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4258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红楼梦研读指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红楼梦红楼梦 研读指导研读指导 一、推荐原因一、推荐原因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传 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 ,再论一千年。 ” 可以这么说,研究红学的人,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 道,所以它是永恒的、永远研究不完的,永远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谜。 红楼梦呈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 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字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 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 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

2、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 的栋梁。 二、阅读目标二、阅读目标 1、把握著作内容情节 2、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 曹雪芹(1715/17241763/1764/1765),清代小说家。名沾( zhan 第一声),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一说 辽宁铁岭,一说沈阳,一说河北丰润),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 “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 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 曹家。曹

3、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 担任此职达 60 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 “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 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 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 “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 抄没。曹頫下狱治罪, “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 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 深感世态炎凉 ,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 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 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4、专心一志地从 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 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 1763 年 2 月 12 日或 1724 年 2 月 1 日),2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曹雪芹 “身胖,头广而色黑 ”。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 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 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 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 ,堪与刀颖交寒光。 ”但他 的诗仅存题敦诚 琵琶行传奇 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

5、素鬼排 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 题芹圃画石 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 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 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 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 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 红楼梦80 回 80 回以 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有高鹗(或只 是修订者)续书。 3、分析人物形象并准确定位作品

6、的艺术特色 4、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 三、阅读要求三、阅读要求 1、走近作者,通过作品来全面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2、阅读时将认为重点的字词、成语等勾画并积累下来,其中不认识的,不理 解的词语用工具书自查出来。 3、边阅读边摘抄边感悟。摘抄文章里面精美的语段,如人物描写传神的语 句,景物描写的精彩之处,运用描写方法精到之处等等.在摘记这些时随手写下 自己的感想,哪怕仅是三言两语. 4、阅读完作品后就里面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随笔,字数在 2000 左右。 然后就此确定小组课题,研究完小组课题进行交流。后确定班级课题,进行 年级读书交流会。 四、精彩看点四、精彩看点黛玉葬花黛玉葬花赏析赏

7、析红楼梦目前流传 120 回,一般认为前 80 回是曹雪芹的原作,后 40 回是高鹗的续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出了贾府为 代表的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封建 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小说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3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本回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宝钗戏蝶,第二部分写黛玉葬花。 钗、黛是红楼梦中相对的两个形象,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性格,俞平伯评 其为“双峰对峙”。宝钗是封建淑女的典范,深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克已复 礼。小说中宝钗在前往潇湘馆途中,见宝玉进去后,那一段心理活动的

8、描写, 充分显示了她处理问题谨慎,考虑问题精细周密的性格。尤其是在戏蝶时, 无意听到了小丫头的“私情话”,巧使“金蝉脱壳”,对颦儿有意无意的嫁祸, 更是自然而深刻地显示了她精明、城府的一面。但宝钗毕竟是花季少女,见 了“迎风翩跹”的“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忍不住想“扑了来玩耍”,少女 那种天真活泼的情趣,在一定条件下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这段扑蝶的描写 使宝钗的性格显得更为丰满,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性格色调十分丰富的 宝钗形象。 紧接其后,作者安排了黛玉葬花一幕,这种安排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来说,确 实起到了相互衬托的作用。相对于宝钗的有涵养、随俗的性格特点,黛玉是 天然的,是性灵的,是一已的

9、。所谓“黛玉情情”,林黛玉本身就是诗,就是 情。 葬花吟是表现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她热烈而执着地追求自己的 幸福和爱情,但在那个社会,爱情就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背叛, “一年三 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就是她对长期迫害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 她多么希望能挣脱封建枷锁的禁锢,希望能摆脱自己不幸的命运, “愿奴肋下 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对未来,她充满迷 惘与彷徨,但她没有屈服,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 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正是她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那种不愿受辱 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的具体表现。同时, 葬花吟

10、也反映 了黛玉多愁善感的个性,全诗充满了落花飘零,人去楼空的生命的悲哀,既 有感时惜春的叹惋,又有对自己青春年少、红颜薄命的哀悼,以及对世事无 常的迷惘与困惑。所以葬花吟既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也是作者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这首诗在抒 情上淋漓尽致,在艺术上也是十分成功的,脂砚斋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 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 批。 ”宝宝玉玉挨挨打打 赏赏析析这里所写的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 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

11、雨村时无精打采, 令贾政很不满意。书中多次写到宝玉被迫与这些官僚应酬,因为父亲贾政4想让他多历练一些仕途经济上的经验。 宝玉对此原极反感,今日更无兴 趣,表明了他厌弃传统生活道路的思想 倾向。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 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贾府与忠顺府素无交往,显 示两家不属于同一政治集团,本有芥蒂,所以贾政感觉事态严重。琪官又 名蒋玉菡,是一位唱戏的优伶,当时属于地位卑贱的一类人。宝玉偏偏喜 欢和这样的人交往,并且情趣相投,也是他叛逆性格的重要表现。其三是 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宝玉不喜欢读书,却爱和丫鬟们 厮混,颇受周围人猜忌。宝玉这样做,是因为他从少女们身上

