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245923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4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吃食堂_与语法转喻_任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 3期/ 吃食堂0与语法转喻任 鹰本文由动宾结构/ 吃食堂0中的宾语成分/ 食堂0的语义类型的分析入手, 着 重论述了/ 语法转喻0的形成机制及其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并对相关的句法现象有所涉及。作者认为, / 吃食堂0其实是一种转喻说法。而一种转喻说法一旦形成, 就应当按照转指物也即/ 目标物0的性质确定语言成分的语义类型。因此, / 吃食堂0中的/ 食堂0并非处所或其他语义类型的宾语, 而是受事宾语。/ 吃食堂0之类的说法能够成立, 主要是认知因素在起作用, 对此类结构的构造特点及 生成理据作出说明, 是不能将认知因素摒弃在外的。一在汉语语法研究中, 宾

2、语语义类型的划分, 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又颇存争议的问题。对某 些宾语成分的语义角色的确认, 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而对有些宾语成分的语义角色, 人们虽然已有大致相同的看法, 但仍有许多疑点难以消除,/ 吃食堂0中的/ 食堂0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在以往的汉语语法研究中, 人们通常从可能具有的事理关系出发, 将/ 吃食堂0中的/ 食堂0分析为处所宾语, 认为/ 食堂0只是/ 吃0的动作进行的处所。但是, 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 特别是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也不断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譬如, 陆俭明先生在题为5汉语语法 研究所面临的挑战6的学术演讲中曾提到, / 就拿处所宾语来说, 不少语法论著

3、都把-吃食堂. 、-吃馆子. 里的-食堂. 、 -馆子. 分析为处所宾语, 并说: 吃食堂= 在食堂吃饭; 吃馆子= 在馆子里 吃饭。教师的话不能说不对, 但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往往是老师所没有预料到的。既然说-吃食堂. 就是-在食堂吃饭. , -吃馆子. 就是-在馆子里吃饭. , 那就是说,-在食堂吃饭. 、 -在馆子里吃饭. 可以分别说成-吃食堂. 、 -吃馆子. 。外国学生这样一想, 就类推起来, 结果说出了下面这样 的病句: ( 1)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我现在都吃勺园七号餐厅。( 2) 昨天我们进城是吃前门的全聚德。为什么-在食堂吃饭. 、 -在馆子里吃饭. 可以分别说成-吃食堂

4、. 、 -吃馆子. , 而-在 勺园七号楼餐厅吃饭. 、 -在前门的全聚德吃饭. 不能说成-吃勺园七号楼餐厅. 、 -吃前门的全聚德. ? 这就很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第一,-吃食堂. 、 -吃馆子. 里的-食堂. 、 -馆子. 到底是不是)59)处所宾语, 需重新加以考虑。第二, 在-吃食堂. 、 -吃馆子. 这类说法里, 对充任宾语的词语有什么限制没有? 第三, -吃食堂. 、 -吃馆子. 这类说法在什么场合, 也就是说在什么语境下才能用?0陆先生所提出的问题, 的确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的兴起, 也为此类问题的妥善解决, 提供了良好的知识背景。二在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中,

5、转喻( metonymy) 与隐喻( metaphor) 是两个基本概念, 对于两者在人的认知过程和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认知语言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日本学者山梨正明指出:/ 我们不仅通过日常语言, 理解外部世界的具体对象, 并且能够灵活地理解关于不能直接把握的抽象世界的知识。在使灵活理解成为可能的能力中, 把握某个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类似性的能力(-类似性. 的认识能力) 和将具有时空近接关系乃至邻接关系的对象联系起来的能力(-近接性. 的认识能力) , 在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种能力被间接地反映到日常语言表达中。 0世界万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而是相互联系着的, / 类似性

6、0和/ 近接性0是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的主要形式, 也是认知主体在不同的认识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从而扩大认知领域的基本凭借。简单地说, / 类似性0是性质的相似, / 近接性0则是时间或空间距离的相近。凭借/ 类似性0和/ 近接性0认识并表述客观对象, 转喻和隐喻是必不可少的心理机制。如作区分的话, 以/ 类似性0为凭借, 主要是隐喻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以/ 近接性0为凭借, 则主要是转喻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同其他复杂的以逻辑判断为基础的心理过程相比, 以感性的经验模式为基础的转喻和隐喻的发生更为自然、 便捷, 因而更不易被察觉, 这一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可以说, 对于普通交际者

