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整理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345844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经济学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经济学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经济学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经济学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整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5*6=30 1. 人口转折: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表现为:人口转折前,出 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人口转折出现后,死亡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婴儿死亡率下降,并引 起自然增长率的上升。再过若干年,出生率也开始下降,并由此导致自然增长率的回落。2.人力资本投资:对人的投资,以提高生产率和收入为目的,和物质资本投资相似。包括 教育支出、营养,保健支出、劳动力迁移支出。 (第七章课件) 3.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MBA 智库) 4.大推进:多部门投资,相互创造需求、需求的互补性。 5. 最优人口规模: 既定资

2、源既定资源,使得人均收入最高的人口规模使得人均收入最高的人口规模6.绿色革命: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现代水稻和小麦品种在发展中国家的扩散.绿色革命是 发展中国家步入以现代农业的新纪元的标志。 7.收入分配的倒 U 型曲线:随收入增加不均等先上升后下降(第四章课件)8. 金融深化: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 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 促进经济增长。此时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 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 相推

3、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P.S. 金融深化可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促使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就要放开利率管制,取消信贷配给制,实行金融的自由化。9人类发展指数(HDI):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指标。一国以购买力衡量的满足人类基 本需要的能力构成:预期寿命或人识字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李嘉图效应 公共储蓄挤出私人储蓄 减税,使得政府支出减少,公共储蓄下降;个人预期减税只是暂时的,未来增税,所以个人减 少消费,使得私人储蓄上升;这使得公共储蓄下降与私人储蓄上升抵消, 导致国民储蓄不变 . 11、瓦格纳扩张法则(来源课件) -人均收入上升,导致财政收

4、入扩大,政府的规模扩大。 二、判断说明 5*2=10 三、简答题 10*3=30 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总体或人均收入和产品的增长如果一个国家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增 加了,不管在什么意义上,都可以把这一增加看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外,还应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结构 性变化,是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而工业比重上升,以及居住在城市的人口百分比 的上升远快于农村。其关键要素是人民必须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关系:经济发展和现代经济增长涉及的要比人均收入或产值的增长广泛的多,但没有经济 增长也就不可能有发展。有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两者之

5、间的关系。2.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模型:(第六章课件)是为了解释城市失业-农村劳动力流入并存现象。 Q=f(PWu-Wr) f0P 找到工作的概率 Wu 城市工资 Wr 农村工资 Wu预期的城市工资 f 反应函数托达罗模型说明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无法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意味着城市预期的工资高,使得 Q0,从而农村劳动力仍会流入,不能解决城市失业的问题。 托达罗模型放弃了传统的解决方案,认为解决城市失业的方法是缩小城乡差距,使得 Wr 提高,从而 Q=或0。3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战略 再分配与增长并重的战略,强调提高生产率和穷人的购买力;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战略, 强调公共服务的

6、提供,并保证穷人能够得到所提供的服务权利。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战略的目的,在于向穷人提供若干种基本上品和服务:基本食品,水 和卫生条,保健,初级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住房。这一战略的成功,要求两个重要的因 素:1,财力必须充足,以保证在穷人负担得起的价格下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需要有分配这些服务的网络,而该网络的形式,有时在穷人居住区中要有利于穷人消费。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讲,这种再分配改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这些国家中公共部门较 小,从而提高财政收入的能力较弱,且政府在其税收开支政策方面追求多目标,不会全身 心地投入到再分配中去。对基本服务必须给予补贴,否则再分配将无法进行。其次,服务

7、体系必须深入到穷人居住的乡村和城市贫民区中。满足基本需要对于再分配与增长并重战略进行补充的重要性,而不是将它作为一种战略 选择没有取得经济增长的国家通常极难满足人类基本需要。 缺陷:但这个战略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是这两个成功因素难以实现。4、利率和金融深化 1、金融深化指金融资产/GDP 上升,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1)金融深化促进经 济增长(2)经济增长引起金融深化。 2、利率和金融资产的关系是:L/P=d+Y+g+r。r 表示实际存款利率,g 表示非金1d2d3d融资产的实际收益,Y 表示实际收入。利率可以影响个人对金融资产的持有量,随着实际 利率 r 由0,人们强烈希望增加手中

8、金融资产的持有量,使得/GDP 上升,即金2M 融资产/GDP 上升。 3、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满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所以,即使名义利率为 正,在恶性通货膨胀下,通货膨胀率会大于名义利率,造成实际利率小于 0。 4、对于发展中国家,名义利率即使为正,也可能出现上述恶性通货膨胀下,实际利率小于 0 的现象,造成金融深化难以实现。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以下解决途径:一方面,金 融自由化,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提高存款、贷款名义利率的上限;另 一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率,实现金融深化。在实际中还可能有其他政策,如中央银行对商 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利息支付,以及避免对商业银行规定过高

