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5378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除了应当具备一般性的素质要求以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要求:1.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等等。2.高度的敬业精神。与高校其他的行政管理工作相比,后勤管理工作事务繁重,头绪众多,务实性非常强。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能够坚持在繁重而复杂的工作环境之下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后勤管理工作的全过程。3.强烈的服务意识。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来说,必须要具备强

2、烈的服务意识,树立后勤管理工作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根本性原则。在强烈的服务意识指导下,将管理工作与服务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准工作定位,实现后勤管理的预期目标及效果。4.良好的协调能力。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保罗万象,不仅包括与校内的教学单位、机构、管理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进行沟通协调,还包括与校外的一些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因此后勤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在现阶段“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后勤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后勤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5.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模式的“社会化”,大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设施相应地被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后勤管理的科学

3、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但是也相应地给后勤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由传统的“单一型”技能向“一专多能”型人才进行转化,需要管理者具备多样的技术能力。6.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来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多,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复杂事件的能力,及时将矛盾进行有效化解,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体现出后勤管理的功能和价值。虽然后勤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后勤工作者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对后勤工作者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很多高校管理者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

4、因此与专业教师队伍素质培养相比,对于后勤工作者素质培养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很多后勤管理工作者长期得不到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或培训内容较为粗浅,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后勤管理工作职能转变的要求,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显著提高。2.后勤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考核模式科学化程度不强。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针对后勤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在已经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高校之中,考核指标体系也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问题。实际上,很多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正是由于自身素质存在一定缺陷,才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只有建立科学化的工作绩

5、效考评体系,才能够有助于后勤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3.后勤管理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者都是经过校内改革后人员“分流”而来,自身知识水平较差,专业能力不强。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和工作条件的影响,很多优秀的人才也不愿意从事后勤管理工作,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很多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队伍存在综合素质不强,能力结构不合理的现象。1.加强对现有后勤管理工作者队伍的教育和培训。高校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后勤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组织后勤管理工作者参加专业的业务培训。与此同时,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

6、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2.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要充分结合新形势下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设立指标考核体系,突出体现素质考察的目标,要在考核后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绩效的同时,实现对其综合素质的考核,以此来促进后勤管理工作者主动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适应工作需要。3.全面优化后勤管理工作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在加强现有工作者队伍日常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现有的工作环境,实现后勤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和行政部门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合理流动,同时也要吸引社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其中,实现全面优化后勤管理工作者队伍素质结构的目标。作者:张岩 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1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现代经济,2007(6).2季宏高.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及创新.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