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243775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85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重要考点汇总(全章节)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一、小儿生长发育1、体重:1 周岁内:1-6 个月=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 个月=6+0.5*月龄2 岁-12 岁:体重=年龄*2+82、身长:出生约 50cm,第一年长 25cm2-12 岁身长=年龄*7+703、头围:新生儿 34cm,1 岁头围 46cm,2 岁约 48cm4、胸围:出生时 32cm,1-1.5 岁胸围=头围1 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年龄+头围-15、囟门:前囟关闭年龄是:12-18 个月6、新生儿期呼吸:40-45脉搏:120-140血压: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收缩压*2/3二、小

2、儿营养蛋白质 10-15%脂肪 25-30%供给热量的重要来源糖 50-60%热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与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是:VitB三、小儿诊法小儿望神的重点是(察目),首选观察:眼神小儿形体望诊的顺序是:头囟、躯干、四肢、毛发、指甲四、小儿体液平衡1、小儿脱水程度:轻度:5%;中度:5-10%;重度:10%2、补液(1)定量:轻度 30-50ml/kg;中度 50-100;重度 100-200(2)定性:原则:先盐后糖。低渗脱水:补 2/3 张含钠液等渗脱水:1/2 张含钠液高渗脱水:1/3-1/5 张含钠液(3)定速:重度脱水:首选快速应用 2:1 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输注速度宜稍慢例题:1.

3、 *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有小儿医的时期是:A. 春秋战国至两汉 B. 秦至两汉 C. 隋唐 D. 唐朝 E. 宋朝2. 我国最早记载婴儿病的医书是:A. 内经 B. 千金方 C. 颅囟经 D.小儿药证直诀 E.诸病源候论3. *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小儿医是:A. 巫方 B. 巢元方 C. 孙思邈 D. 钱乙 E. 扁鹊参考答案1. A 2.A 3.E第二单元 儿童保健一、儿童保健与疾病预防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 此程序可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 婴儿必须在 1 岁内完成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

4、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五种疫苗的接种(预防七病),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1 岁以上接种 2 次间隔 710 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表 12-3-1)。表 12-3-1年龄出生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卡介苗皮内乙肝10ug5ug5ug脊髓灰质炎1#1#1#百白破0.5cc0.5cc0.5cc麻疹0.2cc例题:1.* 小儿 2 岁后体重的计算公式:A.体重=3+0.6月龄 B.体重=3.6+0.5月龄 C.体重=8+2年龄 D.体重=7

5、5+5年龄E.体重=80+2年龄2.* 小儿头围发育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出生时平均 30 厘米 B.生后最初半年增长 8 厘米 C.后半年增长 4 厘米 D.2岁时约为 48 厘米 E.5 岁时约为 50 厘米3.*2 岁内小儿乳牙总数计算是:A.月龄减去 46B.月龄减去 34C.月龄减去 67D.月龄减去 23E.月龄减去 78参考答案1.C 2.A 3.A第三单元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的分类方法及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由于新生儿学的发展, 既往仅以胎龄来区分足月儿或早产儿已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分别根据胎龄、出生体重、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及生后周龄等方面对新生儿进行分类。1

6、.按胎龄分类:足月儿:指胎龄37 周至4000 克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3.按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类: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 10 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有早产、 足月、 过期小于胎龄儿之分。 我国将胎龄已足月, 而体重3 月(四) 病情分类轻症 肺系症状;重症 肺系症状重,其它系统明显累及,中毒症状明显。心力衰竭的诊断:呼吸突然加快60 次/分婴儿心率 P 突然180 次/分;幼儿大于 160 次|分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或尿少浮肿 具备前五项即可诊断心衰心力衰竭的治疗:(1)吸氧(2)镇静 (3

7、)强心:洋地黄制剂。(4)利尿:速尿 (5)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第四节 哮喘一、概念: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重者不能平卧为特征。哮指声响音,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二、病因病机外因诱发 引动伏痰痰阻气道痰气相搏发为哮喘三、特征: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 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四、儿童哮喘诊断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8、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5、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五、辨证论治寒性哮喘症状 :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治则 :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方药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热性哮喘症状 :咳嗽喘息,声高息涌,喉间哮吼痰鸣,咯痰稠黄,胸膈满闷,身热,面赤,口干,咽红,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则 :清肺涤痰,止咳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外寒内热症状 :喘促气急,咳嗽痰鸣,鼻塞喷嚏,流清涕,或恶寒发热,咯痰黏稠色黄,口渴,大便干

9、结,尿黄,舌红,苔白,脉滑数或浮紧。色黄治则 :解表清里,定喘止咳方药 :大青龙汤加减西医部分 哮喘基本特征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 是哮喘的基本病变, 由此引起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西医治疗气道高反应证(标):2 受体激动药气道慢性炎症(本):糖皮质激素例题:1.感冒之名最早见于( )A.仁斋直指方 B.诸病源候论C.医学源流论 D.丹溪心法E.证治汇补2.感冒的病机主要在于( )A.肺气失宣 B.卫表失和C.肺气上逆 D.肺气失肃E.卫表不固3.某男,64 岁,近一月来寒热持续不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疗方剂宜首选( )A

