网友上传了一个自己与同事的集体备课案例,方博士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有趣。我正在教孔乙己。第一个课时我们用来探讨究竟中国的科举是怎么一回事。大家算了一下,假如顺利的话,从童生的第一场考试一直到殿试,最少要经过多少年。于是有学生发现从前读过的有人十二岁当状元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然后我讲了我的太祖父的口述历史,他当了秀才以后就有“学谷”收,虽然不富裕,但是至少生活不用愁了。然后我也把一位现在居住在夏威夷的 105 岁的来自国内的退休老教师的口述历史告诉全班。这位老人在 1927 年开始当高中数学老师,每月的工资是 200 多个银元。他告诉我们一个银元等于多少“文”钱,还告诉了我们

5、当时在广州 200 多银元可以买一栋 3 层的小洋房。一桌大酒席(有鲍参翅肚和熊掌吃那种)才要 1 个多银元。让我们对孔乙己那个时代多少“文”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第二个课时我们找主题:通过哪几个小故事来表现主题?为什么要用这些小故事?用别的故事可以不可以?顺带着我们回顾了一下作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学生发现了酒店里面的人嘲笑孔乙己的场面,跟鲁迅看到的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看杀中国人的场面惊人相似。第三个课时我们找人物塑造的方法:外貌?言语?动作?心理活动?在不同的人物中是怎么样塑造的,跟主题怎么扯上关系的?顺带着我们把生字词扫一遍。第四个课时我准备把我到绍兴的时候拍的录像制作的 DVD 给学

6、生放一遍,让学生有点感性认识。然后,我们就要开始评论这篇小说的写作手法了。作文教学案例第一课时:我对全班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训练今年中国大陆“圣陶杯”作文比赛高中组的比赛作文,题目跟往年一样是两个:分寸和沟通,要求也是一样的。奖励嘛,大家也都知道了,谁拿了一、二、三等奖,这门课就是 A 了。这节课我们该做什么,大家知道吗?“脑力激荡!”这个班的学生有差不多一半人去年读过我教的中国语文课,对于作文的步骤非常清楚。我给十分钟全班,大家随便聊,看看这两个题目可以写什么。十分钟到了以后,我问:“谁愿意出来当记录员?”照例是字写得又快又好看的 Stephanie 举手。我让她把黑板分成两部分,一边写上“分

7、寸”,另外一边写上“沟通”,然后让大家自由举手发言:看到题目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四十个学生,几乎每一个人都说了点东西。例如沟通的重要性;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国家之间的沟通;一个关于沟通的科幻小说;交女朋友的分寸;学生学习上的分寸;分寸究竟是什么。Stephanie 不停地记录,很快,一块黑板就写满了。我让大家把“脑力激荡”的结果都抄在笔记本上。大家的发言告一段落以后,我给十分钟的时间让全班随意讨论一下,刚才一看到题目马上想到的东西,有哪些是“有前途”的,也就是有潜在的意义可以深入讨论,成为一篇作文的。把有前途的脑力激荡记录圈起来,看看可以如何写。最后,我们复习了一下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要求。小说、

8、童话、寓言这类的东西都可以归到记叙文这个范畴里面;散文和真正的议论文归到议论文这个范畴里面。比赛的作文最好不要写成诗歌、剧本或者说明文、应用文。本节的功课就是回家决定: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中心思想是什么?第二课时:首先是让全班每一个人都口头报告一下昨天晚上的作业:我选写哪个题目?我要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中心是什么?每一个同学都准备记录别人的口头报告,假如发现有好的论点,好的故事情节,好的例子,马上记录下来,看看能不能实行“拿来主义”,放出眼光,拿来给自己的作文用。全班四十个同学,有两三个已经忍不住写了初稿出来了,也有五六个人什么都没有写。不到二十分钟,大家就已经报告完了。究竟怎么样的作文才是

9、好作文?我们先来看看记叙文怎么写。我先给大家发了一张“高级记叙文检查表”。这张表是这样的:(一) 总体印象:(每项三分为满分)分数 检查内容 评价题目跟内容有关吗?所有的对话都另外开一段吗?全文至少分三大部分或三段吗?开头是怎么样的?吸引人吗?理由?文章有主题吗?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一个什么故事写出了一个什么道理?文章是不是只说了一个故事?文章有没有写成了流水帐?文章是不是使用了很多“概括性写作”?文章的结尾有没有回应主题?是如何回应的?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用其他人称可以吗?为什么?(二)具体内容(每项三分为满分):分数 检查内容 评价- 故事的矛盾是什么?正面人物是谁?身份是什么?反面人物或者

