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后练习(物态变化)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9960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后练习(物态变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后练习章后练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章后练习(物态变化)章后小结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1.本章知识结构:2.我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_.3.我还想补充:(自己通过本章学习,对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感悟、体会等)._.看一看,能给你什么启示例 1 图 4-23 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读做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读做_.图 4-23解析: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3.2 ,读做 3.2 摄氏度;温度计乙的示数为-2.8 ,读做零下 2.8 摄氏度(或负 2.8 摄氏度).方法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一要认清最小刻度值,二要认清零上刻度及零下刻度.本题中,两温度计

2、的最小刻度值都是 0.2 ,而温度计乙的刻度值随液面下降而增大,说明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负值.通过本题再次说明,读题一目十行,对题意一知半解,或靠习惯性思维解题,是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例 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 4-24 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图 4-24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解析:因冰是晶体,所以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保持恒定(熔点).试管中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正确答案应是

3、 C.方法指导: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本题烧杯中的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不变(0);(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本题中,试管内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和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故不能发生热传递,即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弄清题给的物理过程,选准解题的知识点,并将各知识点灵活、综合地应用于解题中,是正确解答物理问题的根本保证.例 3 一盆 0 的水放在 0 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A.水根本不结冰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

4、开始时水的质量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解析:水的温度处于凝固点 0 ,只要放出热量,水就可以结成冰.但周围的环境也是 0 ,与水之间没有温度差,所以靠热传递,0 的水就不能结冰.但是用电风扇对它吹风时,可加快水的蒸发,水蒸发时要吸热,从而可使 0 的水放热,0 的水放热便可以结冰.由于一部分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结冰后的质量将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由此可以判断选项 A 和 B 不正确,选项 C 正确.至于选项D,我们进一步分析可知,如果蒸发剩余的水没完全结成冰,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与外界环境不发生热传递,也就不能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若剩下的水全结成冰,温度刚好是 0 ,这时蒸发停止

5、,吸热也停止,即使用风扇吹,也不能使其温度降低,所以周围环境的温度仍然是 0 ,故选项 D 不正确.方法指导: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点是达到凝固点能否凝固,主要看能否继续放热.第二点是蒸发在任何温度条件都可以发生,且吸热,这两个知识点综合考虑,才能正常解决此题,切不可凭印象认为没有温度差就不能放热,提醒同学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例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水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温度升高.(2)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3)要维持水的沸腾,必须不断供给热量.解析:(1)水汽化虽然吸收热量,但吸收的热量不能提高水的温度,只能使其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一是沸腾.这两种方式虽然都需要吸热

6、,但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使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汽化时需要吸热所以温度升高“的说法是错误的.(2)蒸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的说法是错误的.(3)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就是:温度达到沸点,吸热.吸收的热量用于维持沸腾的进行.所以“要维持沸腾,必须不断供给热量“的说法是正确的.方法指导:本题的三个判断题,是分别关于汽化、蒸发和沸腾的.把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弄清这三个概念的区别.所以,要正确作出判断,必须正确理解各概念,明确汽化与蒸发、沸腾的关系.例 5 夏天,剥冰棍的包装纸时,常常看到在冰棍的周围出现 “白气

7、“,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解析: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本题中,剥开包装纸的冰棍温度很低,会使其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而液化,形成一些小水珠,看上去就像冰棍在冒“白气“.方法指导:这类问题,考题中经常出现 .解释“白气“现象,首先要明确“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细小水珠,所以是液化现象. 要明确液化成“白气“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像上题中不要错误地认为冰棍先升华成水蒸气,又液化成“白气“.“白气“的产生有两种情况:(1)置于空气中的低温物体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含水的高温

8、物体冒出的“白气“是高温物体上的水先汽化后液化而形成的.例 6 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材料坚硬,不怕热B.材料不传热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解析: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运动时,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产生作用,既使火箭的头部做得十分光滑,也会因与空气碰撞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火箭头部的温度很高,即使不能将火箭头部熔化也不可避免地向火箭内部传递大量的热,使得内部的仪器毁坏.火箭头部所涂的材料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

9、汽化,在熔化和汽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由此可知选项 D 是正确的.方法指导:针对高科技产品,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必定有相应的措施.火箭运动必定产生热量,必须有相应的能吸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想到应属于汽化的知识,因此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加强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的联系,灵活应用.测一测,你学得怎样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2)冰雪化成水_;(3)霜的形成_;(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2.把正在凝固的水放到 0 的房间里,水将_继续凝

10、固.(填“能“或“不能“)3.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了热水的_,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4.在敞口的锅中烧水,直到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_.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 4-25 所示,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请回答:图 4-25(1)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_

11、.(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6.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 4-26 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和_.图 4-267.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为雨滴落在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二、选择题1.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有以下说法:(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

12、认清最小刻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1)(2)(3)(4)B.(1)(3)C.(2)(4)D.(1)(2)(3)2.露、霜的形成分别属于下列哪些物态变化液化、凝华B.汽化、凝华C.液化、升华D.液化、凝固3.冰水混合物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冰升温化成水,水温不变B.冰温不变,水温升高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升高4.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4-27 所示.则该图线可能是图 4-27.冰的熔化图线B.松香的熔化图线C.玻璃的

13、凝固图线D.铁水的凝固图线5.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冰雪熔化了D.冰棒冒出了“白气“7.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8.关于蒸发和

14、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都保持不变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蒸发快慢与温度无关C.水的沸点为 100 ,故水温达到 100 就一定会沸腾D.80 的水可能正在沸腾9.在图 4-28 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图 4-28物质沸点酒精酒精78A水100B煤油150C10.图 4-29 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4-29.图象的 AB 段表示熔化过程B.象的 CD 段表示熔

15、化过程C.在 BC 段所表示的过程,海波继续吸热D.在 BC 段所表示的过程,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11.图 4-30 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图 4-30A.水在 AB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 AB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水在 BC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水在 BC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2.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20 ,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 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 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 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A.41 、60 B.21 、40 C.35 、56 D.35 、36 13.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后,它的示数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1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热,它的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D物体放热,它的温度可能不变1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提供错误条件的是A.铁铁水B.水蒸气水C.液氮氮气D.碘碘蒸气16.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