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448190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1 鲁科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化学科学走进化学科学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 20 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 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 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

2、2020 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21 世纪的发展趋势世纪的发展趋势 例 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 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重要史实,1661 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提出 的概念,标志着 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 革命性进展;1803 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 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 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中国,1965 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 ;1981 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

3、酸转移核糖核酸。 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 点、硬度、密度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生成了新的物质。从微观的角 度看,前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后者构成 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但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并不发生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 物理变化。 例:判断下列

4、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冰融化成水 干冰升华 钢铁生锈 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 电阻丝通电发热 变红 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 石油分馏 煤的干馏 白磷自燃 火药爆炸 答案: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 四、化学用语四、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每一种元素都有一国际上统一的符号,它既代表一种元素,又可以代表这种 元素的一个原子。如 O 既代表氧元素,又代表一个氧原子。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它代表某种物质,表示该物质有什 么元素组成,若有分子存在,还可代表一个分子,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什么原子。 如 H2O 代表水,表示水由氢

5、、氧两种元素组成,代表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式的书写规律: 金属单质由金属原子构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就是其元素符号; 非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气态的一般为双原子分子,呈液态的溴和呈固态的碘单质的分子也是 双原子分子;其他非金属固态单质结构复杂,直接用元素符号代表其化学式; 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化合物一般可根据下列规律书写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绝大多数情况下 m 和 n 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常见原子团:NH4+、NO3-、SO42-、CO32-、HCO3-、PO43-、HPO42-、H2PO4-、ClO3-、MnO4- 常见元素化合价:元素

6、 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Ag+1Ca+2F-1C+2,+4O-2H+1Mg+2Cl-1,+1,+3, +5,+7Al+3N-3, +1, +2 +3, +4, +5K+1Ba+2Br-1Fe+2,+3Si+4Na+1Zn+2I-1Cu+1,+23原子结构简图、离子结构简图:反映原子、离子核外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的符号。 4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遵重客观事实,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即要配平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对应相等。 此外,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规律,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不

7、同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体现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分别是什么,而且还告诉我们各物质的比例关 系。 2H2 + O2 2H2O从质量角度: 4g 32g 36g从分子数角度: 2 分子 1 分子 2 分子从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mol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 44.8L 22.4L 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 2 体积 1 体积 例 4: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 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1)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 4X+5O2 =4NO+6H2O, 根

8、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 X 的化学式为 。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的排气管 上安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两种可参与大 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 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mnnmYX使用火 制陶瓷 酿酒 炼丹2、近代化学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9 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1803 年原子学说的建立C、1771 年氧化学说的建立 D、1661 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 B、治理

9、环境污染C、开发新能源 D、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4、1803 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 )A、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B、英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C、以碳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D、经过化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从自然界中发现以及人工制造出的化合物已经超过 3500万种6、19 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

10、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氧气难溶于水C.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变成黑色物质 D.镁带很容易被折弯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9、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是同素异形体C.氧气是单质,臭氧是化合物 D.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完全相同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 1535时熔化成铁水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1 标

11、准大气压下,水在 100时变成水蒸气 D.日光灯照明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海水晒盐C用汽油作溶剂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D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1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学变化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放热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13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各物质质量总和14某含氧酸分子式为 HxROy/2,则 R 的化合价为( )Ax Bx-y Cy-x D(x-y)/21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游离态的是AO BAr CN DI16已知元素 R 的化合价是

12、+5 价,下列 R 元素的化合物分子式错误的是( )AR2O5 BHRO3 CMg(RO3)2 DKRO217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8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据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有三个中国的面积!科学家们呼吁人类要保护臭氧层。大气层中,臭氧的作用是( )吸收 CO2 补充 O2 吸收红外线 吸收紫外线19借助于化学方法,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为更小的微粒。下列实验事实最能体现上述论点的是( )A食盐固体溶于水消失 B盛浓盐酸的试剂瓶打开冒白雾C干冰露置在空气中逐渐消失 D红色氧化汞粉末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题号题号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答案答案A AD DD DC CB BB BC CB BB BB B 题号题号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 答案答案D DD DA AC CB BD DD DD DD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