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0015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本(2008-2015 年) 来源 : 矿管处 发布日期: 2011-11-18 第一章 总 则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部、省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在总结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编制合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下简称规划)。

2、规划以 2007 年为基期,规划期为 20082015 年、20162020 年为展望期。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适用于我市行政区范围。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合肥市总面积 7047.01 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 5.1%;2007 年全市总人口478.90 万人。合肥市辖蜀山、庐阳、包河、瑶海四区和长丰、肥西、肥东三县,合计 57 个乡镇,1546 个行政村(含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一)20012007 年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合肥市“十五”期间,GDP 年均增长 16.5%,综合

3、实力位居全国城市百强由 2000 年的 39 位上升为 31位。2005 年 GDP 达 878.41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8960 元,比 2000 年翻一番多。实现财政收入 130.88 亿元,年均增长 2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684 元,年均增长 12.5%;农民人均纯收入 3207 元,年均增长 11%。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24.6 亿元,是“九五”的 2.9 倍。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例由 9.1:43.6:47.3 调整为 6.2:44.8:49。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协调。2007 年 GDP 达 133

4、4.61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215.19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342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486 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48.8:45.2;实现工业总产值 1493.1357 亿元。(二)首轮矿产规划实施评估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期间,我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矿业开发增长速度较快,地质勘查项目投资力度加大,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强劲,基本实现了规划目标提出的各项任务。1、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依据合肥经济社会建设需求,积极推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等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深入开展铁矿资源及新能源地热的勘查,初步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制运行、协调发展,全面

5、完成了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首轮规划实施期间,地质调查、勘查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截止 2007 年底,累计完成投资达 3400 万元。其中,完成地质灾害区划、江淮分水岭农业地质等 5 个公益性调查项目,投资额约 2550 万元;完成地热等 5 个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投资额约 850 万元。地质环境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覆盖全市,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已初步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省、市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任务基本完成。规划实施期间,筹措资金近 856 万元,搬迁 25 户农户及 1 所小学校,治理滑坡 5 处、不稳定斜坡 1 处、崩塌 2 处。2、

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05 年年产矿石总量 1383.1 万吨,年采矿业总产值 44513.41 万元;年利润总额 1610 万元。20012005 年矿石量年均增长约 34%,采矿业产值年均增长 21.57%,矿业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市采矿业从业人数 1.5 万人,人均产值 28040元。2005 年全市采矿业利润出现较大的增长,与我市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协调一致。3、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取得成效首轮规划的实施,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力度增强。采矿权市场基本形成,全市近 400 宗采矿权全部完成从无偿使用到有偿延续。规划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对不符合规划的采矿

7、权,一律不准设立;对规划禁采区内的矿山企业逐步进行关闭,引导矿山企业向规划开采区集聚。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矿山企业持证率达 98%,矿山企业总数由原来426 家减少为 388 家,下降幅度达 9%。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限制砖瓦用粘土实心砖生产,市辖区内砖瓦企业已全面禁实,近 1/3 企业已转产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矿政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4、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轮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还没有全面完成。一是矿山结构调整成效不够明显,特别

8、是砖瓦用粘土矿山和建筑石料矿山的布局还不尽合理,一矿多开、大矿少小矿多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部分矿山企业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标准,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矿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限制开采的砖瓦用粘土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005 年砖瓦用粘土矿产品开采量达到 824.12 万吨,比计划的 275.80 万吨增长了近 2 倍;三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破坏土地和环境的现象没有得到完全遏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没有实现规划制定的预期目标;四是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体系不尽完善,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概况截至 2

9、007 年底,合肥市己发现各类矿产 13 种,矿产地 394 处。其中能源矿产 1 种,金属矿产 1 种,非金属矿产 10 种,水气矿产 1 种。其中大型矿床 1 处,中型矿床 3 处,小型矿床 38 处,其余为小矿及零星资源。1、矿产概况(1)砖瓦用粘土 矿产地 275 处,查明资源储量 9218.44 万吨。其中小型矿产地 15 处,其余皆为小矿或零星资源。(2)建筑石料用灰岩 矿产地 40 处,分布于肥东县境内。均为小矿和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1856.18 万立方米。(3)建筑石料用花岗岩 矿产地 15 处,分布于肥东县境内。其中中型矿床 1 处,其余为小矿和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10、2712.04 万立方米。(4)建筑石料用砂岩 矿产地 13 处,主要分布在肥西县境内。均为小矿和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594.15 万立方米。(5)建筑石料用白云岩 矿产地 8 处,分布在肥东县境内。均为小矿和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192 万立方米。(6)冶金用白云岩 小型矿产地 1 处,共生矿产地 1 处,分布于肥东县境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818.1 万吨。(7)建筑石料用安山岩 矿产地 4 处,分布在肥东县境内。均为小矿和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122.4 万立方米。(8)磷矿 矿产地 4 处,其中中型矿床 2 处,小型矿床 1 处,小矿 1 处,共生矿产地 1 处,分布在肥东县境

