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学的价值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4584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大学的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话:大学的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话:大学的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话:大学的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话:大学的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话:大学的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大学的价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的价值大学的价值_周保松梁文道对谈2014-07-28 10:24:28 凤凰博客 我的博文我的博文 周保松是我的老同学,不仅同在中大哲学系上课,而且还一起拜在石元康教授 门下攻读政治哲学。只不过保松和我走的路太不同。当年我读了四年硕士都没 念完,他却在本科毕业后跑到伦敦政经学院取得博士学位,然后回到母校的政 治与行政学系任教政治哲学。可是换个角度看,保松又是个十分反常的人。他本科本来念的是工商管理,一 个人人称羡的热门行当,前途无可限量,但他却在大三那年忽然转系哲学,一 个在另一种意义上“前途无可限量”的学科。不仅这样,他从大一就开始加入 中大学生报,写一大堆批评校方和批判主流社会的文

2、章,这也是一般商学 院学生不会干的事。最神奇的事还在后头。始执教鞭,他就发起网上讨论班,和他的学生日以继夜 的大谈政治、哲学与人生,而且谈得极为严肃深入。前几年,他把第一批讨论 成果编成政治哲学对话录一册,数十万言,自己印了三百本,留给同学当 纪念。要知道,在教授都成了论文机器与行政人员,劳形于资金申请与工作报 告之间的今天,还肯花这么多心力时间在学生身上的老师,实无异于一种几近 消亡的文化遗产。可堪告慰的,这一切无助于升职的劳动到底结下了累累异果。他的学生毕业后 依然不倦地阅读思辨,不少甚至接下其师的棒子,或者继续走上学者的路线 (有学院派也有民间派),或者成为新一代学运社运中坚。近日母校中

3、文大学惹起风波,人人关注大学的价值与学运的未来,于是我更有 理由找保松叙旧细谈。梁梁 L:梁文道 周周 Z:周保松人之为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些限制中,努力为自己做决定,努力对自己人之为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些限制中,努力为自己做决定,努力对自己 的决定负责,然后活出自己想过的人生。的决定负责,然后活出自己想过的人生。梁梁 L 最近南方周末转了封读者来信给我,因为现在内地快要高考,学生们 都在考虑填志愿,选择读什么专业。他们挑选了一些有关的问题,请我们一班 作者回答。其中交给我的问题是:有一位中学生,他很想读哲学,但是他的家 人和老师都反对,觉得读哲学没有前途,赚不到钱。这位学生很困扰,不

4、如你 教我如何回答他吧。Z Z 周周 Z 我理解他的困扰。我以前读书时也有。这种挣扎是真实的,因为你选择 什么专业,会影响你日后要走的路。但要走哪一条路,你才觉得最有价值和最 快乐?这没有标准答案。人生好玩的地方也在这里,因为每个人都不同,你不 能总是跟着别人行。所以,我们要先了解自己,好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 道什么样的生活最适合自己,最能令自己活得舒畅充实。但了解自己并非易事。人常常自欺,也常常不知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从何而来, 更不知它们为何是好的和对的。这需要很深的自我理解,以及真诚地面对自己。 这是最基本的一步。反思之后的决定,至少是你的理性决定。当然,这个决定 可能会错,当下觉得好的

5、他朝也可能会后悔,但这就是人生。梁梁 L 在相遇这本书里,你担心教书时向学生提出很多与社会主流不同的价 值,但学生出去后,还是需要在主流社会打滚,那你是帮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 书中你的一位学生反而质疑你怎么会这样想,因为他觉得那样的大学生活收获 很大。现在回看,你还有那种困扰吗?周周 Z 困扰一定有。我教的是政治哲学,不可能不谈价值,不可能不对现实社会 作出批判和对理想世界作出想象。很多学生毕业后,会回来和我分享在工作中 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妥协。但这是否表示,大学最好就不要谈什么原则理想,反而一开始就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社会主流价值?我并不这样看。我始终觉得, 教育应是一个 empowerment

