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1862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会实践之东关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1关于“东关街”历史文化的调查报告引言:城市和人一样有生命,有动脉,有血管。城市的生命与活力,风貌与个性在于她的基本元素-城市建筑。城市建筑通过街巷的组织,联接形成城市的格局,风貌和特征。城市的源头往往都是一条街,一条巷,这街上有店铺,有作坊,有聚集的人口,有需求的交换。这条街陈列着,供应着周边居民生活,学习,工作的必需品,周边居民生活进出大街的通道就是小巷,一条街不够了再形成一条巷,一条街不够了再形成一条街,先前形成的街和巷,若干年后就称为古巷和老街,密集的街巷就形成了城市。我们结识了一个城市之后,总想知晓这个城市的源头和由来,总想寻觅出这座城市童年的痕迹和发展的轨迹。

2、城市的历史痕迹,有的存与文字的记载,有的就在我们身边,这当然包括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相当熟悉的古巷和老街。而东关街则是其中的典例,谈及扬州街巷,东关街则首当其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殊的街:“东关”的由来东关就是利津门,应为在东面,人们习惯上称东关,地名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这么叫了,利津也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只记得东关了。 扬州画舫录中说:“新城东关至大东门街,三里,近东关着谓之东关大街,近大东门者谓之彩衣街。 ”这东关大街可是一条古老的街,唐代扬州四条东西向的街,唐代扬州四条东西向的街,有条曾变成过农田,一条拓宽改造,而这东关街呢,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曾历尽沧桑,街的面貌自然也有变换,

3、但位置基本没有变动。“东关”的文化积淀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2独特的“盐文化”扬州古来就是产盐之地,海盐的质量好,产量高,扬州又占长江,运河之利,很自然的就成了中部各省食盐的供应基地和集散地。从明代起,两淮盐运署,盐政署就都设在扬州。淮盐商人在扬州办好手续后,凭盐引到盐场提盐,运到扬州,再等待官府集合后运到真州(今仪征) ,从十二屿出江,转运到淮盐额定的东南六省销地。在扬州等待稽合的船只很多,等上十天半个月是正常的事,加上所有的船主把别人的东西“视为己物,恣为侵盗” ,很不划算。商人的算盘总是最精的,与其干等,不如分两步走,先把盐运回来,囤积在扬州,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稽合,就什么时候运走,

4、这样主动权就掌握在盐商自己的手中了。于是也就有了专管在盐场収盐的厂商,专管运盐的盐商,专管运盐的运商,厂商,运商都是盐商,还有商总,商总相当于总经理,厂商,运商相当于部门经理商总住在扬州忙着两边的调度,厂商,运商也要来往于扬州。当时在扬州的盐商很多,据清代(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的记载,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就有几百个山西,陕西盐商聚集在扬州求田问舍,安家落户,还有为数众多的徽贾。为了运盐的方便,盐商的居住,仓库多集中在新城沿浑河一带。当时,再今东关街街道办事处西边不远,有一个高约两丈的砖砌圈门,圈门上方的石额镶嵌着“盛世岩关”四个大字。据说当时检查厂盐的稽合部门就设在这里,因为这里进城办事

5、近,运盐也方便,然后沿东关街向里扩展,东关街也就成了大街。东关街住不下了,救沿运河向南发展,形成了北河下,中河下,南河下,因为盐商,东关街多了一份独特的文化。而商人的往来,则促进了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东关的书院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3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称“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焉” ,这三所书院都在东关街。王世政的扬州揽胜录中说:“广陵书院故址在东关街,与安定书院望衡对宇,专校课童生。咸丰兵末毁,后复建之。科举废后,遂改为巡警教练所。今为公安局官舍。 ”“安定书院故址在旧城三元坊,建于清康熙年间,巡盐御史胡文学创始,杞宋儒胡媛。雍正间,易搓使整治学舍,为郡使肄业之所。康,雍,乾三朝,主讲席者多

6、海内大师,如王步青,褚大文,杭世骏,将是全,赵翼,皆先后主讲席,故德士称盛。咸丰间毁于杨洪之乱(其故址今改为公共体育场) ,同治七年移建东关疏理巷官房。光绪末年科举停止,而书院亦废。其屋舍今改为公安总局,内有大铁蒴一,不知何时移入。 ”“梅花书院故址在光储门外梅花岭侧,初名甘泉书院,后改崇雅书院。雍正末,刘公重选倡教导师,邑绅士马刖还重建堂宇,名曰梅花书院。刘公亲为校士。逮刘公后,归置有司,皆属官科,主讲席着自同城姚先生始。姚先生乾隆奎末翰林,与方往昔先生先后为桐城派古文宗祖,风规雅峻,奖诱后学,四方肄业之士赖以成名者众。咸丰间毁于杨洪之乱。同治五年移东关街疏理道巷口。七年移建东魏街官房,而以

7、疏理道巷口屋舍为安定书院。自光绪末年停罢科举,而书院亦废。其屋舍为安定书院。自光绪末年停罢科举。按:安,梅两院自清初以来,课校士子不限于一郡一邑,故四方来肄业者颇多通人硕士,而其后名满天下者以不可胜数也。如丹徒裴之仙,浙江梁国志,江都箐英,秦根福,汪中,兴化任大春,顾久保,金坛段玉裁,高邮李淳,王念孙,宝应刘台拱,常州洪亮级,孙星衍,万应馨辈,皆自两院中出,可谓集人才之盛矣。”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4这些学者我们不必一一介绍,当代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说,段玉裁,王念孙的学术世称“段王之学” ,他们是嘉乾学派的代表,他们的著作是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再段,王二氏的研究工作

