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3705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艺术概论一些用来拓展知识面的小点1艺术学之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 2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刘勰:文心雕龙中原道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原。” 4朱熹:“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5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及至人生的意义等。6宋代严羽的“妙悟”说。 7袁宏道:明朝人,“性灵悦”。 8亚里士多德: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艺术概念,他认为“诗人和画家不应当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应当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 9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2、” 10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1圣佩韦:实证论批评家,重视对作家的研究。 1220 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强调对文艺作品的结构和模式深入探索。 13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的研究。 14罗丹:“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 15西汉时期的刘安淮南子中说:“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16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 17南齐谢赫,论绘画六法时,其中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 18清代金人瑞在赞水浒,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19阿巴贡、严监生:悭

3、吝、贪婪。 20奥勃洛莫夫:懒惰因循。 21鲁迅先生讲过: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围秘史。” 22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美学家莱辛:“在古希腊人看来,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这个论点建立了,必然的结论就是: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追求的东西,如果和美不相融,就该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融,也至少必须服从美。” 23俄国 19 世纪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现实的美只有内容,而艺术则把它熔化在优美的形式里,因此绘画优于现实。 24齐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25德国启蒙学者温克尔曼:

4、“希腊艺术的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26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 27席勒: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当狮子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它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28斯宾塞:19 世纪英国哲学家。他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起低等动物来有更多的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他强调,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他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过程,而是为了消耗机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地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 29德国学者谷鲁斯认为

5、:“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为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或作习。230爱德华泰勒: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原始文化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31弗雷泽: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金枝书中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32托马斯门罗:美国著名美学家。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化史理论。 33希尔恩:艺术史学家。艺术的起源。 34科林伍德:美国著名史学家。艺术原理:“可是巫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是既强烈而又切近的,巫术活动总包括着象舞蹈、歌唱、绘画或造型艺术等活动。” 35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6、艺术起源于“表现”) 36克罗齐:意大利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 37科林伍德:“巫术的目的总是而且仅仅是激发某种情感”,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38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 39苏珊朗格:美国当代美学家。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活动的实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生命的符号形式。 40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41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 42尚书中所谓“击石拊石,百兽

7、率舞。” 43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4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45列夫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我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 46贺拉斯:古罗马美学家。明确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渝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47乐记提出“乐者乐也”、“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48王国维:清代学者,在中国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 49中国近代教

8、育家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50斯托洛维奇:苏联著名美学家。审美价值的本质。51在日本,近年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并称为三大科学。 52马克思:“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53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54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55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美国文化学家。文化、概念

9、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 56泰勒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定义”,他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57卡岗:苏联美学家。他认为:“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因为“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 58超现实主义,就是以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柏格森把所谓“生命冲动”当作世界万物的主宰,宇宙间的一切似乎都是由这种神秘力量派生出来的,他从唯心论和神秘

10、论的立场出发,认为只有人的梦幻世界或直觉领域才能达到绝对真实,即所谓“超现实”。 359今道友信:日本著名美学家。他认为:东西方艺术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西方古典艺术理论是模仿与再现,近代发展为表现;而东方的古典艺术理论是写意,即表现,关于再现的思想却产生于近代。 60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1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2克莱夫贝尔:英国著名美学家。艺术一书,被看作是现代派艺术理论的柱石。他认为,艺术和宗教都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科学则属于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 63马克思指出:“

11、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人民的鸦片。” 64丹纳: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艺术哲学。 65大诗人大毛拉加拉善丁鲁米的名著玛斯纳维在伊斯兰教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和圣训。 66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其音乐特点为节奏快速、活泼,二拍子,在第二拍的后半拍停顿一下。十九世纪中叶风行于欧洲。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被出卖的新嫁娘和我的祖国中的波尔卡。 67毛诗序提出了“教以化之”的理论,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经夫妇,成孝敬,厚

12、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68小仲马:“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探讨社会道德问题便成为他创作茶花女的主旨。 69鲁迅在批评宋人小说时说:“宋时理学极盛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性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 70汤川秀树: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古希腊,不但直觉和抽象是完全和谐的和处于相互平衡中的,而且也不存在科学远离哲学、文学和艺术的那种事情。所有这些文化活动都是和人心很靠近的。”他认为,“现代科学文明的问题就在于此人们似乎普遍感到科学远离了哲学和文学之类的

13、其它文化活动。” 71李政道:关心音乐与物理、音乐与心理的关系。发起组织“93 北京科学与艺术研究会”,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特征及相互影响,促进科学界与艺术界的交流。 7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影和广播,400 年;从第一次试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 年;下一步是什么?某些新形式媒介正在地平线上出现。” 73马克思在论述生产过程时说:“这里要强调的主要之点是: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最实际的起点,因为它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本身就

14、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存要素。” 74福楼拜:法国小说家。在写到包法利夫人自杀的时候,作家自己仿佛也尝到了砒霜的滋味。 75马克思说:“生产即创造的行为”。 76戏曲评论家在评论梅兰芳表演艺术时认为他这双手是“会说话的手”。 77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78金山:我国著名电影演员。他把电影表演艺术归纳为三个原则:思想、生活、技巧。他认为:“生活是基础”,“技巧是手段”,没有广阔而深厚的生活基础,想要进行艺术创作,就好比缘木求鱼,必然事与原违。 79北京人艺:“把自己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生活的方法和收获,视为第一位的经验”。 80托

15、尔斯泰:“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同样可以这么说,一般讲来,我的男女主人公翁都作着我所不希望的事情,他们所作的是现实生活中他的所必须作的和现实生活中所常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我想要的事情”。 81绘画史上流传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讲曹仲达的人物画,挺劲有力,画中人物衣衫紧窄贴肉;而吴道子的人物画,神采飞扬,画中人物衣服宽松、裙带飘举,富有运动感,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482邓肯:追求身、心、灵三者的有机结合,强调以舞蹈来展示人们的生命力,被誉为“现代舞蹈之母”。 83冈察洛夫:“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

16、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 84托尔斯泰:认为全部创作的本质,无非就是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85苏里科夫:著名的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女贵族莫洛卓娃。 86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87王蒙:“我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求助于自己的头脑,而且要求助于自己的心灵,而且要求助于自己的皮肤、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每一根末梢神经”。 88阿托尔斯泰:“艺术家汲取现象一旦创作时刻来临,感受过的现象的痕迹,便会象盘子里的盐那样凝聚起来”。 89金山谈体验:“没有体验,无从体现;没有体现,何必体验;体验要真,体现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互相依存”。 90郑板桥画竹:“胸中勃勃,遂有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