10、.新加香薷饮 B.葱白七味饮C.参苏饮 D.再造散E.加减葳蕤汤参考答案1. A2. B3. C第五单元 脾系病证第一节 鹅口疮一、概念:以口腔及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其状如鹅口,故名“鹅口疮”。又因其色白如雪而称“雪口”。二、发病特点:多见于初生儿,小婴儿。久病体虚婴幼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患儿。三、西医:白色念珠菌感染外治法1、冰硼散或青黛散+少量蜂蜜调和外涂 3 次/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龙胆紫涂擦患处,每日 12 次。病变广泛者:制霉菌素局部涂抹 10 20 万 U/ml ,每日 2 3 次。)2、吴茱萸 15g,胡黄连 6g,大黄 6g,生南星 3g,研末,

11、一岁以内,每次3g,一岁以上增至 510g,用醋调成糊状,晚上涂于患儿两足心,外加包扎,晨起除去。第二节 口疮概念:是指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 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风热乘脾证候: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 +脾胃积热(甚则满口糜烂,周围焮红,疼痛拒食,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表证(伙伴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 :疏风散火,清热解毒。方药 :银翘散加减 凉膈散外治法:冰硼散(口疮鹅口疮)吴朱萸(口疮鹅口疮)第三节 呕吐证治分类1、伤食吐呕吐酸臭,吐后觉舒。2、

12、胃热吐食入即吐,吐物热臭。3、虚寒吐食后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物清冷。4、肝气犯胃呕吐酸苦,暖气频频。5、虚火呕吐呕吐反复,时作干呕。第四节 腹痛一、功能性腹痛的诊断:(再发性腹痛)(良性复发性腹痛)(1)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长,能自行缓解。(2)腹痛以脐周为主,疼痛可轻可重,但腹部无明显体征。(3)无(全身症状):发热、呕吐、咳喘、尿急痛等。(4)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时症状相似。第五节 小儿腹泻脱水的性质液体补液疗法1.口服补液:适应症:适用于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轻度累计损失量:5080ml/kg;:中度累计损失量: 80100ml/kg;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补给.

13、频频喂给,812 小时服完.2.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原则: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糖后盐、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两补(见尿补钾、见抽补钙)(1)定量:轻度 90120ml/kg 中度 120150ml/kg 重度 150180ml/kg(2)定性: 低渗性 2/3 张 等渗性 1/2 张 高渗性 1/31/5 张(3)定速 : 总量 1/2 在头 812h 补完, 速度 812 ml/kg/ h;余量 1216h 补完, 速度 5ml/kg /h;休克,首先扩容 2:1 液或 1.4%NaCO3 1020ml/kg 于 3060 分钟静脉注入.1.湿热泻证候:

14、起病急,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2.伤食泻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方药:保和丸加减。3.脾虚泻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王,男,2 岁。8 月 20 日就诊。主诉:腹泻 2 天。现病史:患儿于

15、 2 天前起病,腹泻,大便黄色浠水便,加少许粘冻,泻下急迫秽臭,量较多,日行 78 次,轻度发热口渴,便时哭闹,肛门灼热发红,食少,恶心未吐,小便短黄。曾用思密达等药治之,疗效不显。查体:T:38,神烦,体倦,口唇干红,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无明显水证,肝脾不肿大。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少许,红细胞:01/HP。要求:1 分析病因病机。(3 分)2 作诊断(中医病名,证型各 1.5 分)3 拟定治法(2 分)给出方药(2 分)诊断:病名为泄泻;证型为湿热泻病机分析:夏日暑湿党龄,患儿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故见泻下黄色稀水便,挟阻,中焦气机不畅,

16、故便时哭闹,肛门灼热发红;湿困脾胃,胃失和纳,则食少,恶心未吐;热重于湿,则见轻度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湿热注下,故见小便短黄;指纹紫滞乃湿热蕴结实证之征。病机总属热蕴结,肠失传导。治法:清热利湿。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处方:煨葛根 8g,黄芩 5g,黄连 2g,马鞭草 8g,煨木香 3g,法半夏 5g,藿香 8g,六一散(包)8g,焦山楂 8g。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特点:(1)季节:秋冬(2) 年龄:624 个月(3)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4)便次多,量多,水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黏液,无腥臭味。(5)实验室检查:便 Rt:少量白细胞,病原体轮状病毒(+)第六节 厌食脾失健运主症 厌食+精神正常,大便正常,脉尚有力。治法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方药 不换金正气散第七节 积滞乳食内积证候 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酸馊,大便酸臭,烦躁哭闹,低热,夜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