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266595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参考解答(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襄阳茶艺师技能大赛理论部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总分 40 分)1、 ( B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也是最先掌握制茶技术的国家。A.印度 B.中国 C.斯里兰卡 D.肯尼亚 2、 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A )。A.大观茶论 B.品茗要录C.茶经 D.茶谱3、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是( B ) 。A.茶疏 B.茶经 C.茶谱 D.茶记4、茶入诗画是茶文化的一种反映,有名的七碗茶歌的作者为( B) 。A.唐代陆羽 B.唐代卢仝 C.唐代元稹 D.宋代苏轼 5、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D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蔡襄茶录 B.陆羽茶

2、经C.许次纾茶疏 D.王褒僮约6、 社会鼎盛是唐代( A )的主要原因。A.饮茶盛行 B.斗茶盛行 C.习武盛行 D.对弈盛行7、( B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A.汉代 B.元代 C.宋代 D.唐代8、 宋代( D )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A.泡茶 B.鉴茶 C.分茶 D.斗茶9、 点茶法是( C )的主要饮茶方法。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10、 茶经问世于( C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1、被称为“茶圣”的人是(B ) 。A.神农 B.陆羽 C.千利修 D.许次纾12、泡茶法始于( D )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3、十大名

3、茶中的君山银针属于六大茶类中的( D ) 。A.红茶 B.绿茶 C.青茶 D.黄茶 E. 黑茶 F.白茶14、乌龙茶(青茶)按产地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下面( A )是闽北乌龙。A.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B.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C.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D.冻顶乌龙、包种、乌龙等15、白茶的加工工艺为( D )A.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B.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C.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D.萎凋-(轻揉)-干燥16、我国茶叶的内销市场,根据主销品种可分类为边销茶、花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销量最大的市场是( D) 。A

4、.边销茶 B.花茶 C.红茶 D.绿茶 E.乌龙茶17、茶叶的学术分类分为绿茶、红茶、黄茶、青茶、白茶、黑茶六大类,分类的基本依据是( D) 。A.颜色 B.产地 C.形状 D.工艺和茶多酚氧化程度 E.发酵程度18、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分类属于(D ) 。A.红茶、条形 B.绿茶、条形 C.青茶、卷曲形 D.绿茶、片形 19、大红袍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茶叶分类上属于( D ) 。A.红茶 B.黄茶 C.绿茶 D.青茶 E.黑茶20、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地区,茶叶分类上属于( D ) 。A.红茶、条形 B.绿茶、条形 C.青茶、卷曲形 D.绿茶、扁条形21、涌

5、溪火青产于安徽省泾县东南的黄悦山一带,茶叶分类上属于( C ) 。A.青茶 B.绿茶烘青 C.绿茶炒青 D.绿茶蒸青22、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东西山一带,在绿茶中属于( A ) 。A.炒青 B.烘青 C.蒸青 D.晒青2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绿茶中属于( B ) 。A.炒青、螺形 B.烘青、条形 C.蒸青、条形 D.晒青、芽尖形24、雨花茶是( C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25、 碧螺春的香气特点是( D )。A.甜醇带蜜糖香 B.甜醇带板栗香C.鲜嫩带蜜糖香 D.鲜嫩带花果香26、特一级黄山毛峰的色泽是( D )。A.碧绿色 B.灰绿色

6、 C.青绿色 D.象牙色27、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A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A.铁观音 B.大红袍 C.水仙 D.肉桂28、凤凰单枞香型因各名枞树形、叶形不同而各有差异,香气清醇浓郁具有自然兰花清香的,称为( A )。A.芝兰香单枞 B.杏仁香单枞 C.岭头单枞 D.桂花香单枞29、不同茶类,要有鲜叶嫩度(采摘标准)不同,一般高级龙井茶要求采( A )A.嫩叶包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B.小开面二叶采 C、一芽二三叶 D.单叶30、针形名优绿茶的代表是( D )。A.黄山毛峰 B.信阳毛尖 C.碧螺春 D.雨花茶31、西湖龙井的品质特征是( A )。A.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B.色

7、绿、香郁、味甘、形扁C.色绿、香清、味甘、形扁 D.色绿、香郁、味鲜、形美32、( B )的外形条索肥壮重实,色泽乌润显毫,滋味浓醇,收敛性强。A.祁红 B.滇红 C.川红 D.湖红33、铁观音的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鲜爽回甘,( A ),汤色金黄清澈明亮。A.音韵显 B.岩韵显 C.青味显 D.果味显34、武夷岩茶是( A )乌龙茶的代表。A.闽北 B.闽南 C.台南 D.台北35、武夷岩茶的外形( C ),叶端扭曲,色泽绿褐油润。A.细紧重实 B.肥壮卷曲 C.肥壮紧结 D.紧结卷曲36、凤凰单枞的外形是( B )。A.松散形 B.直条形 C.卷曲形 D.半球形37、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