6、 的过程,我们叫它做“充权”吧,就是希望通过大 学教育,增加学生的自信,扩阔他们的视野,从而看到生命有另外的可能性, 知道制度也好人生也好,不是只有一条既定的路。有了这种想象力,人就有改 变的力量。现实虽然有许多限制,但我很不希望学生一早就接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 类说法,然后相信所有的事都不由自主,并将责任都推给社会。第一,我觉得我们还没到那个地步。对,从来就没有所谓绝对的自由。我们一 生下来,就活在种种限制当中。人之为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些限制中, 努力为自己做决定,努力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然后活出自己想过的人生。如果 在大学时期,同学就已放弃这种自我期许,并觉得自己的路早已被别人决定

7、, 那是很可惜的事。第二,我真的不是那么悲观。我觉得只要你真的有信念有坚持,那总会在生活 中发挥一些作用。这些作用,不一定惊天动地,但你会实实在在看到。例如你 做一个中学老师,你教给学生什么以及如何教,对学生是有影响的;又例如你 做一个记者,你写出什么样的报导和评论,对读者是有影响的。但试想想,一 个对真相对公义没有坚持的人,怎么可能做个好记者?一个对学生的成长没有 真切关怀的人,又怎可能做个好老师?我这样说,不是要大家做个不吃人间烟 火的理想主义者。恰恰相反,我是说,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就离不开价值和 信念,因为那是你所从事的事业的内在要求。往往是这些东西,赋予我们的生 活和工作意义。梁梁

8、L 说到这种张力,我甚至一直觉得,一个真诚的人一定会永远感觉得到这种 张力,因此他们难免会觉得难过痛苦。如果有人根本感觉不到,那他要不是圣 人,就是傻子。你的学生会不会觉得出去工作很辛苦?周周 Z 一定有。学生毕业后,便必须面对选择。你说得对,愈认真对待生活的人, 挣扎会愈多。但有挣扎,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说明你还在意自己活得怎样, 还在坚持一些东西,否则人心就麻木了。人明明活着而心却麻了,那不是好事。我始终认为教育本身有两个根本的目标,第一是令学生学会思考人生问题,第我始终认为教育本身有两个根本的目标,第一是令学生学会思考人生问题,第 二是令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二是令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公

9、民。梁梁 L 我知道你与学生开了一些很热闹的网上讨论组,在我看来是做了很多大学 规定之外的东西,甚至是今天的大学教授不应该去做的事情。可以说说这些讨 论组的运作是怎样的吗?周周 Z 每教一门课,除了平时的课堂及小组导修课,我还会设立一个网上讨论组, 供同学进行全天候式的讨论。讨论的题目,并不限于课堂所教,也包括时事新 闻、人生哲学和对大学生活的反思等。在讨论组中,大家的身份平等,气氛很 自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所以讨论很多元,往往也去到很深入。我觉得这样的对话很好,是很有效的读书方法。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站在讲 台,单向地说一大堆东西,学生则坐在下面乖乖抄笔记。我觉得这样不好,因 为学生

10、没法投入,将那些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为那些问题所困惑,幷敢于提 出自己的见解。教书最难的,是将学生带进学问的世界。我希望学生能够将学 问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截然无干。举例说,如果我们在课堂讨论社会正义, 学生却没法活学活用,应用这些理论去分析香港的贫富悬殊问题,甚至将自己 的信念实践于生活,那我会觉得可惜。读政治哲学的人,不可能将自己关在象 牙塔中玄思,却对外面的世界毫无关切。梁梁 L 你回来教书八年,一回来没多久就开始做这件事。为甚么?周周 Z 这个说来话长。简单点说,就是觉得做这些工作有价值。一方面,你会直 接看到学生,看着他们的思想在进步;另一方面,我很享受和学生在一起。那 是非常纯粹

11、的关系,没有任何利益,一切都出于共同的对学问的追求。我也没 什么包袱,虽然我有自己的哲学立场,但并不要求学生都要信我的一套。人生 很短,大家能走去一起认真讨论哲学,是很美好的事。如果将问题放得大点,我所做的工作,也算是对今天大学教育出现的危机作出 的某种回应。大学教育可以有许多目标,例如职业培训,为商业社会培养所需 人才等,但我始终认为教育本身有两个根本的目标,第一是令学生学会思考人生问题,并教他们有能力有自信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 人生;第二是令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日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 有的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如果你留意一下今天的大学,你会发觉这两个教育使命基本上被忘却了。所有 大