7、来说, 转喻和隐喻大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并映现为各种看似平常的表达方式的。按照传统看法, 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在传统修辞学中, 转喻被定义为用于以存在物 e1的名称指示存在物 e2 的一种修辞格( figure of speech) 。如上所述, 在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 转喻不再被看作辞格, 而是同隐喻一样被看作人类普遍的认知和表述方式。既然转喻在语言认知和表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语言分析中也不应被忽视。而如果将转喻等认知环节考虑在内, 则有必要对某些语言成分的指称对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语义角色重新加以确认。总的来看, 转喻的使用不仅具有频发性, 而且其形式具有多样性。

8、以整体代部分或以部分代整体以及以容器代内容物, 都是比较常见的转喻形式。三把可以指称处所的成分一律看作处所成分, 是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常见的作法。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在教学中有其简便之处, 但作为语言研究, 显然是不够准确、 科学的。能够指称处所的词语在语言结构中所实现的是否就一定是处所义?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得出这样的答案,是因为至少有下述两种情况存在: 一种情况是词义本身往往具有多侧面、 多角度的特点, 一个)60)/ 吃食堂0和/ 吃馆子0是内部构造和生成机制完全相同的两个结构, 这里仅以前者为例进行分析, 而分析结论同样 适用于后者。名词性成分本身可能既有处所性, 又有事物性, 而后者又常为

9、前者所掩盖; 另一种情况是通过 转喻等认知途径, 词语的意义会发生转化, 一个处所成分有时会被用以转指与处所有关的其他事物。如将指称一个存在物的词语的意义看作一个整体, 第一种情况就应当算是以整体代部分, 是与转喻有关的词语用法; 第二种情况则是以此物代彼物, 是典型的语法转喻现象。 先看第一种情况。词义的构成异常复杂, 在具体的语言结构中, 在同相关成分的组合中,即便一个只有单一义项的词语得以实现的也往往不是全部词义, 而是词义的某个侧 面。词义构成和实现的这种特点, 是由指称对象的可分解和多特性的特点决定的。名词性成分的基本表述功能是指称, 指称对象多为外界存在物。一个存在物作为一个整 体

10、, 具有/ 完形( gestalt)0特征。依照人的感知规律, 对/ 完形0的感知要比对构成/ 完形0的局部要素的感知更为容易。这一感知规律在语言认知中, 就表现为人们常常笼统地看待、 理解代表某一事物的词语的意义, 如同外界存在物的可分解特点常被忽略一样, 指称存在物的词语的多角度特点也常被忽略, 从而也就使得以整体代局部这种带有转喻色彩的表述方式, 极其自然甚 至是无所不在地被人们在日常语言中运用着。Joho R. Taylor 曾经谈到, / 我们在表述存在物时, 经常把焦点对准存在物的各个不同的部分。在-洗汽车. 中, 焦点对准汽车的外部; 在-用吸尘器清扫汽车. 中, 焦点对准汽车的

11、内部空间; 在-检修汽车. 中, 焦点对准汽车的动力部分。即 使针对这些例句, 我们也不能说-汽车. 是多义的, 用 C RUSE, D. A 的术语来说, 只不过是-汽车. 的意义-随语境而被调整( contextually modulated) . 。 0当然, 将焦点对准整体而不是局部, 在语言表达中也很常见, 如/ 买汽车0就是如此。由于人们在话语交际中, 不是孤立地去理解语句中每个词语的意思, 因此只要有具体的上下文作参考, 一般就不会对词义的角度产生误解。如 以话语交际原则加以衡量, 以整体代局部的表述方式, 不仅没有违反信息明白准则, 还较好地体现了信息适量准则, 有助于提高表述

