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251310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考点总结(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识过程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和性格1.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2.2

2、.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作用: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感觉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离开了感觉,人类已有的正常心理活动也会遭到破坏,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正常的心理活动也将遭到破坏。感觉种类: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3、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自主运动知觉。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挺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基本的直观教学形式: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效果,教师应根据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组织直观教学,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感知事物的清晰度,是形成感知觉的基础。使用活动的教

4、学辅助手段,使对象更容易被感知。重视感知对象的组合,以形成整体知觉。语言与形象结合尽量使学生的多种分析感觉参加活动3.3.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到特征: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变化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两个方面回答:l、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的注意:(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目的的任务,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

5、;合理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二)运用无意注意到规律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三)几种注意交替使用,保持学生的注意2、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一)要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二)加强意志力锻炼(三)要养成严肃认真学习的态度,培养好的注意习惯4.记忆及其类型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相当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存储、提取。记忆的主要类型:按记忆对象分类,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按记

6、忆阶段分类,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系统:保持时间记忆容量编码方式 影响因素瞬时记忆 1 秒以内容量较大物理特征编码注意和模式识短时记忆 1 分种左右7 士 2主要是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长时记忆 1 分钟以上容量很大以意义编码为主(表象和语义编码)加工深度、意识状态5.遗忘及其规律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遗忘的种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的特点。6.学生记忆

7、发展的特点以及提高记忆的方法记忆发展的特点:识记的有意性随记忆的目的性增加而发展。记忆的方法虽有机械记忆,但已经不占主导地位,运用理解记忆逐渐发展。内容上,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得到较大发展。提高记忆的方法:一、科学的认识和记忆,提高识记的效果增强识记的目的性;提高对识记材料的理解水平;把识记的对象变成智力操作的对象;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二、有效地组织复习及时复习;集中与分散复习;适当过度复习;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复习形式要多样化;注重对材料的复述。7.思维及其品质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逻

8、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品质:(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思维的广度方面的品质。即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事物间的各种联系,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与一个人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储备密切联系的。与思维的广阔性相反的是思维的狭隘性,思维狭隘的人往往看问题片面、肤浅,只凭有限的知识经验去思考问题并急于下结论。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思维深度方面的品质。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二)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

9、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思考方面的品质。即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思维独立性相反的是思维的依赖性,具有依赖性的人遇事不能独立思考,缺乏主见,易受暗示,盲从,常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能否依据客观标准进行思维并解决问题的品质。即善于根据客观标准和实践观点来检查自己思维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正确。与思维的批判性相反的是思维的随意性,具有随意性的人,总是自以为是或随波逐流。(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机智方面的品质。即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机灵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解决问题。与灵活性相反的是思维的固执性,思维固执的人表

10、现刻板、僵化,不顾条件的变化一意孤行。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速度方面的品质。即一个人善于当机立断地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与思维的敏捷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迟钝性,思维迟钝的人遇事优柔寡断,束手无措。8.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有无明确的目的和意识,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9.意志品质及其培养: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意志品质的培养(

11、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三)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四)因材施教,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五)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实现自我锻炼。10.需要与动机需要: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种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的分类

12、: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11.动机理论:(补充)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按照引起学习动机的原因来划分,可以把动机分为二类:一是内部动机,指由内部因素影响下所激发的学习动机。这里的内部因素可以是兴趣、好奇心、探究欲等。二是外部动机,指由外部因素或情境所支配,被外力推动下所产生的学习动机。这里的外部因素可以是奖励、惩罚等等。因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变量,因此心理学家们对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这一问题作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并形成了以下的理论:(1)驱力理论;(2)强化动机

13、理论;(3)需要层次理论;(4)认知失调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6)成就动机理论;(7)成败归因理论。(1)驱力理论:驱力理论指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2)强化理论:学习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发。按照他们的 S-R 的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学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习行为与刺激物之间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动机被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推动力量,并用强化来

14、解释动机的引起和作用。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操作证实了行为之后给予的正强化对后继行为具有增强作用,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学习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表扬、奖励,他们就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没有得到强化如没有表扬、没有得到好分数等,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惩罚如批评、嘲笑等,则会产生回避学习的动机。斯金纳区提出的强化类型: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和负强化(又称阴性强化) 。正强化:任何导致以后进行该行为可能性增加的结果。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负强化:就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这些行

15、为发生的频率提高.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16、以上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 ,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上三种统称为生长需要) 。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奥孚教育:http:/www.ofedu.org/ 2013 年 8 月 3 日 (4)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的体验和特定的心理压力,这驱使人们想方设法消除认知矛盾,减少失调,求得协调。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能导致学生认知失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许多老师常在上课一开始就设置一悬念的办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实就是无意识地运用了这一动机激发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