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实习(2012)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0817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地质实习(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野外地质实习(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野外地质实习(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野外地质实习(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野外地质实习(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野外地质实习(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地质实习(20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外实习指导书野外实习指导书实习时间:实习时间:2012 年年 12 月月 15 日、日、16 日两天。每天早上日两天。每天早上 8 点从江宁校区骏园乘大巴准时出发,点从江宁校区骏园乘大巴准时出发, 下午下午 5 点前返回学校。点前返回学校。 实习地点:南京湖山地区、六合火山地质公园和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地点:南京湖山地区、六合火山地质公园和南京地质博物馆。 具体行程:具体行程:12 月月 15 日上午考察三叠系青龙组剖面、山头洼背斜剖面,中午在阳山碑材公园休息,日上午考察三叠系青龙组剖面、山头洼背斜剖面,中午在阳山碑材公园休息, 下午考察大石碑断层、汤山溶洞群;下午考察大石碑断层、汤山溶洞群

2、;12 月月 16 日上午考察瓜埠山(或桂子山)火山机构及寻找雨花石,中午在珠江路地质博日上午考察瓜埠山(或桂子山)火山机构及寻找雨花石,中午在珠江路地质博 物馆休息,下午地质博物馆参观。物馆休息,下午地质博物馆参观。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 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组成,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 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十 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海拔 3418m。南列山简称汤山,主峰海拔 292.3m。 二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北侧湖山谷地是龙潭煤系地层经地表水侵蚀形成, 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被剥蚀而成。湖山次

3、生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 二级阶地。第一级阶地海拔 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二级阶地海拔 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泉水有孔山寺 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为上升泉。 从地貌发展阶段看,该区域剥蚀作用进行得相当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比较 普遍。实习区域断裂构造出露也较清楚。横向平移断层、正断层以及纵向的逆断层 相当发育,陡南逆冲断层、陡西平移正断层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垒构造出露都很清楚。 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线,可以观察位于背斜南翼近核部位置顺层侵入的闪长玢岩 连续出露,为燕山早期的产物。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宁镇地区的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

4、小区。实习穿越路线区域山露地层由老 至新为: 泥盆系泥盆系 茅山组茅山组(Dl+2m) 总厚度达 115m,与坟头群整合接触。孔山北侧采石公路东端出露厚度约 20m。为紫 红色间夹灰黄色之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中厚层状,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 岩石原生色为灰黄或灰白色,岩石因氧化作用而出现紫红色。 五通组五通组(D3w) 假整合于茅山组之上,接触面略显受侵蚀之痕迹,局部见到细的砾石,砾石;成分为茅 山组砂岩。五通组厚约 150m,可分为四部分: 底部为为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 砾岩成分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浅色具纹理之砖质岩等,滚圆或半滚圆状, 砾径

5、 13cm 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 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间夹粉砂岩薄层。砂岩中石英含量可达 95以上, 硅质胶结,具缝合线构造,具单向斜层理。上部为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有较多的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 扁豆体状薄层赤铁矿。在灰黑色页岩及灰黄色砂岩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亚鳞 木、楔叶木等化石 顶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非常发育。石炭系石炭系 金陵组金陵组(C1j):厚约 6m,与五通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黑色微晶生物件屑灰岩,厚层状,生 物碎屑中主要是海百合茎及腕足类碎片,含有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底部有一层铁 质粉砂岩与五通组接触。盛产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

6、,始分喙石燕、金陵穹房贝等 化石。 高骊山组高骊山组(C1g):厚度约 36m,假整合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颜色发红,有铁锰质薄 层堆积。 下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夹薄层砂岩,含灰褐色泥质生物碎屑微晶灰 岩透镜体,见腕足类化石碎片。 中部为灰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 上部为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及灰黑色粘土质及粉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砂岩。 和州组和州组(C1h):厚度约 5m,与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黄色泥质及白云质微晶灰岩, 含少量生物碎屑。可见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巨长身贝、不规则石柱珊瑚、轮状轴 管珊瑚等化石。 老虎洞组老虎洞组(C1l):厚度约 6