12、效果。存在物整体与存在物局部构成了外在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以指称整个事物的词语转指事 物的某个部分, 无疑属于以整体代部分的转指现象; 而存在物的总体属性与某一方面的属性则构成了内在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一个具有多重语义特征的词语仅以某一方面的语义特征出现在语句中, 是建立在词义内在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之上的转指现象。换句话说,-旁边. 、 -前. 、 -后. 等, 是将非处所名词处所化的手段。-学校. 、 -公园. 与-桌子. 具)61) 5/ 水r 沸+ 9 0 H/ ) 汤r 沸+ 9 0 H/ ) U / m r 沸+ 9 ) 动词 N格支配 H 名词N意味特性6, 5言语61992 年 6

13、 月号( 日) 。 5转指和转喻6( 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以下凡引此文者不再注明出处) 。 5处所宾语初步察6, 见5中国语学论文集6, 日本东方书店 1997 年版。 谌容:5赞歌6。总之, 词义既有复杂的一面, 也有单一的一面, 复杂的一面体现在静态的蕴含中, 单一的一面则体现在动态的运用中, 一个词语的意义无论多么复杂,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 在相关成分的制约中, 得以实现的也只能是复杂词义的某个侧 面或者说某个部分。这种词义的实现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被称为/ 含意的透视图法化0或/ 含意的前景化( perspectivization of an impl- icati

14、on)0。应当说, 同一个词语既有事物性又有处所性, 是语言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对既有事物性又有处所性的词语, 人们很容易只注意其处所性, 并只按处所性确定其语义角色。沈家煊先生指出: / 在语词的理解过程中, 显著的词义比不显著的词义优先处理。 0语言认知研究则早已证明, 空间关系是现实世界中比较容易把握并较早被认识的一种关系。处所是典型的空间存在物, 处所的空间显著度通常要高于一般事物, 处所性要比事物性更易于为人们所识别、 所处理。 因此, 当一个存在物既能被作为处所又能被作为其他性质的事物看待时, 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其作为处所看待。这种认知倾向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一个语言成分的语义特性和语义角

15、色的确认, 很多并不是以处所身份出现但却被作为处所看待的成分, 大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再看第二种情况, 即本文所重点分析的/ 吃食堂0类语法转喻现象。/ 吃食堂0中的/ 食堂0不应被分析为处所宾语, / 吃食堂0不同于/ 在食堂吃饭0, 是我们对问题的基本看法。/ 吃食堂0中的/ 食堂0虽然是具有 + 处所 语义特征的词语, 可是, 在此它的指称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 处所性也已不复存在。具体地说, / 食堂0是指/ 食堂的饭0, / 吃食堂0与/ 吃食堂的饭0同义, 而与/ 在食堂吃饭0并不是一个意思。就/ 吃食堂0的宾语成分的语义类型问题, 史有 为先生曾经提到: / -吃食堂. , 并非仅仅

16、在食堂吃, 而是依赖食堂, 因此是一种吃饭的方式, 从食堂里把饭菜买回家去吃也是-吃食堂. 0。我们虽然不能同意将/ 食堂0看作/ 吃饭的方式0, 但不能不承认史有为先生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请看实例( A) :胡书记愈说愈兴奋, 他抬手顿足地高呼:/ 你们马上组织废铜烂铁搜集队, 挨家挨户去搜。当然罗,要思想领先, 不能强迫命令。要给群众讲清楚: 窝藏一口铁锅, 就是窝藏一个敌人, 就是反对吃食堂, 梦想走回头路。)62)这里的/ 吃食堂0是某个历史时期所强制实行的所谓/ 革命化0生活制度, 与之相对立也即被禁 止的不是/ 在家里吃饭0, 而是/ 吃家里的饭0。由于/ 吃食堂的饭0也不排除/ 食堂0也就是/ 吃0的处所的可能, 而且按一般常识, / 吃食堂的饭0这一行为以/ 食堂0为施行处所的频率最高, 同时,/ 在食堂吃饭0也蕴含着/ 吃的就是食堂 的饭0的意思, 因此, 从事理关系上可以推断, / 吃食堂的饭0与/ 在食堂吃饭0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但事理关系的推断并不等于语言本身的含义, / 吃食堂的饭0与/ 在食堂吃饭0是从两个角度对两个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