8、揉捻、渥堆、干燥。其中( C)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A.杀青 B.揉捻 C.渥堆 D.干燥 38、普洱茶按年代可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其中老茶指(B ) A.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的 B.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作原料所制作的 C.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作原料所制作的 D.陈放多年的茶39、祁红是产于安徽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的条形红茶。祁红条索紧细苗秀,香气清鲜持久,滋味浓醇鲜爽。 ( A )是祁红特有的品质风格。A.浓郁的玫瑰香 B.醇厚的槟榔香 C.甜醇的桂圆香 D.浓郁的桂花香40、冻顶乌龙茶香气为兰花香、( C )交融,

9、滋味甘滑爽口。A.陈香 B.蜜香 C.乳香 D.桔香41、白茶的香气特点是( C )。A.陈香 B.蜜香 C.毫香 D.花香42、普洱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褐或褐红,香气有独特( A ),滋味陈醇,汤色红浓。A.陈香 B.焦香 C.果香 D.甜香43、青茶的品质特征是( A ) 。A.绿叶红边香馥郁,味醇厚鲜爽回甘 B.红汤红叶香气高甜,滋味鲜浓 C.黄汤黄叶,香气清纯,味甘醇爽口 D.清汤绿叶香高味醇 44、形成红茶品质工艺的关键工序是( C )A.杀青 B.萎凋 C.发酵 D.做青 E.渥堆 45、六堡茶产于广西区苍梧县,茶类上属于( C ) 。A.红茶 B.黄茶 C.黑茶 D.绿茶4

10、6、 ( B )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A.杀青 B.萎凋 C.发酵 D.做青 47、 ( D )是黑茶工艺的关键工序,是利用微生物酶促作用和湿热作用下的热物理化学变化,使茶叶内含物发生复杂变化,形成黑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品质特征。A.杀青 B.发酵 C.做青 D.渥堆 48、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主要从工艺中的( D )过程,产生一些有色物质而形成。A.萎凋 B.发酵 C.渥堆 D.闷黄49、茶叶品质的色、香、味、形主要是在( A )过程中形成的。A.初制 B.精制 C.再加工 D.深加工50、国际市场上主销的茶叶品种是( C )

11、。A.工夫红茶 B.珍眉绿茶 C.红碎茶 D.乌龙茶51、 (C )有许多保健功效,尤以它的减肥降脂、护胃、肠胃消炎功效最为明显。A.红茶 B.乌龙茶 C.普洱茶 D.绿茶 52、 ( B )是红碎茶的一个花色,呈短条状。A.叶茶 B.碎茶 C.片茶 D.末茶53、在传统名茶中,在玻璃杯中冲泡,以具有“三起三落”审美享受的特点为特色的茶叶是( D )A.黄山毛峰 B.西湖龙井 C.太平猴魁 D.君山银针 54、普洱茶根据工序是否经过渥堆还是完全靠自然转化茶性而分为熟茶和生茶。普洱茶的熟茶的工艺发明开始于 1975 年的( C )茶厂。A.勐海 B.普洱 C.下关 D. 西双版纳55、 ( D

12、)比较适合于冲泡高档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A.紫砂壶 B.白瓷茶具 C.不锈钢杯 D.玻璃杯 56、 茶树性喜温暖、( B ),通常气温在 1825之间最适宜生长。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57、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 C )土壤中生长。A.中性 B.碱性 C.微酸性 D.所有58、 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采摘两叶一芽,大都为对夹叶( D )。 A.芽叶幼嫩 B.芽叶已老化 C.芽叶中熟 D.芽叶已成熟59、 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D )。A.浙江杭洲 B.河南临汝 C.福建建洲 D.浙江龙泉60、 青花瓷是在( C )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A.玻璃 B.黑釉瓷 C.白瓷 D.青瓷61、景瓷宜陶是( C )茶具的代表。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现代62、( C )又称“三才碗” ,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A.兔毫盏 B.玉书煨 C.盖碗 D.茶荷63、茶具款识印有“福” 、 “寿”的是( B )产品。A.御窑 B.民间窑 C.晋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