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61170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高一物理2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执教:上海市松江二中 金媛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学任务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在初中路程时间图像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也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乃至后续各种图像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位移、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路程时间图像,以及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等知识为基础。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描述龟、兔的运动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图像也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通过同桌两位同学相互配合,动手做一个“简易自动记录仪”的小实验,经过交流、讨论引人 s - t 图像;进而结合数学中有关图像的知识,通过类比引人

2、v - t 图像。根据物理图像和数学图像的分析、比较,认识物理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如 s -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 - t 图像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本节课不涉及“面积”正、负与位移方向的关系问题)等。本节课的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相互合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及其物体意义。(2)初步学会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线运动的图像的引人过程,感受实

3、验、分析、类比等科学方法。(2)通过用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描述龟、兔赛跑的情况,认识物理图像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直观、便捷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画故事引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从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2)通过动手做一个“简易自动记录仪”的小实验过程,感悟相互合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实验中明确分工,相互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所描述的运动。四、教学资源四、教学资源动画、课件、实物投影仪、坐标纸、直尺。五、教学设计思路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包括匀速直线运动

4、的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两部分内容。2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对学生描述龟、兔运动过程所用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也可以用图像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再通过制作“简易自动记录仪”的小实验,建立 s - t 图像的概念,进而结合数学知识,通过图像间的类比,建立v - t 图像的概念;最后,结合实例分析,认识 s - t 图像和 v- t 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要突破的难点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s - t 图像、v - t 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所描述的运动。方法是:以对龟兔赛跑的描述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描述龟、兔运动过程所用方法的分析、比

5、较,归纳得出也可以用图像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建立 s - t 图像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制“简易自动记录仪”小实验,并对实验中铅笔所画图线(铅笔线)与铅笔的实际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理解图像中的图线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进而对铅笔以不同快慢运动(画线)时,图线的倾斜程度不同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再通过实例的定量分析,理解 s - t 图像和 v- t 图像的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本设计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得出 s - t 图像和 v- t 图像的过程中,感受实验、分析、类比等科学方法;在自制“简易自动记录仪”小实验过程中,感悟相互合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作用。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 2 课时。

6、六、教学流程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教学流程图说明情景情景 动画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I 交流讨论请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用物理语言来描述动画中龟兔赛跑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而要求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达故事的内容,为引出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作铺垫。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II 小制作活动 III实验探究 设问s - - t 图像图像活动 V应用情景动画活动 II小制作活动 I交流讨论v - - t 图像图像活动 IV类比3学生根据图片,互相配合动手做一个“简易自动记录仪”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III 实验探究,设问

7、让学生结合活动 I 和实验,通过设问:能否找出更好的一种作图方法来表示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而引人 s - t 图像。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IV 类比结合数学中有关图像的知识,通过类比引人 v - t 图像。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V 应用通过分别用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描述龟兔赛跑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3、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节课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创设情景,引人课题。第二环节,通过小制作、学生实验探究、类比等方法引人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第三环节,通过分别用 s - t 图和 v - t 图像表示龟兔

8、赛跑的情况,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七、教案示例七、教案示例(一)引入(一)引入1、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请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用物理语言来描述动画中龟兔赛跑故事。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能否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呢?点评学生画出的图。通过设问:是否有更好的作图方式来表示呢?请学生观察自动记录仪,再作进一步思考。(二)学生实验:引人(二)学生实验:引人 s - - t 图像(位移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时间图像)1、观察振动自动记录仪的图片,介绍其主要结构和自动记录的方法。设问:生活中见过哪些类似的自动记录仪?2、学生小实验:同桌互相配合用白纸、直尺(长度大于白纸的

