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0745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郫县红光小学 范静 唐晋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进行,如何使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在起来,教者要充分解读新课标,正确定位新课标理念;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价值;要精心设计教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使语文课堂教学华而且实。关键词:实在、新课标理念、文本价值、教学设计、过程这几年在新课程理念地引领下,课改取得了许多可喜地变化。语文课不再象以前那样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字、词、句、篇地训练,而是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但同时许多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触,课改以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背后学生对语言文字地掌握没有以前扎实了,出现了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

2、。那如何纠正这一偏向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一、充分解读新课程标准,正确定位新课标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地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它对语文教学起着指导性地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其原因就是教师对新课标这一指挥棒解读不透彻,甚至出现误解。如有的教师认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教得美轮美奂,充满诗情画意,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语言的魅力。于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就看见天马行空的花

3、拳秀腿或众声喧哗,异口同声的热闹场面,却难见教师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和听说写地训练。所以,教师在对新课标地解读中不能断章取义或为了追求表现语文教学理念而虚化了语文的本质学习,而应根据教学实际解读新课标和正确定位新课程理念。二、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价值课改以来,我们时常会听到一线教师抱怨新教材训练点不够明确,内容不够系统,教参指导性不强,教学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自教师没有深刻解读文本,没有挖掘出教材颇有价值的诠译,没有明白编者的意图。那教师如何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对学生进行实在的语言文字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立足”着手。1

4、、立足于读者的角度,展开作品层面的阅读和理解,这样教师不但可以摒弃杂念获得比较感性的阅读体验,而且还可以从中体验到与学生相类似的阅读感受,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并且教师还能从中体悟到教材本原的一种东西,用以指导教学尤为重要。2、立足于教者的角度展开教材层面的解读和处理。教师应在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对教材进一步解读,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预案,把自己对作品的领悟变成学生对教材地感悟。3、立足于学生角度展开对教材地解读,把教材看作“学材-学习的蓝本”思考教材提供了怎样的“例子”?怎样发挥教材的潜在价值?这篇文本值得训练学生什么?教师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分析、思考文本价值,才能打开解读教材的思路

5、,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决策。三、精心设计教案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是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所以要想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必须做好备课这一环节。备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求实:1、教学目标要简明课堂 40 分钟是一个常数,如果目标太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少,一节课上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抓住,这就导致这节课显得浮躁,目标没落实,训练没到位。长此下去必定会影响学生言语智慧地生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所以备课时教师要立足语文,紧扣文本,围绕三维目标制定出简明又切近学生的实际的教学目标。这样目标简明,课堂上就能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课堂教学才会实在。2、教学内容要简约

6、一篇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并非是全盘教给学生,它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能够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并能积极主动地支付自己的经验库存,用儿童的视角解读它,以汇兑文本所表现的理智、情感和价值取向,求得自己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据此形成自己的教学设想。3、教学过程要简化语文教学呈现的应该是一个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的读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铺桥架路,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要处在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对话分享的课堂情景当中,学习着语文,享受着语文。简化教学过程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而是追寻语文教学的真实,一种真真实实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7、;寻求语文教学的朴实,一种朴朴实实地引领学生潜心会文的过程;展现着语文教学的平实,一种平平实实地启发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体现着语文教学的扎实,一种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的过程。四、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预案,组织好动态的课堂教学,实在地完成教学目标。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实在起来,必须立足课堂、立足文本,着眼于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对学生进行语言、读写的训练。这样,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才能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参考文献1、李志文: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一个“实”字2、 语文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