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5430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习题大全(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高中高二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1.万能公式令 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2.辅助角公式asint+bcost=(a2+b2)(1/2)sin(t+r)cosr=a/(a2+b2)(1/2)sinr=b/(a2+b2)(1/2)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2tanr=b/a3.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3tana-(tana)3/1-3(tana2)

2、4.积化和差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5.积化和差sina+sinb=2sin(a+b)/2cos(a-b)/2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向量公式:1.单位向量:单位向量 a0=向量 a/|向

3、量 a|2.P(x,y)那么向量 OP=x 向量 i+y 向量 j|向量 OP|=根号(x 平方+y 平方)3.P1(x1,y1)P2(x2,y2)那么向量 P1P2=x2-x1,y2-y1|向量 P1P2|=根号(x2-x1)平方+(y2-y1)平方4.向量 a=x1,x2向量 b=x2,y2向量 a*向量 b=|向量 a|*|向量 b|*Cos=x1x2+y1y2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4Cos=向量 a*向量 b/|向量 a|*|向量 b|(x1x2+y1y2)=根号(x1 平方+y1 平方)*根号(x2 平方+y2 平方)5.空间向量:同上推论(提示:向量 a=x,y,z)

4、6.充要条件:如果向量 a向量 b那么向量 a*向量 b=0如果向量 a/向量 b那么向量 a*向量 b=|向量 a|*|向量 b|或者 x1/x2=y1/y2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57.|向量 a向量 b|平方=|向量 a|平方+|向量 b|平方2 向量 a*向量 b=(向量 a向量 b)平方高二数学公式之抛物线1抛物线的定义摘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 F)和一条定直线( 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 迹叫抛物线。这个定点 F 叫抛物线的焦点,这条定直线l 叫抛物线的准线。需强调的是,点 F 不在直线 l 上,否则轨迹是过点 F 且与 l 垂直的直 线,而不是抛物线。2抛物线的方程对于

5、以上四种方程:应注意掌握它们的规律:曲线的对称轴是哪个轴, 方程中的该项即为一次项;一次项前面是正号则曲线的开口方向向x 轴或 y 轴的正方向;一次项前面是负号则曲线的开口方向向x 轴或 y 轴的负方 向。3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6以标准方程 y2=2px 为例(1)范围: x0;(2)对称轴:对称轴为 y=0,由方程和图像均可以看出;(3)顶点: O(0,0),注:抛物线亦叫无心圆锥曲线(因为无中心) ;(4)离心率: e=1,由于 e 是常数,所以抛物线的形状变化是由方程 中的 p 决定的;(6)焦半径公式:抛物线上一点 P(x1,y1),F 为抛物线的焦点,

6、对于四种抛物线的 焦半径公式分别为( p0):(7)焦点弦长公式:对于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可以用焦半径公式推导出弦长公式。设过抛 物线 y2=2px(pO)的焦点 F 的弦为 AB,A(x1,y1), B(x2,y2),AB 的倾斜角为 ,则有|AB|=x1+x2+p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7以上两公式只适合过焦点的弦长的求法,对于其它的弦,只能用“弦 长公式”来求。(8)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之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 a0 时,两者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椭圆、双曲线相同,用判别式法即可;但 如果 a=0,则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或是和对称轴平行的

7、直线,此时,直 线和抛物线相交,但只有一个公共点。(9)抛物线 y2=2px 的切线:如果点 P(x0,y0)在抛物线上,则 y0y=p(x+x0);(10)参数方程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了解某些常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物理 意义,掌握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会根据给出的参数,依据条件 建立参数方程1.万能公式令 tan(a/2)=tsina=2t/(1+t2)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8cosa=(1-t2)/(1+t2)tana=2t/(1-t2)2.辅助角公式asint+bcost=(a2+b2)(1/2)sin(t+r)cosr=a/(a2+b2)(1/2)sinr=

8、b/(a2+b2)(1/2)tanr=b/a3.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3tana-(tana)3/1-3(tana2)4.积化和差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9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5.积化和差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sin(a

9、-b)/2cos(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先给这些吧 !毕竟三角函数变换最复杂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好累呀! (当年自己都证过 )抛物线: y=ax*+bx+c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0就是 y 等于 ax 的平方加上 bx 再加上 ca0 时开口向上a0(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椭圆周长公式: L=2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 (2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 a)与短半轴长( b)的差。(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椭圆面积公式

10、: S=ab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2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 )乘该椭圆长半轴长 (a)与短半轴长( b)的乘积。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 都是通过椭圆周率 T 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 *短半径*PAI*高三角函数: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

11、tanB)tan(A-B)=(tanA- 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 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3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sin+sin(+2/n)+sin(+2*2/n)+sin(+2*3/n)+sin+2*( n-1)/n=0cos+cos(+2/n)+cos(+2*2/n)+cos(+2*3/n)+c

12、os+2 *(n-1)/n=0 以及sin2()+sin2(-2/3)+sin2(+2/3)=3/2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四倍角公式:sin4A=-4*(cosA*sinA*(2*sinA2-1)cos4A=1+(-8*cosA2+8*cosA4)tan4A=(4*tanA-4*tanA3)/(1-6*tanA2+tanA4)五倍角公式: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4sin5A=16sinA5-20sinA3+5sinAcos5A=16cosA5-20cosA3+5cosAtan5A=tanA*(5-10*tanA2+tanA4)/

13、(1-10*tanA2+5*tanA4)六倍角公式:sin6A=2*(cosA*sinA*(2*sinA+1)*(2*sinA-1)*(-3+4*sinA2)cos6A=(-1+2*cosA2)*(16*cosA4-16*cosA2+1)tan6A=(-6*tanA+20*tanA3-6*tanA5)/(-1+15*tanA2- 15*tanA4+tanA6)七倍角公式:sin7A=-(sinA*(56*sinA2-112*sinA4-7+64*sinA6)cos7A=(cosA*(56*cosA2-112*cosA4+64*cosA6-7)tan7A=tanA*(-7+35*tanA2-21

14、*tanA4+tanA6)/(- 1+21*tanA2-35*tanA4+7*tanA6)八倍角公式: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5sin8A=-8*(cosA*sinA*(2*sinA2-1)*(-8*sinA2+8*sinA4+1)cos8A=1+(160*cosA4-256*cosA6+128*cosA8-32*cosA2)tan8A=-8*tanA*(-1+7*tanA2-7*tanA4+tanA6)/(1- 28*tanA2+70*tanA4-28*tanA6+tanA8)九倍角公式:sin9A=(sinA*(-3+4*sinA2)*(64*sinA6- 96*sinA4+

15、36*sinA2-3)cos9A=(cosA*(-3+4*cosA2)*(64*cosA6- 96*cosA4+36*cosA2-3)tan9A=tanA*(9-84*tanA2+126*tanA4- 36*tanA6+tanA8)/(1-36*tanA2+126*tanA4- 84*tanA6+9*tanA8)十倍角公式:sin10A=2*(cosA*sinA*(4*sinA2+2*sinA-1)*(4*sinA2-2*sinA- 1)*(-20*sinA2+5+16*sinA4)cos10A=(-1+2*cosA2)*(256*cosA8-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16512*cosA6+304*cosA4-48*cosA2+1)tan10A=-2*tanA*(5-60*tanA2+126*tanA4- 60*tanA6+5*tanA8)/(-1+45*tanA2-210*tanA4+210*tanA6- 45*tanA8+tanA10)万能公式:sin=2tan(/2)/1+tan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