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新桂研究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240040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新桂研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祝新桂研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祝新桂研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祝新桂研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祝新桂研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祝新桂研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新桂研究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之研究设计之研究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1、研究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今年的金融危机又使毕业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竞争更加激烈,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对毕业生的就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证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的院校、单位选择、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有着差异性影响(文东茅,2005;郑洁,2004;李黎明,2008) 。在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更激励的就业竞争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应该具有更大的影响。

2、而这种影响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发挥作用,其中有些途径可能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公平。本研究就试图解答下面的一系列问题。(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否有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哪些因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有影响?(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哪些因素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影响就业的意愿还是能力?(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哪些途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哪些影响是公平的?哪些影响是不公平的?如何解决?2、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研究意义为:(1)探讨和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影响途径,更好的理解社会经济地位在代际之间的继承性。(2)根据相关理论和调查

3、数据分析家庭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公平性,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提出政策建议以提升处于弱势家庭经济地位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消除由于非个人原因带来的就业障碍,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公平。第二节第二节 研究架构和研究流程研究架构和研究流程1、研究架构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探讨,并配合研究动机与目的,规划研究架构如下图所示,藉以了解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父亲职业 父亲受教育程度 家庭年收入自变量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就业意愿 就业能力因变量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学历层次 学业情况 学校情况控制变量 影响就业的其他因素不公平的途径 就业户籍限制 非竞争性歧视

4、其他途径解释变量 SES 影响就业途径的 公平性公平的途径 就业信息的获取 经费支持 其他途径图一 研究架构图对研究架构图中的相关概念做如下的解释:(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变量是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本研究中的自变量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关于家庭经济地位(SES)的测量,不同的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的指标。一般来说,它主要包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几个关键性指标(Blau& Duncan,1967) ;也有学者把职业划分为六个分数等级作为社会经济指数,后来又加入教育水平和收入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性 SES 指数。本文为了研究具有比较性,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测量为父亲的教育水平、

5、父亲职业和家庭收入。(2)影响就业的其他因素控制变量是为了增加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本研究控制下列多种变量,以期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本研究以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其他因素为控制变量。岳昌君和丁小浩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为五类,分别是学历层次、学业情况、求职情况、家庭情况和学校基本情况(岳昌君、丁小浩,2004) 。本研究是为了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将学历层级、学业情况和学校基本情况纳入控制变量范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被调查者均来至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历和学校等变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学业情况则被保留作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就业的

6、中间变量加以具体的探讨。(3)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呈现变化的变量,本研究中的因变量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就业意愿通过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对工作单位性质、薪资和地域的期望来测量。就业能力通过对就业信心、求职花费、就业落实程度和满意程度来测量。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根据上述研究架构,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 1:具有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毕业生在学业情况上有显著的差异。(1)父亲的职业与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呈显著相关关系。(2)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呈显著相关关系。(3)家庭的总收入与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呈显著相关关系。

7、假设 2: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和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能力呈显著相关关系。假设 3:具有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有显著的差异。(1)父亲的职业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呈显著相关关系。(2)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呈显著相关关系。(3)家庭的总收入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呈显著相关关系。假设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能力有显著预测力。假设 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毕业生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产生影响的不同途径具有不同的公平性。第四节第四节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测量,从而设计出如下问卷,

8、以收集研究需要的数据。1、问卷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调查问卷。问卷一的第一部分调查毕业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根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定义,问卷这部分包括父亲的职业类型,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共 3 项。问卷一的第二部分调查毕业生的学业情况,包括专业、成绩排名情况、是否拿过奖学金、是否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是否获得过其他技术证书(非英语) 、是不是党员、是不是做过学生干部、是不是辅修或修过双学位、是否拥有工作和实习经历共 9 项(岳昌君、丁小浩,2004) 。问卷一的第三部分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意愿部分包括毕业后的去向,对工作单位性质、薪资、地域和就业城市的期望共

9、 5 项,能力部分包括求职信心、求职花费、就业落实程度和满意程度共 4 项。2、问卷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毕业生就业影响途径的公平性调查问卷。问卷二采用里克特量表,列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影响的不同途径共18 项,由被调查者对其公平的程度进行评价。在问卷的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尺度(Likert type scale)的作答方式。以 5 表示“非常公平” 、4 表示“比较公平” 、3 表示“无所谓公平不公平” 、2 表示“比较不公平” 、1 表示“非常不公平” 。第五节第五节 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系采用问卷做调查,调查所得资料将按下列方法加以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

10、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描述统计是用以整理、描述、解释数据的系统方法与统计技术。本研究采用次数分配及所占百分比,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个选择项的分布情形。 2、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可靠程度,本研究中将以 Cronbachs 系数来检定各问卷的信度,其中 值愈大,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愈大,信度越高。本研究将对所问卷一和问卷二分别进行信度分析。 3、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相关是用以检验两个量间线性关系的统计技术。本研究采 Pearson 积差相关分析,用以检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毕业生学

11、业、毕业生学业与毕业生就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相关程度。 4、多元回归分析(Mu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回归是指基于两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两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本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 (标准化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来了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哪些因素对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能力具有影响及解释力。5、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中的 18 个选择项分为两类,平均分低于 3 的为不公平的影响途径,平均分高于 3 的为公平的影响途径。分类后利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验证两类影响途径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如果适合,则利用 V

12、arimax 最大方差最大旋转后,提取特征值1 的主要因子。第六节第六节 研究对象及样本的抽取研究对象及样本的抽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总体是国内所有大学毕业生,为了使研究具有可行性,研究采用样本数据推测总体数据。研究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对人民大学的 29 个院系所随机抽取 3 个不同院系所,然后分别从 3 个不公院系所中抽取 2 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群体作为样本。第七节第七节 研究流程研究流程图二 研究流程图研究背景和动机相关文献搜索与整理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问卷设计问卷预调查抽取样本数据录入与分析撰写报告提出建议问卷发放与回收附:调查问卷一附:调查问卷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调

13、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调查非常高兴您能参加我们的研究,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的,目的 是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情况对就业的影响。问卷所收集的材料仅供科研使用,且全部采 用匿名填写的方式,请您如实回答。您真实的回答对我们得到正确的结论非常重要,希望 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万分感谢!1. 您的性别是: A.男B.女2. 您父亲受教育的年限是: 年3. 您父亲的职业属于: A.底层 B.低下层 C.中层 D.中上层 E.上层4. 您家庭的年总收入为(单位元):A. 1000005.您的专业属于: A. 理工类 B.文史类 C.社会科学类 D.医学 E.农学6.您在班上的

14、排名为: A.前 25% B.25%-50% C.50%以后7.请用“是“与“否”回答下列问题:是否拿过奖学金A是B.否是否获得四级或六级证书A是B.否是否获得其他技术证书(非英语)A是B.否是否党员A是B.否是否学生干部A是B.否是否辅修或修过双学位A是B.否是否拥有工作或实习经历A是B.否8. 您希望毕业后: A.工作 B.继续深造(出国或读研等) C.不就业(继续考研等)9. 您希望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 A 党政机关 B.企业 C.事业单位 D.其他10. 您期望的月薪是: 元11.您愿不愿意去西部? A.愿意 B.不愿意12.您愿不愿意去农村? A. 愿意 .不愿意13.您对自己的求职有信心吗? A.有信心 .一般 .没信心14.到现在为止您在求职上的花费为: 元15.您的工作落实情况为: A.已落实 B.为落实16.您对你找到的工作满意吗? A. 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很不满意本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