7、m,与和州组假整合接触。为灰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致密, 较坚硬,遇酸仅微起泡,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含有灰黑色、灰白色、肉红色、燧 石结核,呈透镜体或团块状,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黄龙组黄龙组(C2h):厚度约 65m,与老虎洞组为假整合接触。 底部有白云岩砾块组成的砾岩,砾块半棱角、半滚圆状到不规则状,直径 35cm 为 主,由方解石胶结,其晶粒达 1cm 以上,厚约 5m。 下部为白色微晶灰岩,斑块巨粒结晶灰岩,晶粒可粗达 o1 一 1cm,厚约 5m。 主体部分儿灰白色略显肉红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厚层 到块状,层理不清,仅能根据缝合线构造米判断其层面产状。产布

8、丸小纺锤蜓、 筒形纺锤蜓、刺毛螅、莫斯科唱贝、满苏分喙石燕、犬齿珊瑚,厚度约 55m。 船山组船山组(C3C):厚度约 40m,与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黄龙组顶面受到侵蚀,起伏不严, 并受到氧化颜色发红。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 微晶灰岩。具缝合线构造。中部及上部产有核形石,为圆球形,似豆粒人小,色灰 白,深灰色和浅灰色灰岩中均可见道,是葛万藻聚集而成,是识别船山组地层的重 要标志。船山组顶部有一层极富海百合茎的生物碎屑灰岩。本组还产有麦粒蜓、球 希瓦格蜓化石。二迭系二迭系 栖霞组栖霞组(P1q):厚度约 130m,与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可分为四个部分: 臭灰岩段为

9、灰黑色富含沥青质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状,发育缝合线构造,风化面 上形成沿层面方向延展的眼球状、扁豆状小溶沟。灰岩中产米氏蜓、米氏珊瑚、 三叶虫(非利浦虫)等化石。底部有一层数十厘米厚的灰黄色泥质页岩及生物屑灰 岩,其中产介形类化石下硅质层段,灰黑色燧石岩夹同色具层纹构造的含硅质生 物微晶灰岩,露头零星。本部段为深灰色微晶生物屑及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状,盛产灰黑色燧石结核, 具缝合线构造,有时还见微层理。化石丰富,常见早坂珊瑚、中国奇壁珊瑚、 多壁珊瑚、米氏珊瑚、中国孔珊瑚、南京蜓、球蜓等化石突出于岩石表面,极 易找到。 上砖质层段为灰黑色燧石岩夹同色具层纹状生物屑微晶灰岩,露头零星。见拟纺

10、锤 蜓等化石 孤峰组孤峰组(P1g):厚度约 20m,与栖霞纽整合接触。出露于山麓低地,露头比较零星。 下部为灰黑色燧石岩,硅质页岩,薄层到中层状,坚脆,易破裂,风化后成为多孔 状,质轻。 上部为灰黑色薄层到中层状硅质页岩,燧石岩夹页岩,产磷质结核。产拟腹菊石、 阿尔图菊石;等化石。 龙潭组龙潭组(P2l):厚度约 100m,与孤峰组整合接触。组成由排山村至黄花庵一线之谷地,露 头较零星。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黄色、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砂岩,厚度约 40m。 中部为灰黄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煤层及碳质页岩,厚约 30m。 上部为灰黄色、灰黑色页岩、粉砂岩、砂岩、煤层

11、,顶部夹 13 层灰黑色生物屑微 晶灰岩透镜体,厚约 30m。在黄花庵公路边见到中部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 及页岩。页岩中盛产单网羊齿、大羽千齿、节羊齿、蕉羊齿等植物化石。 大隆组大隆组(P2d):厚度约 20m,与龙潭组整合接触。仅山露于棒槌山内端矿山车间房后。可 分为二部分: 下部为黄绿色页岩夹生物屑微晶灰岩、钙质页岩、灰黄色泥质粉砂岩。 中部为灰紫色页岩、灰黑色硅质页岩与燧石岩互层。页岩中产假提罗菊石、戟贝等 化石。 上部为黄绿、灰黑色页岩夹硅质页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三迭系三迭系 青龙群青龙群(T1+2q) 厚度约 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下青龙组(T1x)分布于棒槌山西端人