12、看到了清纯 自然的一面,与浊臭蠢笨的男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宁肯与地位下贱的丫 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利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 出的表现。贾政对此早有不满,如今听信谗言,才顿起教训之心。 上述三个方面挨打的起因,归结为一点,就是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 济的老路。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贾政认为, 儿子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会损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能“酿到弑君杀父 ” 的地步,即与宗法社会对立。这是思想正统保守的贾政所不能容忍的,所 以他打宝玉时下手极狠。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写父亲教训儿子这样一件普通 小事,实际上体现了父子俩尖锐的思想冲突。贾政几乎要把儿子打死,反

13、映出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但宝玉并不因挨打就放弃自己的理 想与追求。他对黛玉说: “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可见他是 不会改变初衷的。自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以来,寄情山林、沉湎诗酒等放 荡不羁的行为,一直就是反抗现实的表现。宝玉与优伶丫鬟厮混,与阮籍、 刘伶等叛逆人物的思想意识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的读者,不能仅仅视此为 纨绔子弟的行径。 宝玉挨打,集中反映了各种矛盾冲突。除贾政与宝玉的父子矛盾外, 还有贾环所代表的嫡庶之争。贾环庶出,处处受到压抑,在今后的家庭利 益分配中肯定会占下风。所以,他和母亲赵姨娘千方百计地构陷宝玉,手 段卑鄙。课文中写贾环诬陷宝玉,正反映了大家庭嫡庶之争

14、极端险恶的一 面。贾母与贾政的冲突在于如何管教宝玉。贾母溺爱孙子,这是一般老人 的常情,她并不反对儿子管孙子,只是对贾政痛下杀手的表现难以接受。 事实上,贾母在客观上成了宝玉发展叛逆性格的保护伞。王夫人与丈夫 的矛盾,是贾政往往听信赵姨娘的谗言而不利于嫡党。所以,她劝阻丈夫 主要以贾珠早死说事,以柔克刚,为的是争自己的利益。这是嫡庶之争在 嫡方的表现。 宝玉挨打,引起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李纨是想念贾珠,痛哭 不已;凤姐是管家风范,指挥若定;袭人是强忍悲伤,悉心服侍。钗、黛 的表现,尤其是作者用心之处。课文写宝钗探伤时 “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 来”,一个“托”字,反映了宝钗光明正大之态以及意

15、欲让大家注意到她对宝 玉的关切的心思。她的药据说颇有奇效,也反映出其家庭富裕的实情。当 袭人怪罪薛蟠时,她言谈堂皇,表现大度,并借机规劝了宝玉,可以见出 她化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从容的高明手段。黛玉则不同,她极不愿意别5人看到她对宝玉的关心,她的深情表 现在她的无声之泣及简单的言辞里。 写“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可见哭泣时间之长与伤心之重。所以说,黛 玉的关切是真情流露,宝钗的关切则多半是表面文章。黛玉感觉宝玉不该 挨打,宝钗则以为事出有因,二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 宝玉挨打的前奏,作者用逐层递进法,写得气氛愈来愈紧张,艺术技 巧相当精湛。先写贾政不满于宝玉精神萎靡,次写忠顺府索琪官,接写贾

16、 环进谗言,终于激怒贾政。紧急情况下,宝玉却找不到人向内报信。遇到 一个老婆子,偏偏耳聋,使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写贾政笞子,也是层层递 进:先是小厮打,次是亲手 “盖”,三是在王夫人到来后板子下得又快又狠, 终至于要用绳子勒死儿子,冲突发展到顶点。这种层层着色的手法,是值 得后世作家学习的。 一一、略略谈谈红红楼楼梦梦的的思思想想和和艺艺术术 以以“宝宝玉玉挨挨打打”为为例例(蒋蒋和和森森)红楼梦中的“宝玉被打”(第三十三回),是书中给人印象很深的 一段描写。这是封建卫道者的贾政和封建叛逆者的贾宝玉之间,第一次以剧烈的 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场面对面的冲突。通过这一段极其生动的艺术描写, 曹雪芹像在红楼梦其他许多章节中一样,非常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封 建社会的腐朽和丑恶。“宝玉被打”是这样引起的:先是贾宝玉为了丫鬟金钏儿跳井自杀,正 在徘徊懊恨而弄得精神恍惚的时候,恰巧碰到贾政走来,和他“撞了一个 满怀”!如此莽撞,已经足够使贾政恼怒了,何况刚刚在这以前,贾政因为 宝玉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