9、宽度) 、铅笔来做一个能记录铅笔运动情况的简易记录仪:将直尺压在白纸上,保持直尺位置不变,但纸可以被自由抽动。实验时,其中一个同学沿垂直于纸的方向向左匀速拉动白纸,代表时间的均匀流逝,另一同学用沿尺向上(或向下)匀速移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一条与白纸拉动方向倾斜的铅笔线。在保持拉动白纸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铅笔沿尺向上(或向下)匀速移动的快慢,重复几次上述实验,得到倾斜程度不同的几条铅笔线。4几次实验时,相互配合的两同学应交换各自的操作。选择几张学生得到的铅笔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投影,先让学生定性比较:铅笔移动得快,图线(铅笔线)倾斜程度大;铅笔移动得慢,图线(铅笔线)倾斜程度小,即图线的

10、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接着给出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其位移和时间的一组数据,请学生先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选择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坐标轴,标上物理量的符号,确定坐标轴标度,然后通过描点作出汽车的位移图像。通过对汽车 s - t 图像的定量分析,得出图像中直线的斜率所代表的是物体(铅笔汽车)运动的速度。设问:图像中的直线是汽车运动运动的轨迹吗? (有了前面学生自己做的小实验,很好理解答案为“不是” )(三)类比:引人速度(三)类比:引人速度时间图像(时间图像(v - - t 图像)图像)有了前面位移时间图像的研究过程,启发学生应用类比的方法,根据位移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联系数学中有

11、关图像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动手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并描述图像的物理意义,然后通过大组交流,提高对匀速直线运动的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的认识。(四)巩固练习(四)巩固练习最后,再回到开始的情景,分别画出龟、兔赛跑的 s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也可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改编龟兔赛跑故事或是新编其他有趣味的故事,并用 s - t 图像和 v - t图像分别故事主人公的运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五)作业练习(五)作业练习 略。略。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

12、的特点是,由位移公式可知,Cv vts 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是一倾斜直线。图像的含义:表明在匀速直线运动中,st图象上任一点的横坐标表示运动的时间,对应的纵坐标表示位移5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a.k=s/t=v,即图像的斜率表示了物体速度大小,斜率越大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斜率越小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斜率为零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物体静止) 。b. 斜率为正,说明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说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 图象)匀速直线运动中,v=C, v-t 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从图像中可以看出 v 的大小和正负。速度物体的运动情况v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v=

13、0表示物体静止v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3s 才开始运动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 A、B 相遇D5s 内 A、B 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2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一次经光滑斜面 AB 滑到底端时间为 t1;第二次经光滑斜面 ACD 下滑,滑到底端时间为 t2,已知 AC+CD=AB,在各斜面的等高处物体的速率相等,试判断().At1t2Bt1=t2C. t1t2D不确定答案:A(提示:因斜面光滑,可知物体在 D 点及 B 点速度大小相等,分 别作出它们的 v-t 图像,根据题意,两图线与 t 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即可比较两次下滑

14、的时间长短)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 4s 内(设向右为正方向)().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C前 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 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 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答案:BD4下图是作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图( ).答案:BCD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 st 图象,如第 14 题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9出发时间计时起点,则( ). 甲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 . 乙比甲先出发C. 甲开始运动,乙在甲前面 s0处D. 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答案:AC6.如

15、第 16 题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质点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 t=0 时,A 在 B 前面B. B 在 t2秒末追上 A 并在此后跑在 A 的前面C. B 的运动速度比 A 大D. B 开始运动时速度比 A 小,t2秒后才大于 A 的速度答案:AB7.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 如图 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s时,乙追上了甲C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Dt=10s 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答案:C8下面为四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16、答案:B9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 段和 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0vt0vt0xt0vtD CBA10(C)整个过程中,D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34m答案:ACD10一位农民工在上海打工赚了点钱,便在临近过年的 时候买了辆二手奥拓,好回家跟乡亲们显摆显摆,他开着这辆破车晃晃悠悠的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便在半路上抛锚了,他只好给上海的“清道夫”打了个电话,把他这两车拖拽回了上海维修中心进行维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下列哪个图能正确描述这一过程( )11如图所示, “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兔子在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1t确的是( )A兔子比乌龟早出发B到时刻,乌龟与兔子的位移相同1tC在比赛过程中,乌龟与兔子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