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一座神殿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274899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是一座神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自然是一座神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是一座神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是一座神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有些芳香新鲜得像儿童的肌肤一样,柔和得像双簧管,绿油油像牧场,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洋洋。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教课书上都说,波德莱尔意在强调人与大自然存在一种契合、感应,感觉太笼统,这首诗还要不要再从比方说结构、情节等方面来分析一下呢,如果那样的话,怎么分析呢?波德莱尔波德莱尔感应感应的评论的评论原诗

2、题为“Correspondances”,是哲学、宗教、美学通用术语,又译作“契合”。“感应”的概念表达了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是象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感应是诗人奇妙的感觉:看得见的世界象征着无形的精神疆域;诗人将之融入语言之中,语言借助于声,将无形的气息,转化、复苏。它极具魅力,在世界与我们德信灵之间搭建互通的桥梁。它提供了在象征事物中,以契合的方式,将心灵与世界交融,从而达致双方的互知冥合。这是物我合一的境界,与我国的传统哲学暗合。E.T.A.霍夫曼在克莱斯列里阿娜中的一节:“我发现色、声、香之间有基本类似性和某种秘密的结合 ”此诗是对此段文字的诗意表达。感应是典型的象征主义的十四行诗,前两

3、节 8 行押环抱韵,即 abba abba 格式,后两节 6 行在交叉韵后押连续韵,即 abc bcc 格式,每行 12 个音节,音韵优美、和谐,准确表达了“契合”的主题,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色、香、声、形、味中,将视、嗅、听、触、息诸感觉交织,从而使人的灵魂产生共鸣。参考资料:恶之花文爱艺译本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象黑夜又象光明一样茫无边际、,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有些芳香新鲜得象双簧管,绿油油象牧场,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洋洋,

4、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波德莱尔,我认为是可以和 19 世纪的法国作家雨果相媲美的,在我看来,他与雨果是 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波德莱尔的诗通过种种幻想,超越了永恒的真实,在他诗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现实对人的异化。同时,波德莱尔在法国诗歌历史上也是一个分水岭的人物。在我看来波德莱尔是开创者,在他之前,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善的,在他之后,则认为人的本性是崩溃的、厌倦的。诗人本身也在无形中经过了商品化,从艺术品向商品过渡,这我们也可以看成是异化在文艺界的表现。另外一个我觉得应该和大家分享的文学作品是台湾诗人罗门的诗,我也先为大家朗诵一段

5、罗门的诗:城市方形的存在“天空溺死在方形的市井里/山水枯死在方形的铝窗外/眼睛该怎么办呢 眼睛从车里/方形的窗/看出去/立即被高楼一排排/方形的窗/看回来 眼睛从屋里/方形的窗/看出去/立即被一排排公寓/方形的窗/看回来 眼睛看不出去/窗又一个个瞎在/方形的窗上/便只好在方形的餐桌上/在方形的麻将桌上/找方形的窗/找来找去 最后/全都从电视机/方形的窗里/逃走。(1983年)”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的悲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隔膜,人被奴役着,更可怕的是人的异化在现代人的眼中成了合理的生存方式(笔者加)。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被网络、短信、甚至一些生活中更为细小的东西所异化着。现在很多人都说“痛并快乐着”,我觉得应该改一下,应该是“痛并异化着”。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观点。最后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只有在雇用体制下,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但我觉得在我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异化,正如刚才我所说的。以上是我看完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的一些感想,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就先说这些了。与自然的应和,是一种意识的冲击。使诗人融尽一切以意识形态存在的世界当中。而不是在恶之花中嘲讽的现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