8、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值得我们继承下来的。清末废除科举,书院也随之停办,代之而起的是学堂,继而就是学校,至今扬州方言中还称学校为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两淮盐运司程仪洛等人用盐务经费在东关街个园东侧创建了扬州第一所官立中学董仪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 ,美国基督教会在便益门街开办美汉中学(今商学院内) ,次年,扬州府又在羊巷(今市一中校址)设立扬州府中学堂,教育的方法,科目也逐渐西化。“东关街”的美食和商业东关街的路面原来是长石板的,东段总是湿漉漉的,好像永远没有干的时候。有人说,这条街上吃足了盐,这条街的湿漉漉倒也确实与盐有关,不过它不是直接吃的盐,而是吃多了“四美”酱园的盐卤

9、。 “四美酱园”是清代嘉庆年间由沈氏四兄弟共同创办的, 滕王阁序中有“四美具”一句,他们又是兄弟四人,所以取名四美。同治三年(1864)时转让给镇江赵氏,当时的“四美”只有三间门面,一个小院和七只酱缸。到了民国年间,四美已成为扬州城里最大的酱园了。酱园在这里,路上落下些盐卤也是很正常的,加上每天清晨还要有送水的车子走过,因此路面也就成了湿漉漉的了。当然,这条街上绝不只有四美一家商店,有开业于清代的潘广和五金店,广夏生豆腐店,陈同心鞋店,有开业于民国年间的乾大昌纸店,庆康祥纸店,镇泰昌得粉店,周广新帽子店,恒茂油麻店,还有雨伞点,竹器店,玉器店,炒货店,织袜店等。这条街上人群熙攘,终日川流不息。

10、两旁店铺连片,行当俱全,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5生意欣荣。“东关史上的名人和他们的故居”大盐商马氏二兄弟“马日倌,马日璐”“小玲珑山馆”汪蛟门“江鹤亭”两淮商总“黄至筠”“个园”晚清“张炳炎”“地官第街 10 号”盐商“华友梅”“南侧斗鸡场”“东关街的现状”东关街正在修缮的十处文保单位中,武当行宫、壶园、华氏园、李长乐故 居、胡仲涵故居、逸圃这六处的用途、布展思路已敲定。武当行宫:武当行宫:道教文化展馆道教文化展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武当行宫恢复后,将成为市区道教文化展馆。展馆陈 列结构将按照武当行宫的建筑布局排列,大体分为山门殿、真武殿、大殿三部 分。分别通过文字、图片、法器、音乐以及典型的宗

11、教仪规,全方位展示扬州 道教历史发展轨迹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个展厅部分将采用立体模型和现 代声光电技术,力求将扬州道教文化的历史性、逻辑性、通俗性和知识趣味性 融为一体,从视觉、听觉等不同层面展现给参观者。:“双东双东”名人展馆名人展馆壶园是住宅与私家园林结合得极好的建筑。壶园原本有大小个园,南北 纵深达百米。建筑包括东西两部分,东为园林,中间隔着一条狭窄火巷,西为 住宅悔馀庵。壶园恢复后,将作为“双东”片区的名人展馆,展示“双东”片 区出现的名人、古城旧制、民间故事等。华氏园:华氏园:“非遗非遗”展览馆展览馆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6华氏园恢复后,将作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通过图文声

12、光电等各 种手段和形式,展示扬州大市区域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胡仲涵故居:胡仲涵故居:钱币博物馆钱币博物馆胡仲涵故居修缮完毕后,将作为扬州钱币博物馆,充分展示钱币博物馆独 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胡仲涵是中国近代的银行家。其故居室内布置结束后,将 在门市、前厅、正厅展示中国古钱币的发展历程,传播相关历史史实和传说。“武举文化武举文化”展览馆展览馆李长乐故居建成后,将以李长乐客栈面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开放。其中在李 长乐客栈中,将专门辟出一部分区域,作为“武举文化”展览馆,展示中国 “武举文化”。明清生活场景复原馆明清生活场景复原馆逸圃完工后,将作为明清生活场景的复原馆与市民见面。通过室内的家具、 陈设,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明清式生活布局,市民也可以在其中体验明清式生活。另外,由于逸圃还曾作为新扬州画派(区别于扬州八怪)的活动场所,所 以还将作为新扬州画派的展示馆,介绍名家大师及其作品。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7总结:随着解放桥的建成和琼花路的改造贯通,东关街边变成了小街背巷,幽静了许多。这倒使得它的古朴典雅,独具一格的的风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扬州清明时代小巷的“清明上河图” 。近年来,古运河河滨公园东关古渡的开发和扬州宋大城双瓮城遗迹的发现和恢复,又给东关街增添了更加迷人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缺点和不足,突出表现在老街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保护与利用缺乏明确的整体目标与合

14、力。在古城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征求并采纳专家关于契合古城神韵、传承古城文化的建议不够,有的街区动工前还曾征求专家学者意见,但花费大量成本论证的方案有时只是“走过场” ,开发商为了一己利益之最大化,往往请外来专家“另搞一套” ,结果导致古城街巷肌理无存且整体建筑风格变味。三是保护与利用工作统一协调难。对此我想提出几点笼统个人的建议:(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重视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古街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引领与调控力度。 (三)完善政策,健全措施,进一步提升古城保护与利用水平。古街保护与利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依法开展,更需要法律的保护。 (四)多方参与,加大投入,努力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古街保护与利用工作新机制。人文社会实践之扬州文化8扬州的古街老巷,不但值得深入研究,而且应当大力度宣传,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和保护价值。扬州正在朝着着力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旅游名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前进,希望东关古街能够成为其进程中的一支奇葩,大放异彩,魅力四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