11、内,查明资源储量 2218 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 25.90%,储量位居全省第二。(9)铁矿 矿产地 6 处,分布于肥东县境内。均为小矿和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247.17 万吨。(10)铸型用砂 矿产地 3 处,其中大型 1 处,小型 2 处,查明资源储量 3459.35 万吨。其中桥头集铸型用砂矿为大型矿床。(11)建筑用砂 矿产地 6 处,均为零星资源,查明资源储量 117.21 万立方米,分布在肥东县境内。(12)矿泉水 小型矿产地 17 处,水质类型为 SrH2SiO3 类甜味矿泉水。主要分布于合肥市区和肥西县境内。矿泉水开采资源量 2512 立方米/日。(13)地热水 矿产地 2

12、 处,开采资源量 744 立方米/日。区内地热资源找矿前景较好,个别井点水温可达 31以上。(14)地下水 我市浅层地下水主要包括孔隙水和裂隙水,天然资源量 2771.75 万立方米/年,开采资源量 2670.45 万立方米/年。2、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中型矿床少;小型及以下矿产地多,占矿产地总数的 99.24%。(2)矿产以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石料为主,矿产地 355 处,占矿产地总数的 90.1%。其中,砖瓦用粘土矿产地 275 处,占矿产地总数 69.8%;各类建筑用石料矿产地 80 处,占矿产地总数 20.3%。(3)我市特色矿产资源为磷矿和矿泉水。

13、磷矿资源储量位居全省第二,均为低品位磷。矿泉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埋藏浅、水质好的特点。(4)我市有色金属、煤、石油、水泥用灰岩等严重缺乏,目前尚未发现具工业价值矿床。但是,合肥盆地的油气资源以及肥东县郯庐断裂带内的多金属资源等具有潜在的勘查前景。(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程度 1、地质调查评价程度安徽省 1:50 万环境地质调查、安徽省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覆盖全市。1:20 万合肥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20 万合肥幅区域地质调查、1:20 万合肥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等覆盖全市。完成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 7 幅,面积 2999.9 平方千米,约占全市面积的 4.26%。完成了江淮分水岭农

14、业地质调查和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调查项目。合肥市 1:5 万城市地质调查正在进行中。2、地质矿产勘查程度截至 2007 年底,我市已发现矿产地 394 处,各类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依据勘探、详查、普查、预查四级分类,其中达到勘探程度的矿产地 2 处,详查程度的 2 处,普查程度的 26 处,预查 364 处,勘探与详查矿产地约占 1.02%,普查及预查矿产地约占 98.98%。(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07 年我市矿山企业 371 家,其中国有矿山企业 5 家,集体企业 153 家,私营企业 179 家,股份公司企业 34 家。年产矿石量 968.29 万吨,年产值 44646.23

15、 万元,采矿业从业人数为 14603 人,年利润 1423.4 万元,人均产值 30573 元。20052007年矿石量年均负增长 16.35%;产值年均增长 0.15%;利润年均减少 6%。采矿业产值及与其相关的矿产品加工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总产值427.7661 亿元,约占我市工业总产值的 28.65%。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2 种,矿山 371 家,其中中型矿山 3 家,其余为小型矿山,小型矿山约占矿山总数的 99.19%。其中生产矿山 352 家,在建 1 家,

16、停产 8 家,闭坑 10 家。(1)砖瓦用粘土 矿山 275 家。中型矿山 1 家,其余均为小型矿山;生产矿山 261 家,停产 5 家,闭坑矿山 9 家。年产矿石量 583.41 万吨,产值 35436.03 万元,从业人数 12801 人,利润 1245.9 万元。(2)建筑石料用灰岩 小型生产矿山 40 家,年产矿石量 71 万立方米,产值 2410 万元,从业人数 701 人,利润 26.5 万元。(3)建筑石料用砂岩 小型矿山 13 家,其中生产矿山 12 家,闭坑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15.01 万立方米,产值 600 万元,从业人数 267人,利润 106 万元。(4)建筑石料用白云岩 小型生产矿山 8 家,年产矿石量 12.52 万立方米,产值 460 万元,从业人数 117 人,利润 5.3 万元。(5)建筑石料用花岗岩 生产矿山 15 家,其中中型 1 家,其余均为小型矿山,年产矿石总量 26.61 万立方米,产值 1302 万元,从业人数448 人,利润 19.5 万元。(6)建筑石料用安山岩 小型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