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745440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时间:40 分钟 分值:55 分)一、基础达标(25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声昭于时 昭:显著B入耳而不烦 烦:厌烦C濯清泉以自洁 濯:洗涤D窈而深,廓其有容 窈:美好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名声昭于时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B秀外而惠中 吾尝跂而望矣C濯清泉以自洁 敛赀财以送其行D盘之土,可以稼 寡人之于国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隐者之所盘旋 B夹道而疾驰C奔走于形势之途 D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人

2、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C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甚矣,汝之不惠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的精华在于,把当时官场的得意者和拼命钻营者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黑幕。B李愿认为自己命里注定无法成为“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不能成为大丈夫,只能退而归隐,做一名山林隐士。C本文写法别出心裁,通篇不是像常见的赠序那样对李愿直接赞颂、勖勉,而是引述李愿自己发过的议论来赞颂李愿。D这篇赠序中极力赞美隐居的清高,称

3、道隐居的乐趣,甚至表示自己也要去做隐士,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在当时也不甚得志。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3 分)译文:_(2)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4 分)译文:_(3)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3 分)译文:_二、能力拓展(20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送石处士序韩 愈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榖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

4、,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

5、。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 ”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 ”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 ”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图。 ”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 就:走B于是撰书词,具马币 具:具备C使大夫恒无变其初 恒:永久D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

6、 蚤:通“早”8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石先生言行“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坐一室,左右图书 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 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A BC D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段记叙乌大夫与从事的对话,两问两答,问简而答详,意在用石处士衬托乌大夫的为人。B后段主要叙写送行者的祝酒词,四祝一答,祝详而答简,表露出担心、忧虑以及劝勉之情。C本文从表面看,通篇没有作者自己的话;其实是用间接手法来议论,是一篇以记叙形式发表评论的佳作。D这篇散文的语言颇有特色,如叙说石处士辩论古今人事时,运用了比喻、类比、排比

7、等手法,气势不凡。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1)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3 分)译文:_(2)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3 分)译文:_(3)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5 分)译文:_三、语言运用(10 分)1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观点。(不超过 20 个字)(4 分)文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古人有“韩潮欧澜”的提法,正说明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是极讲究笔法的。前人说到韩愈,有“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的仿例它打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时序的错位而形成了一种心理的波澜,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愉悦。

8、韩愈不愧为文章高手,他恣肆的文笔总要显示他的独特性,一旦他找寻到的结构既符合行文需要又能合乎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心中的节奏,便会在双方的审美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这种结构有时更带隐蔽性,它甚至不需要经过逻辑的过滤而直观地为人所接受,同样达到移人性情的效果。清代林云铭感读师说正是这样的:“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 ”答:_12(广东高考)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6 分)答 案1选 D D 项,窈:幽远。2选 C C 项,表目的连词。A 项,介词,在;介词,对于。B 项,并列连词;表修饰。D 项,助词,的

9、;助词,取消独立性。3选 B B 项,古今义均为“飞快奔跑” 。A 项,古义:盘桓,逗留;今义:环绕着飞或走。C 项,古义:权势地位;今义:事物发展的状况。D 项,古义:官职的任免、升降;今义:往前走和往后退。4选 D D 项,状语后置;主谓倒装。A 项,定语后置句。B 项,省略句式,省略主语。C项,宾语前置句。5选 B B 项, “不能成为大丈夫”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第三段结尾句“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说明, “山林隐士”也是李愿所谓的大丈夫。6(1)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 ”(2)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女子,在一排排后房中清闲地住着,自恃

10、貌美,忌妒别的姬妾得到宠爱,争着比美,一心要获取主人的爱怜。(3)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7选 B B 项,具:准备。8选 D 说别人听了石先生的话收获很大,这是间接表现;说乌大夫派使者去请石先生;说朋友为石先生饯行。9选 A A 项, “意在用石处士衬托乌大夫的为人”错,前段重在表现石处士的品行才学。10(1)(别人)请他和自己一起出游,不曾找借口(或用某些事)拒绝;劝他当官,就不应答。(得分点:补出省略成分, “以事” “仕”)(2)大夫您文武全才、忠孝兼备,为国家寻求贤才,不是为自家谋取私利。(得分点:补当你走近平衡点后,以为还会越走越高,却惊讶地发现在走下

11、坡路了。 出“文武忠孝”的省略, “求士为国”和“不私于家”中的倒装, “私”)(3)务必不要为了使他自家富裕却使他的军队饥饿,不要甘心接纳奸佞小人却在表面上尊敬正直的士人,不要被谄媚的话语欺骗。(得分点:“富” “饥”使动用法, “于”表被动,“昧” ,句意)11韩愈的文章追求波澜起伏的独特美。12解析:首先要看懂图画: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人未到平衡点、走上坡路,过了平衡点、走下坡路,处在平衡点、在最高处三种情形。其次要认真分析处的示例文字:运用第二人称,揭示图中人所处的情形及其人生哲理。要注意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配文简洁,用语准确,表达生动。答案:(示例一)当你走向平衡点时,以为会越走越高。当你退回平衡点时,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示例二)从低处往高处走,每走一步,就会站得更高。原来,只有找到平衡点,才能站在最高处。(每点 3 分。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