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0692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南岗小学 房芬芬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不仅 可以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还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 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这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 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另外这也可以弥 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 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一年级的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

2、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 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机会,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 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 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结合这一年来一年级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 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一年级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特殊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开学第一天, 13 张幼稚的脸映入了我的眼帘,从那一刻起我就着手了解这批孩子的知识基础、 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通过一个月的观察

3、、交流、学习,我把他们 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 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 3 个优秀、6 个良好、4 个较差 分成了两个 4 或 5 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让优秀学生担任组长。它们相互友爱, 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感。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进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我就根据实际,适当更换组长,让 学生人人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组长“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 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

4、对性地采取措 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 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 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 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 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 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 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 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 关系。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

5、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 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2) 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 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 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 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例如,在教 9 加几时, 我创设了小朋友感兴趣的小猴卖桃子的情境:10 个一盒装的盒子里有 9 个桃子, 盒外有 4 个桃。要求小朋友帮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几个桃?借助这一情境,我 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第一层次:让学生借助桌上的学具 边操作边表达:从盒外的 4 个桃

6、子中拿出 1 个桃子放进盒子,盒里的 9 个桃添 上 1 个凑成 10 个,10 个加盒外 3 个得 13 个。第二层次:教师根据学生形象思 维的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思维图式,让学生看着思维图式,清楚完 整地表达计算过程。第三层次: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 到 9+4 就能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那就是看 9 分 4,把 4 分成 1 和 3,9 和 1 凑 成 10,10 加 3 得 13.一定的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为 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 2、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学生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 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

7、,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 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 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 (2) 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 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 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 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例如,在教学数 20 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各自数

8、一 数: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当学生不约而同报出 20 根后,我又说你是怎样数的 谁来说给大家听听?被我请到的第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根一根地数到了 20 根。我 又问谁还有不同的数法吗?这时我看到了一张充满自信的脸举出了稚嫩的手, 他站起来,说出了触动大家心弦的数法:我是两根两根数到 20 根的。受他的启 发,四根四根,五根五根等数法顿然而生。我不失时机地称赞道:“像同学 那样专心听他人的讲话,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更好的方法,真棒!“作为教师, 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 听课更专注。 3、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一年级 儿童

9、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 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它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 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足和遗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就几和第几的教学,我出了一道开放性题,看下面图 形:,你认为排在第几个?第一位同学说:我认为排在第 4 个;第二位说:排在第 3 个。就这两种回答后,一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思维 判断,肯定了第一位同学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同学肯定了第二位同学的说法, 其间也出现了两种都同意或都不同意的学生。究其原因,同出一处:听了他们 的回答,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才好才对,从左往右数,排在第 4

10、个,从右往左 数,排在第 3 个。有根有据的思维,作出了正确的评析。 良好的说、听、评析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听、会评析了,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 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1、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 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 2、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 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

11、 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 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九时,我创设了这样 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如: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19-910 这九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组交 流,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老师的话音刚落,情绪高涨的各组 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到大组交流时,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 个发言,有的组长说组里的小朋友们发现了三个秘密,有的组长说发现了四个 秘密,还有一个组长说发现了五个秘密。于是我从发现秘密少的组开始汇报:我们

12、组发现的第一个秘密是减号前面的数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大 1;第二 个秘密是减号后面都是 9;第三个秘密是算出来的得数从上往下看也是一个比 一个大 1。接着我请发现四个秘密的小组补充:有的说,我们发现减号后面的 数和等于号后面的数合起来正好是减号前面的数;有的说我们发现当减号后面 的数都是 9 时,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就越来越大,减号前面的数越 来越小,得数也越来越小。最后发现五个秘密的小组还补充道:我们发现把减 号前面这个数的十位上的 1 和个位上的几加起来,就是减去 9 的得数。交流结 束,我先肯定了各组的积极思维,更突出表扬了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 是 9 时,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越来越大,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得数 也越来越小这一秘密的小组。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通过合作 探秘,同学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 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 使得大家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而教师让学生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又要把全组的意见加以综合,加以整理。在 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