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7842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末调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历史高一历史第第 I 卷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小题,每题2分,共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 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就开始归入中央版图的是 云贵地区 西藏地区 岭南地区 东北地区 A B C D 2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 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A宗法制 B察举

2、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北宋时期“京师之兵总于三帅,(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 制。”按北宋的军事制度,下列机构中秉承皇帝意旨掌握“发兵之权”的是 A中朝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军机处 4某皇帝曾经“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一机构后来 发展为参与朝政决策的重要机构。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明太祖 C明成祖 D清雍正帝 5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 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蒋廷在中国近代史中称义和团

3、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这一方案的合理内核是 A独立 B启蒙 C民主 D西化 71937年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这 次伏击战是属于下列哪次会战的有机组成部分? A淞沪会战淤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8图1是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1919年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被吹倒的人应该是寓指A亲日派卖国贼 B北洋军阀政府C称帝的袁世凯 D日本帝国主义 图 19“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广为传唱的歌曲,下列与歌曲中反映的革命目标最接近的

4、是A同盟会誓词中的革命目标 B中共一大提出的纲领C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纲领 D中井七大提出的任务10图2是2006年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它2反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这一事件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D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分歧11新中国的某部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判断这部宪法颁布的背景是 图 2A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D中国

5、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12图3反映的历史场景是新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 时刻。它的发生已经距今约A45年 B50年C55年 D60年1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 交流日益频繁。一系列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 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C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D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实现 图 314时代的变迁常常带来地名的变迁。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的路名变迁也反映了时代的 烙印,下列人民大街曾用的路名中最能体现20世纪50年代历史特色的是A大同大街 B

6、中山大街 C中正大街 D斯大林大街15图4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3A B C D 图 416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 D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17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

7、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下列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一定 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的是 A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B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C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D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 确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协调 A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B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C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D联邦与各州的关系 19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演讲说:“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 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

8、从而破坏了美国的安全。”他所说的 “极权主义”实质上主要是指 A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B德国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 C日本为代表的军国主义 D英国为代表的殖民主义 20人们评论美国二战后的一项对外政策,使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 制”共产主又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了,“它使那些生怕美国出口不景 气的人为之陶醉。”这项政策是 A孤立、包围、封锁新中国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提出“杜鲁门主义” 21“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20世纪50年 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不断深入。下列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时

9、间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欧洲煤钢联营建立 “欧洲议会”的成立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成立欧洲共同体 A B C D 2220世纪80年代,很多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的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 主义社会,即日本”,1988年7月美国甚至秘密举行了以日本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出现 这些现象的背景包括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超过美国 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的挫折4日本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日本国内谋求“政治大国”的要求强烈 A B C D 23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许多国家经济滑坡,影响世界经济,中国竭尽全力保 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主要体现了中国 A勇于承担大国责任 B全面融入世界市场

10、C竭力维护国家利益 D遵守WTO相关规则 24北魏政府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民年 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这项土地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庄园制 25某人收藏了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粉彩工艺的瓷器。结合中国瓷器发展史判断,这一作 品最有可能出现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26图5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古代某一时期的商业 发展,这个城市最可能是 A秦朝的咸阳B东汉的洛阳C唐初的长安D北宋的汴京27北宋元祐年间政府规定:“商贾许由海道往外 蕃兴贩,并具人船物货名数,所诣去处,申所在册,仍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委保,不得夹带兵器” 这说明北宋时期

11、图 5 A己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B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C“市”开始突破时空限制 D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 281895一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从1894年到1913年, 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原因包括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的措施 “实业救国”、“设厂自救”思潮兴起A B C D291935年至抗战爆发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是 A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B民族工业萎缩,官僚资本膨胀 C民用工业困难,军工行业发展较快 D经济萧条,工业发展大不如前 30

12、据统计,1965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18%提高到373%,轻工业由261%提 高到323%,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59%。出现这一现象的政策原因主要是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1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 转向国有企业。当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鼓励私营经济 B发展乡镇企业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市场经济 321992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 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5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确立 33上海小志写到近代上海的居住情况,“地面有限,人口无限,房屋栉比,凭价日增, 就居者月糜不资。交通稍便之处,租费尤昂,至房屋开间则愈造愈窄,天井小如一线, 灶披间窄仅数尺,喻为鸽笼非过也。”这主要反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