12、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引、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消晰,产佛来明菊 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 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山露清晰。在各层灰岩中,缝 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 ,厚度约 300m。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山露完整, 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品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 (47 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中

13、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蠕虫构造极其发育。 上部为灰黄色中层泥质微晶灰岩夹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 顶部为纹层状自云质灰岩。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极其发育。 第四系第四系 近代冲积一洪积层,有砾石层、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和粉砂层等。孔山北坡人工剖面 揭露清楚。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汤山位于青龙山汤山一仑山复式人背斜中段,背斜轴在这一带昂起,构成一个短轴穹 隆状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背斜北冀陡,南冀缓,西端向西倾 伏,东端向东倾伏。汤山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利背斜(孔山背斜)。 向斜构成中列山主体,向斜南翼陡,地层倾角常达 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 北翼倾角 253

14、5,向斜轴面向南倾斜。陡山顶为向斜核部,现采场平台仍可见 部分向斜核部地层(栖霞组)出露。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严格与向斜平行展布,组成 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地层 倾角陡,通常为 8090,背斜轴面南倾。住陡山北坡雪浪庵大冲沟西侧石榴庵 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五通组。阳山阳山碑材:碑材:又称孝陵碑材,遗存于南京市东郊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距南京市区约 23 公里。该处在明代以前就是古采石场,阳山碑材是利用该处山体中完整性好又十 分巨大的栖霞灰岩开凿出来的,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其碑座高 17 米, 宽 29.5 米,厚 12 米,重量 1625

15、0 吨;碑额高 10 米,宽 22 米,厚 10.3 米,重量 6118 吨;碑身高 51 米,宽 14.2 米,厚 4.5 米,重量 8799 吨。将上述三部分按碑式 垒起,总高度 78 米,总重 31167 吨,确为举世罕见,硕大无朋,令人叹为观止。 汤山猿人洞:汤山猿人洞:古猿人洞位于南京市东郊汤山镇的汤山北坡,其位于汤仑复背斜汤山段近 核部倾伏端的北翼,溶洞发育在奥陶系红花园组灰岩中。1993 年开山采石时,发现 该洞,因其形似葫芦而称为“葫芦洞”。其东西长 80m,南北最宽处 30m,洞底海拔 85.9m,洞顶高 18m。葫芦洞可分为大厅和支洞两部分,均有第四纪堆积,并且在 堆积物中

16、富含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于世的南京直立人化石则发现于支洞堆积物中。古猿人洞的发现是继云南云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县猿人之后的 重大考古突破。1995 年后,这里便成为对游客开放的旅游景点。 汤山镇西的雷公 山中,有一个巨大的溶洞群,现已探明溶洞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目前对游人开放 的有雷公洞和葫芦洞。据对地层中化石研究和钙板的 TIMS 年龄测试,堆积物的时代应为中更新世中 晚期。葫芦洞的洞壁和洞外还可见红色溶洞堆积角砾和泥,其形成时代较早(白垩 纪末第三纪初) ,分布范围总体大于现今葫芦洞,由此并结合汤山地区古溶洞特 点分析,葫芦洞的雏形形成于白垩纪末第三纪初,后来古溶洞逐渐萎缩,充填 物封闭了溶洞的进出口,古溶洞发育结束。进入喜马拉雅期,在断裂和层间裂隙发 育及古溶洞的基础上,葫芦洞受地表地下水共同作用而再次发育,现今葫芦洞主 体形态形成。后随着山体上升,山坡的片流和沟流发育,山坡后退,葫芦洞洞口被 揭开,为动物生栖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场所,并为后来古人类的生活、繁衍创造了有 利条件,使葫芦洞内锥状堆积保存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