10、反面势力是什么?矛盾是如何开始的?矛盾是如何组织的?故事使用了伏笔没有?是什么?矛盾的高潮是什么?有没有跟主题或者矛盾相衬的人物性格、行为描写?举例?有没有跟主题或者矛盾相衬的人物外貌描写?举例?故事使用的语言是否生动吸引人?举例说明?矛盾的最后解决是否跟主题或者题目有关?为什么?- 跟学生解释了每一项是什么以后,我给了学生一篇记叙文,让他们使用这个表来检查、评估一下,究竟这篇记叙文好处和不足的地方在哪里:例文(略)学生们用这节课剩下来的时间给这篇文章,对照检查表的每一项,写评估意见。“什么叫做概括性的描写?”一个学生问。“谁可以解释一下?”“概括性的描写就是直接说出来。比如说,他很自私。或者

11、她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女孩子。在记叙文的写作里面,假如能尽量避免概括性的描写,用类似电影镜头那样的描绘法,就能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概括性的描写通常很闷的。”“假如不用概括性描写,我就会写:她一进来,所有的眼睛都直了,所有男生的鼻血都流出来了,口水也在狂流不止”懂的学生马上发表意见。这节课的作业就是写初稿。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模式与第二课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高级记叙文检查表”变成了“定义性议论文评分表”。考虑文字篇幅,略去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第四课时: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让“每一个同学再次得到一份空白的记叙文评分表和议论文评分表”,自选同伴,依据两份“检查表”(亦即“评分表

12、”),评估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再评估学生的所有作品。学生这一次作文的最终得分,是由教师评估赋分减去学生自我评估赋分与教师赋分间差距而得出的。比如,教师赋分 90,学生自我赋分 95,作文最终得分就是 90-|90-95|=85;教师赋分 90,学生自我赋分 85,则 90-|90-85|=85。【初步印象】这里所谓的“初步印象”,是想与大家一道,用我们中国一般语文教师的眼光来关照方博士的汉语教育课堂。看到笔者前面几篇文字一再强调美国语言教育课堂专心致志进行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不少同行可能立刻想起了我们“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时代的语文教学课堂,想象中的美国语言教育课堂一定是单调而

13、沉闷的,因而心存疑虑。走进方博士的语言教育课堂,或许立刻就能发现其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而彻底改变印象,打消疑虑。两个案例,没有教师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的煽情鼓动,没有教学师生你来我往花样翻新的“对话”表演,没有美不胜收或赏心或悦目的多媒体音像包装,没有因为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东拉西扯苦口婆心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整个课堂朴实无华,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人家教学师生们是在专心致志从事语言教育。这在时髦思想时髦理念满天飞语文教学课堂不断花样翻新的中国语文界,反倒容易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与国内主流的语文教学课堂相比较,观察分析一下教学流程,方博士的两个课堂教学案例似乎至少还可以为我们留下下面几

14、个鲜明印象:目标集中,教学任务高度明确。两个案例都包括四个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高度集中,教学任务高度明确。阅读教学案例中,第一课时介绍课文故事的相关背景,消除学生阅读的时代隔阂,为后面实质性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第二课时立足“主题”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三课时师生共同致力于“人物塑造”原则与方法的探询;第四课时师生评论小说写作方法。作文教学案例也是这样:第一课时通过“脑力激荡”开发学生相关经验,让学生们作文时能够有话可说;第二课时教学“高级记叙文”的写作;第三课时教学“定义性议论文”的写作;第四课时进行作文教学评价。思路明晰,课堂操作严谨规范。先看阅读教学案例,第一课时消除课文

15、阅读的时代隔阂之后,后三个课时的“阅读”明显是在沿着“总-分-总”的路线在走,并且,明显带着逐步深入的意向。而自身结构略微复杂点的第三课时,则是先寻找相应的人物塑造方法,然后分析其具体情形下的运用情况,最后探询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也便是探询“作者为何会这样运用”)。作文教学案例就更明显了。整个过程是“开发交流相关已有经验-教学两种文体的作文写作-本次作文教学效果评价”。第一课时看起来比较随意,可实际上,其中也明显存在着“沟通交流相关经验-讨论选择有用经验-复习明确文体写作基本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文体”几个环节。第二、第三课时就更不用说了:教师下发“检查表”-教师解释“检查表”-下发“例子

16、”文章并让学生运用“检查表”中的知识予以评估-运用“检查表”中的知识写出作文初稿。那么,这些教学环节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抑或说,颠倒一下其顺序的先后会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回答过现在这样一个问题,我想,也便不难体会到方博士课堂教学态度的严谨性与课堂操作的规范性。精雕细凿,细节处理别具匠心。最明显的是作文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作文赋分结果与学生自评水平挂钩。另外如阅读教学课堂上的“导语”。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导语”一般都是些作者生平介绍、作品背景介绍、作品特色与地位介绍、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情节或奇人异事、名人名言的介绍,等等,设置目的大体不外乎在传授相关常识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表面上看,方博士这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