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6635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田制的研究论文股田制的研究论文 股田制”作为现行农地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四川、山东、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方已经开始试行,这种最新的探索很好地解决了土地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分户经营与产业化、小生产与大市场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本文认为, “股田制”的实施有助于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一、 “股田制”概述1、 “股田制”的内涵定义所谓股田制,也叫做农村土地股份制,是指在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以土地收益为基数,以土地使用权做股,使得按人承包的土地集体所有变为社区农户的土地股份共有,再经过公开竞争投包经营的一种土地制度。内容

2、坚持农民自愿,让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对土地的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公司”,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按股分红;“公司”则作为财产的法人主体,将土地既作为一种价值化的资产,可直接投入生产经营中实现增值;又可作为一种资本投人,实现土地资本经营的企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从而较好地促进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更有效地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真正使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都找到合理定位和合法的利益保障。2、 “股田制”的产生广东南海市土地股份制改革试验开始于 1992 年。南海市实行土地股份制有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1992

3、 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经济建设的新高潮,大量资本流入广东,开发区大量兴起,南海市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地价开始飞涨,农民的“惜地”心理受到强化。而当时土地承包经营制导致的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农村工业化的矛盾。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区域集中问题,而在征用土地建立乡镇开发区过程中遇到农户和经济合作社的抵制;由于土地价格的飞涨,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原来部分已经农转非的农民还要求倒流回农村。土地的产权分散在自然村、农户手中,制约着镇一级和管理区对村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形成土地家庭承包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局面。农村土地被征用后,征地补偿引起尖

4、锐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户均耕地仅为亩,而且好坏搭配远近插花,难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然而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须打破土地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局面,集中土地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但是采取土地国有化的政策,剥夺农民的承包权和社区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势必引起强烈的社会矛盾,而采取赎买的政策,成本又太高。只有采取一种农民参与、共同获利的制度改革方式,才能避免上述矛盾,而土地股份合作制恰好能满足土地集约化利用又让农民共同获利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可以将土地集中,土地价值按股份界定到人。对农村而言,土地集中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对农业而言,土地集中有利于产业化的实现。对农民而言,一方面可以享受

5、股份分红,从而使农民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使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建设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将讨价还价的范围限定在社区之内,容易形成“集体的一致行动”。1991 年底,南海市罗村镇下柏管理区把股份合作制引人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首先进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试点。该管理区辖 4 个自然村,1748 个农业人口,有水田 1600 多亩,旱岗地和宅基地 2000 多亩。实行股份合作制后,把已经分包到户的土地和集体组织的其他财产统一集中到管理区的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然后按年满 16 周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分配一个土地股份。16 周

6、岁以下的分配半股的标准折股到人。公司保证按国家当年粮食收购价格的 80每人每月供应 25 公斤稻谷,每年给予每股 400 元以上的现金分红。全区土地集中后管理区把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开发区和商贸住宅区,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农业基本保护区按照特定的经营项目对专业队进行定额承包。1993 年初,南海市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增加了里水镇沙涌管理区和平洲区夏北管理处洲表村两个试点单位,各镇区自发组织了 14 个试点单位,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分四批铺开土地段份合作制改革,到 1994 年底全市共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 1590 个,占区社总数的 96。截至 2000 年,南海市已经先后建立农村股份

7、合作组织 1870 个,其中以村委会为单位组建集团公司 191 个,占该是村委会总数近 80%;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股份合作社 1678 个,占全市村民小组的%。从南海市 19922000 年的经济发展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绩效明显: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使大部分村社有能力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从实践上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地方政府、社区、农民“共赢”的制度安排。1994 年 4 月,广东省政府决定在珠江三角洲由点到面地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制。继广东之后,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市也开始进行土地

8、股份合作制的试点。二、 “股田制”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1、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我国农村目前劳动力大约为 5 亿人。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农村只需要 1 亿劳动力,另外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业约能容纳亿劳动力。因此农村有亿劳动力,这其中有亿常年外出打工,余下的亿则滞留在农村。同时,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占到 44%,初中以上的占

9、56%,其中高中以上的占 11%,大专以上的占%。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 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 5%是大学生,高中毕业生占%。显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农村劳动力空间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态势由东向西逐步递减,东部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也就是说,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因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因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缓慢从就业结构看,改革开放 2

10、0 多年来,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以农业劳动力为主的传统结构。1978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比重为90%,到 1998 年仍占%,20 年间只下降了近 20 个百分点。2、我国农村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出现是有其历史渊源的。纵观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其工业化过程总是与城市化相伴随的,工业在不断地吸纳农业原料,促进农业商品化的同时,也不断把农民吸纳到工厂转化为产业工人,农村地区在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就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城乡经济也渐趋于协调。而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缺乏原

11、始资本积累的基础上采取了依靠剥夺农业剩余,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特殊的工业化道路,而且工业的优先发展选择的是“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而言,重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联系少,对农业的拉动效应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相当弱,因此,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部门的数量很少。此外政府为保证工业化的进行,从政策上严格限制了农业人口的流动,因而形成了今天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城市居民少,农村人口多的“二元”局面。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因为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我国国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

12、的客观基础人多地少,是我国农村最大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区、实验区不断兴起,交通、城建、厂矿等各种基建占地不断增加,导致土地不断减少,而人口还在增加,农业生产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实际上是半耕半闲,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比较利益的驱动(1)产业比较利益农民首先感受与关注的是农业比较利益。与非农产业相比,与城市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均偏低。一方面,我国各类的粮食单产可以说都高于世界水平,也就是说土地生产率高,可是因为还不到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却很低。近年来,由于粮食购销改革出现曲折反复,粮食等农产品的流通不畅,价格连年走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农民收入

13、增长缓慢,甚至减少,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被分割,农业部门留下产中环节,将增值的加工和运销环节归让工商部门,实行多部门“条条”管理,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致使农业比较效益低,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一种客观存在,当农民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产生强烈的离农倾向。(2)地区比较利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早己存在,东中西梯度至今不仅没有改变,相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地区性收入差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基本动因。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也有少数人流向外地,其中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他们在外地城乡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西方古典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

14、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起的。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转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是农业低收入,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缺乏,对本地社会条件满意度低等多种因素。工业化的动力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设立和不断扩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转入工业生产。从农村劳动力变为工人形成农民减少的动力。农业生产的推力农业生产装备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的体力得以延伸,为单个农民种植更大范围的农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15、农业向集体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形成农民减少的推力。城市的吸引力农民在农村收入水平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城市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是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活动密集地,工作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工作生活条件好,一个农民一年中即使中在城市工作部分时间,也比他在农村工作一年所获得的报酬多。城市化的要求在于通过人口、经济、科技等资源的集聚,不断提高现代化,实现空前巨大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农村劳动力正是适应这种历史要求向城市转移。许多新兴城镇和经济开发区的崛起,民工是拓荒者。平地起高楼,是他们一砖一石砌起来的,功不可没。城镇上新兴的各类服务业,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厂里的累

16、、脏、险工种,大商场大公司的售后服务机构派出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民工在干。有许多人进城已四五年、七八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融入了城市社会。4、 “股田制”有利于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农民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诸多制约因素明显的情况下,必须寻找有效途径加快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 “股田制”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形式,在我国各地的实施已经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认为,实行“股田制”是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方式。实施“股田制”建立具有现代产权制度的土地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阻碍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流动提供了比较利益的制度前提,促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然而,现在却成为妨碍农村土地流转,阻止农业规模经营,将千万农民与土地束缚在一起的“脐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是迫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