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40063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2006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该准则以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为依据,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因此,在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将针对新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变化利润表的分析 Abstract In 2006,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our

2、 country.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evailing rules and practices,strictly defined the assets,liabilities,ownersequity,revenue,cost,profit,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elements,specifying terms of relevant accounting elements confirmation,measurement principle,the introduction of

3、the concep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pparent,highlighted the core position of balance sheet,change the cost income under the dominant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i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Therefore,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enterprise great changes have t

4、aken place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Key words: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change of the income statement,Income statement analysis 目录 一、前言 1 二、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 1 (一)补充新规定,形成系统化 1 (二)变动一般核算原则,更具操作性 1 (三)增加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1 (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新规定 1 (五)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2 三、利润表的变化 2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 2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

5、价值 3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3 四、新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4 (一)结构分析 4 (二)财务信息分析 4 (三)影响分析 5 五、新准则下利润表的不足及问题分析 7 (一)模糊了主营业务利润和其它业务利润的划分 7 (二)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容易产生误解 7 (三)编制基础不一致 7 六、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变化。2006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与 2007 年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与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的需求相适应,构建了与我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相接

6、近、囊括了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各行业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的依据。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补充新规定,形成系统化 同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体系增添了若干新规定。例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生物资产金融工具列报金融资产转移石油天然气开采外币折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等。这些规定的增加,使我国各行业在遇到本行业特殊性问题时直接有据可依,使准则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善。 二)变动一般核算原则,更具操作性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对历史成本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明确规定。费用”第 35 条明确规定“企业为生产

7、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同旧准则相比,这种说法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同时,该条中还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规定,但其更能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 三)增加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除了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和现值等已有

8、计量属性外,新准则还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使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可以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达到逻辑上的统一,同时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相趋同。 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新规定 旧会计准则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予以转回,但该规定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操纵损益的主要手段,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第 17 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就使一些企业不能够继续通过资产减值这条路来调节利润。 (五

9、)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这两种计量方法。 此外,新准则改变了债务重组收益的确定、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理论依据,所得税的处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总之,这次改革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计量和核算产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公司财务分析产生重大影响。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下

10、,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变化。 利润表的变化 新准则发布之前,利润表称之为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新准则发布后,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不再反映利润的分配情况。利润的分配情况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新准则对利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理念的变化、会计计量的变化、报表列报的变化和要素内涵的变化上。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 多年以来,我国会计准则遵从的是收入费用观。在该观点下,准则制定者在制定准则过程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

11、差额。旧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从中可以看出,在旧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成为利润表的附属,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 2006 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新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简单的说,利润表是企业一定期间净

12、资产变动的反应,它的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该规定改变了利润表的核心地位,奠定了资产负债观的地位。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 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在该种规定下,所耗用的资产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转销,而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进行配比的收入与费用未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使成本无法得到真正的回收,使资本的完整不能从实物形态或使用效能上得到保证。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无法区分企业的持有收益及营业收益,常导致虚盈实亏、虚利实分的现

13、象,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将未实现的资本的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中收益包含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新准则主要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1、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非主营业务利润,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

14、因为两者的会计处理有相似和相同之处,同时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连着所反映的内容实质上也十分相似,所以将两者进行合并,是会计信息更加简明。 2、新增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并单独列报“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将“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将“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使其所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增加了每股收益报告内容。每股收益反应的是企业每股普通股票在一个会计期间所获得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它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的赢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作出经济决策。 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

15、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凸显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准则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将“投资收益”属计入营业利润,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也列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同样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

16、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其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实质上就是对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新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一)结构分析 新利润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多步式编制利润表,即要求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利润指标,分步骤计算当期净利润。 新准则中“利润表”列报格式没有改变,仍为多步式,但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由原来的三步减少到一步。原准则明确规定:利润表格式中,必须将“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分项列报而新准则不要求区分,只提到“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并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