9、的法定存款准备要求。四、论述题 1、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 1.农业部门假设 (1)收益递减同等肥力土地固定新增人口耕种越来越贫瘠土地 假设(2)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而粮食产量不会下降 形式:就业不足 -每个农业家庭半天工作以分享有限工作机会边际产量=0 的理解:就业不足与不生产 工资决定:(1)维持生存的工资边际产品量低于生存工资 剩余劳动-边际产量=000 的 劳动力迁移,粮食供给减少粮价与 工业工资上升工业增长停滞 剩余劳动力转移停止(网络部分) 刘易斯(Lewis,1954)在其著名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建构了 一个二元经济模型,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以低工资从农业

10、部门吸纳剩余劳动力。 对于这种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概括了三个特征,即:第一,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两个经济部门,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而得以 发展,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反复进行,不但资本 主义现代部门不断扩大,而且利润、储蓄和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直 到多余劳动力吸收完毕,实际工资停止上涨为止。第二,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量的劳 动的条件下,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非熟练劳动者在现代部门 比在传统部门得到更多的工

11、资;第三,他假定,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以现行工资增雇工人时, 愿意就业的人多于需求的数量,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转移而减少的数量为新增加的劳动力 所填补。因此,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对它的需求,而且劳动供给是无 限的。现代部门为了吸引仅传统部门中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一般要比后者高 30%。刘易 斯认为,工业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人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动 因,人口流动的结果是促使了城乡工资趋于相等,城市工业部门在现有工资水平不变的前 提下,只要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将会被城市工业部门不断吸收过去。 当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时,劳动力变成稀缺资源,工资将

12、由劳动力供求关系所决定, 这时候二元经济结构消失,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向一元经济结构,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刘易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不变的劳动价格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分析,是以农业部门的 不发展为隐含假定的,因为农业部门的发展会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抬高工人工资水平。 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可以得到如下三点判断: 判断 1:二元经济结构反差的实质是劳动力流转背景下的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它不 仅体现在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也体现在两部门劳动力的配置结构。在传统部门劳动力 占比极小条件下,即使部门劳动生产率差距很大,二元经济结构反差也并不突出。因此, 理解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内涵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和劳动力分布结构两

13、个因素。 判断 2: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流向现代部门,即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会通过资源配置等 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程度。在发展中大国中,不同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将决定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绩效, 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将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差距的收敛或者发散格局。判断 3: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关键是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流转,而劳动力流转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费用,这种交易费用是由一系列的交易技术或交易制度决定的。因此, 交易技术或交易制度会通过影响交易费用和劳动力流转,而影响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及经济 增长收敛格局。地区交易费用在根本上影响地区二

14、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及经济增长的 收敛性。2、用人口出生率的微观模型解释发达程度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异 (课件)现代生育理论(课件)现代生育理论人口出生率的微观模型人口出生率的微观模型 出生率变化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视孩子为商品,进行成本出生率变化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视孩子为商品,进行成本-收益的权衡收益的权衡 成本成本:养育成本,机会成本养育成本,机会成本,精神成本精神成本 收益收益:未成年人收入未成年人收入,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天伦之乐天伦之乐 成本成本-收益的变化收益的变化: 人均收入上升人均收入上升-养育成本上升而收益下降,出生率下降养育成本上升而收益下降,出生率下降 不同收入水

15、平的出生率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出生率差异:MD/MU 移动移动父母的边际效用父母的边际效用/负效用负效用MDMD1MU1MU-(书)现代生育理论(书)现代生育理论 该理论试图说明人们如何运用有效的机制来决定孩子的出生数目。 孩子需要父母为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也能为父母带来一定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夫妇会 受到这些收益和费用的影响,并能够惊醒计量,也有能力来安排自己的剩余计划,从而可 以得出结论:要降低出生率,就必须提高成本收益的比率。 养育孩子的收益,可以分为经济上的收益和精神上的收益。孩子们出生后用不了多少年, 就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补贴家用。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在一个缺乏帮助和照料老年人制 度

16、的社会里,子女还提供了某种形式的社会保险。除了这些在低收入国家远比在富裕国家 重要得多的经济收益外,孩子还可以带来所有父母都熟知的精神上的好处。 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可分为经济上的成本和精神上的成本,经济上的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再 划分为显性(货币)成本和隐性(机会)成本。孩子要吃、要穿、要住接受教育等现金支 付。在孩子需要有一个家庭成员来照看的情况下,由于大人无法外出挣钱,导致影星成本 的上身。精神上的成本则包括父母的担忧和闲暇活动的损失等。 将养育子女视为一种经济决策的看法包含着下述重要论点:(1)在一个年幼的孩子有机会 外出挣钱或在家庭企业中劳作的社会中,其出生率显然比没有这种机会的社会要高。 (2) 当人们所理想的孩子数目都能存活时,就没有必要再去生育过多的孩子,因此,婴儿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