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2323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用老实人,也用不老实人人确实可以分成老实人和不老实人,而且在做人上,老实人确实更让人放心,人们在感情上也更容易接受老实人。但是,老实人并非十全十美,不老实人也并不一定是奸人和坏人。一般情况下,老实人和不老实人只是为人处事风格的不同和个性上有差异,尽管在道德品质上会有一些优劣之别,但不能作为政治上取舍评判的标准。用人不能简单地以老实或不老实画线,关键是要因才使用、各尽其长、各得其所。汉高祖和汉文帝都是历史上以雄才大略和辉煌功业彪炳于世的,他们对老实人和不老实人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或许对我们有着有益的启示。绛侯周勃可谓典型的老实人,质朴刚强、老实忠厚,也不喜欢高谈阔论、繁文缛节

2、,每次会见儒生和游说之士都是直来直去地要求他们:“有事快说吧!”刘邦对周勃的任用可谓适得其长。任之为将,使周勃得以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对他也知之甚深、任之甚重、信之甚笃。临终之时,高祖特别托付后事,后来的事实证明,刘邦确实有先见之明。吕后去世时,周勃凭借在军中和朝中的崇高威望,成功地诛灭了吕氏家族,拥立了汉文帝。可以说,刘邦对周勃的知人善任,既借之开创了自己的帝业、又巩固了刘氏家天下的地位。对此,司马迁也觉得很奇妙:“周勃作为平民时,是个比较浅陋拙朴的人,才能也很庸常。等到跟随汉高祖后,居然能出将入相,平定天下、匡扶国乱,即使历史上商朝的贤相伊尹、西周的贤相周公也不一定能超

3、过他!实在很奇怪啊!”可见,领导善用人无异于点石成金、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汉文帝对周勃的驾驭和任用也堪称得当。迎立之初,周勃也曾想邀功,跪着奉上天子符玺,本想讨个大彩头,不料文帝婉谢说:“等到了我的代王官邸再说。 ”淡淡的一句话,浇灭了周勃邀功取宠的热望,维护了皇帝至公无私的风范、至高无上的地位,也震慑了功臣可能居功自傲、尾大不掉的心理。过了不久,有人劝周勃说谨防功高震主,有盈满之患,就托病请求辞去宰相之职,让右丞相位于陈平,文帝应允,后来文帝又婉劝周勃回到封地。文帝十一年周勃在封地去世,谥号武侯,也算得到善终。相对于周勃而言,陈平可谓一个典型的不老实人。喜好读书和交游。为了筹集交游资金,

4、他不顾当时的风俗,毅然与一个嫁了5 次而夫婿都死的“克夫”的富家女子结婚。他先投奔魏王,见其不能成气候,又投奔楚霸王项羽,见他不是一个成就帝业的人,就又投奔刘邦。然而,高祖刘邦可谓对其识之透、用之准。尽管刘邦知道陈平的品质确实不够端正,但他知道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实力和诈谋更是决定胜负的直接因素,陈平智虑百端,尤其长于诡谲之计,无人能比。于大事上,只要他忠于自己,别人指摘的那些问题都是可以容忍的。因而对陈平非常倚重,言听计从,陈平也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但是,刘邦对陈平的任用也是有分寸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多用于对外,其品质不好的部分恰恰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

5、作用;对己则要充分“消毒” 、 “解毒” ,确保安全;多用其计,少用其力;多予资财,轻赋实权。例如,采纳陈平提出的反间计,给他提供四万斤的黄金,刘邦“任其所为,不问其出入” 。而刘邦在临终之时,吕后问及萧曹之后谁可为相,刘邦说:“王陵可。然陵少戆直,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 ”王陵是一个比周勃更忠直无二的老实人,陈平尽管才能比王陵强,但刘邦却让陈平给王陵当助手,明确表示陈平不能独任,可见在事关皇统存续和国家安危的根本问题上,刘邦对不老实的人还是心存疑忌的,这也显示出不老实人的缺陷和消极影响,而老实人的价值则得到凸显。而汉文帝对陈平则显得十分垂青,对周勃则显得有些刻薄。除了陈平确有治国理政之长外,周勃在军中的威望高,汉文帝自然对他不能不心存忌惮。扬陈平抑周勃就成为一个权力制衡的合乎逻辑的选择。再说,陈平作为一个文臣,尽管智谋很高,但取舍在我,容易驾驭,因而汉文帝似乎对陈平更加信任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老实人和不老实人的优劣长短、如何使用,见仁见智,是个常论常新的话题。汉高祖和汉文帝对周勃和陈平的使用策略和效果,仍值得我们今天仔细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