12、学都在拼命竞争,争排名争资源争学生,然后又不断催迫自己的学生拼命竞 争,争成绩争工作争名位,但很少人会停下来问:这样的竞争,真的令学生的 生活变得幸福吗?这样的竞争,真的令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公正吗?我觉得这是很基本也很根本的问题,我们必须回答。例如什么叫活得幸福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人性有一定了解,对自我有相当认识,对不同生 活形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生命的安顿问题有自己的体会。如此种种,都需 要智慧,而不是一些技术性知识。你门门考试拿 A,你毕业后高薪厚职,不代 表你就懂得答这个问题。你懂得答,也不代表你就有勇气去实践你的信念。这 些理应是大学教育首要关心的问题,但如果你去问问今天的

13、学生,你会发觉在 校园中,几乎已没有人和他们讨论这些问题,因为大学和老师本身都不觉得这 些问题重要。我自己不这样看,所以总千方百计提供机会给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我所做的或许不多,但至少我在实践我相信的教育理念。梁梁 L 除了这些网上群组,你好像还搞了一个“犁典读书组”?周周 Z 对,已经办了六、七年,也许是香港少见的能维持那么久的读书组。要办 一个读书组很易,几个人凑在一起就行,但要持久则很难。我们的做法,是先 定一个主题,例如平等、国际正义或民主理论,然后在此主题下每次讨论一篇 文章,通常都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文章。读书组在我家举行,三星期一次,一 直维持在十多人的规模。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们

14、也会办一些较大型的沙龙, 请嘉宾来给一个报告,例如今年就请过陈冠中和钱永祥先生来主讲,来参与的 人很踊跃,每次都有五十多人这是我住的学校宿舍的极限,不能再多。读书组的成员,不少已出去工作,但这些年来能维持下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 是大家享受这样的聚会,一来是在讨论中建立起很强的知性友谊,一来是大家 在讨论中有所得。就我个人来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讨论政治哲学, 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事。如果在这之余,还能做一些事情,例如一起写写文章, 例如培养出更多新一代的学术生力军,都是不错的事。我们不少成员,现在正 在外面很好的大学读博士。如果大学失去批判性,不会鼓励甚至不会容许学生对现实作出太多的反思

15、批判,如果大学失去批判性,不会鼓励甚至不会容许学生对现实作出太多的反思批判, 整个社会就会很容易失去活力。整个社会就会很容易失去活力。梁梁 L 你教书要备课,还要写论文、做研究,你有时间吗?Z ZZ 时间当然不够。坦白说,在现在的大学体制中做这些事,其实是傻瓜所为, 因为这对自己的前途一点好处也没有。你愈花时间在学生身上,就等于愈和自 己过不去,因为你会没时间写论文做研究。不过有时我觉得,这是蛮悲凉的事, 因为这多少说明大学不再将教育当一回事。大学在意很多东西,还有数不清的 评核,要老师填无数表格,偏偏就不在意一样东西:我们真的教好学生了吗? 我们真的尽了我们的责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有思想有

16、主见有品味有承担的 学生吗?很惭愧,我们做得很不够。我不喜欢说什么一代不如一代,然后将所 有问题归咎于学生,因为更需要深切反思的,是大学和老师自身。今天的大学, 容许老师花在学生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了。我们不重视教学,不将教好学生放在首位,是要付出代价的。今天的香港和中 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并将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我们因此必须思考, 大学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材去面对这些挑战,并带领社会向前走。很可惜, 今天的高等教育界很少去认真思考这类问题。梁梁 L 目前全世界基本的趋势,就是大学是整个社会经济未来动力的发动机或培 育所。例如有些生化学科就和药厂合作研究,甚至到了违反学术伦理的地步。 因为大学里的研究是应该拿出来登在学刊中公诸天下的,但现在很多研究都不 公开,因为大学是在帮药厂做,还要注册专利,又怎么可以公开呢?人文学科 只是聊备一格,当学校已经变成这样子的时候,不谈你刚才讲的那些问题反而 是正常了。周周 Z 教育商品化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就是将市场逻辑应用到教育领 域。借用 Michael Walzer 在正义诸领域(Sp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